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物利用

 江北大汉 2020-10-22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政事》中,记载了东晋名臣陶侃的这样两件事:在担任荆州刺史时,.陶侃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用意。后来到正月初一贺年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漉漉的,于是全用木屑铺上,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官府用的竹子,陶侃叫人把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伐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
这两件事,恐怕在官员——包括同时代与后代的官员眼里,属于不值一提的小事:造船过程中产生的木屑,与官府使用的竹子产生的竹头,能有什么用?不是废物又是什么?可在陶侃眼里,都有它们的价值,不能轻易扔掉。后来还果真都派上了用场!对官物的使用如此精明,对废物进行尽可能的利用,陶侃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恐怕不能,既然不能,又何苦这么费心呢?
毫无疑问,在陶侃看来,官物虽然不属于自己的,但却是属于朝廷的;把木屑、竹头这些一般人眼里的废物利用起来了,不只是物尽其用,避免了浪费,是不是也为朝廷节约了开支?为朝廷节约了开支,还不就等于减轻了老百姓的税负?因为朝廷的各项支出,究其根本,还不是来自黎民百姓?而积少成多、堆沙成塔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单单是造船的木屑、官府用的竹子产生的竹头并不多,可假如所有的“政府工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都能如此这般加以注意,那么,加起来是不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
为官之人,尤其是居于高位的官人,拥有相当的权力;在不经意的大笔一挥之间,可能便是一大笔资金出去了;在眼睛慵慵地闭上之际,可能很多财富就流失掉了。须知,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或者说是老百姓的血汗呀!另一方面,假如居于高位的人能够以身作则,精打细算,厉行节约,那么,必定会对其属下起到示范作用;反之,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同样也可能对后者产生一定影响,只不过这影响一定是消极的、负面的,会因此产生一大批败家子。

如果喜欢你就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