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的臧文仲

 江北大汉 2020-10-22
柳下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坐怀不乱”的故事的男一号。但是,所谓“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其真实性是相当可疑的。因为它最初仅仅是出现在毛亨注释《诗经·小雅·巷伯》时所写的一则故事中,相关情节简单到就一两句话,可谓“语焉不详”,一直到元代胡炳文的《纯正蒙求》,方才将其“坐怀不乱”故事具体化、细节化: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一次出远门,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两人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
尽管说“柳下惠坐回不乱”的真实性相当可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柳下惠其人,委实是一个对于礼节非常熟悉也非常讲究的人。这有《国语·鲁语上·展禽论祀爰居》为证。
展禽,也就是柳下惠——“柳下”是展禽的食邑(也称封地),谥号“惠”,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柳下惠。作为鲁国大夫,他的道德和学问,是为很多人推崇的,包括各国诸侯与当时在鲁国执政的大臣臧文仲。在《国语·鲁语上》中,记载了两起历史事件:一则是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请教柳下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另一则就是这里所要重点提及的,关于展禽批评臧文仲试图让都城的人,去祭祀一只名叫“爰居”的海鸟的事。
这只名叫“爰居”的海鸟到底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让臧文仲居然动了祭祀它的念头,《国语》中没有很具体的交代,但可以想象的是,极有可能是因为其体型巨大而且举动有些特别——竟然“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在听说了臧文仲的打算之后,展禽——柳下惠这样批评道:祭祀,是国家的大礼;礼节则是国家治理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慎重制定祭祀的礼节作为国家的大法。今天无故而加典,不是治理国家的合适的做法。最后他又说到:没有功劳却去祭祀它,不是仁爱;不知而不问,则不是聪明的表现。——他对那只叫爰居的海鸟之所以栖息在鲁国东门两天的原因的分析是,很可能是海上即将发生灾难之事,鸟儿是为避难至此的。果然如展禽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年,海上多大风,冬天十分暖和。
对于臧文仲来说,居于下位的展禽如此这般的批评,无疑是相当难堪的、可能让人从脖子红到脸,也可能让人恼羞成怒,因为他让自己把无知与愚蠢的一面展示在众人面前;但是,最后臧文仲的做法却又是相当出人意料的:他在听说了展禽的批评意见之后说:确实是我错了,展禽的话不可以不听!随后,他还派人将展禽的话详细工整地记录了下来。
我们说臧文仲了不起,也就了不起在这里: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对于大人物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这需要相当豁达、宽广的心胸;而让人记录下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在意味着自己深刻地认识到了错误的同时,也意味着让自己犯下的愚蠢的错误可能载入史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天下笑”,使得自己的形象不再那么完美、高大、英明。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历史上又有多少呢?我们不该忘记的是,鉴于臧文仲在鲁国的地位和影响,即便是有人斗胆偷偷地将这些记录下来,只要他愿意,那么,责令其销毁以收回影响,甚至发动全国性的大批判、大声讨,乃至对其“绳之以法”大概都是易如反掌的事。
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臧文仲最后的选择却是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最为不利的做法,不简单、不容易。而这样的做法换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是可以给后来者以有益的警示,避免其他人重蹈自己的覆辙的做法。因此,臧文仲是不是很有些“牺牲我一个,幸福万千人”的精神?单单就这一点来说,臧文仲是不是就很了不起?

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