分享

报纸与稿费

 江北大汉 2020-10-22

1988年前后,国内诞生了不少小报,比如说地市一级的广播电视报以及如《中国迷报》一类的娱乐报。之所以如此,是与经济的发展,电视的普及,老百姓对于更高质量的生活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让今天的作者难以想象的是,那时候的报纸稿费与一般人的工资水平相比,是比较高的。

记得这一年,我在《中国迷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相见恨晚》的1200字的“含谜小说”,得到15元钱的稿费。所谓“含谜小说”,是在小说里镶嵌一则或者数则灯谜。这样的作品既有一定的可读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是当时《中国迷报》首创与力推的灯谜品种。我因为一方面对灯谜有一定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写过小说,所以,一看到《中国迷报》力推这一灯谜新品种,立马跟进,并且在这篇“含谜小说”之后,又陆续发表了大约20篇上下的“含谜小说”。其中篇幅最长的题目为《诱惑》,的一篇小说,约6000字,得到稿费100元。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也就约100元。有些可惜的是,正当我想在含谜小说这一块大施拳脚的时候,一阵风般的好多类似的报纸被整顿了。

时间到了1998年,这一年我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稿件正好100篇,稿费总计1900多元。那一阵,足球甲A联赛与CBA刚刚降生,随着诸如哈萨克斯坦的瓦洛佳与立陶宛的萨乌留斯等越来越多的洋面孔出现在我们的职业联赛赛场上,足球和篮球这两大运动,受到了无数球迷的追捧。也因此,各地体育报异常繁荣。全国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省份,都办起了体育报,有的还不止一份。比如说广东就有《足球》和《羊城体育报》、《体育参考》等。

我对体育的了解和兴趣在一般体育爱好者之上。因此,我抓住了这一机遇,猛攻体育报。我经常发稿的体育报有《新民体育报》、《羊城体育报》、《体育时报》、《体育参考》、《体育信使报》等。而在《解放日报》“足球周刊”上,我也经常露脸。而这些体育报的稿费高低有别,如《新民体育报》等,一篇稿大约是80元。一般体育报则在20~40元。《人民日报》体育版最高,千字达100元。除去体育报,各类专业报的日子从给付的稿酬标准来看,活得也是比较滋润的。比如说,省一级的“教育报”不少千字文开到了50元上下,“家庭报”可以达到20~30元的标准,如《重庆商报》《信息时报》一类的“商业报”则更高一些,在60~80间的居多,省一级的“广电报”则在30元上下,省级“教育报”大致也与“广电报”持平,而省级晚报副刊的稿费千字则可达100元。这时候我的月工资是多少呢?在900元上下。所以,只要笔头勤快一些,一年多挣半年的工资,甚至让收入翻倍是不成问题的。

2008年各地报纸的稿费标准又有所提高,尤其是“言论”类的文章——这大概是因为公众的表达欲望比之昔日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或者说公民意识空前提高,同时经济发展又很迅速。举例说,《贵阳日报》的稿费是150元;《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话题”,千字文为140元;《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的时事评论,约为300元;地级报纸一般在30~50元之间。而这时我的月工资大约也已经涨到了近3000.相对于我的工资水平,这10年稿费标准提高不大。

30年后的今天,报纸的稿费有没有新的提高?就我视野范围内的报纸来说,就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千字稿费比起两三年前提高了近一倍,达到了400元上下;天津的《今晚报》“今晚”副刊,一般千字文开到了200元,头条则有500~600。除此而外,提高的似乎不多。对很多报纸来说,能够保持原封不动就已经是不错的了,更有甚者,公开表示在他们报纸的某些版面所发稿是没有稿费的,这其中有一家居然还是昔日曾经十分红火的省级晚报。让人十分感叹的另一点是,大约在20年前我曾听说台湾的报纸稿费相当惊人,每千字可达200元。可20年过去了,这标准似乎并未有提高——我在台湾一家有佛教背景的报纸,过去几年刊发了大约20多篇读史随笔,稿费也还是千字200元的标准——这应该与新媒体的冲击有关,也可能同时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我的写作依然勤快。可拿今天我的稿费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与30年前相比,只能摇头。幸好,到我这年龄,挣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表达;而表达的渠道总是有的,比如说微信、微博等等。当然,不能不说的另一点是,这类自媒体一般是不挣钱的,可同样有“编辑”在幕后为我们把关——不是文字,而是主题与内容之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