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官

 csd545 2012-07-21

保官

本文来源《财经》杂志 2012-06-17 

这种保官,实际上成了结党营私,肯用这种手段的官吏,当然也不会是勤政爱民的模范官僚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江南松江府城突然骚动起来。府衙前连日聚起成千上万的人,偶尔还传来哭喊声;秀才们抄写檄文贴遍街巷,引来众人驻足观看;一群人搬砖运石,将城门堵塞,又有人撕裂布裙,制成大旗;还有三五文士搬来桌柜,摆开账簿,宣布接受捐款。

  这是松江士民要挽留知府李多见。

  李多见,字子行,号思弦,前一年十月刚刚调任松江。他莅任之后,立志昭雪民冤,凡是向衙门提交的诉讼一概受理,甚至重新审理百年前的旧案,剖析入微,公心明断。他的施政风格是尊重文士、爱惜小民,对巨室大姓毫不容情。但知府才做了三个月,正当商民期待他大展雄才之际,竟因误触了某项死板的制度要被罢官,于是松江人群起保官:在府衙前聚集的,是在探听消息;张贴檄文的,是要动员市民;堵塞城门的,是为了扩大声势冀以感动上官;所挥舞的大旗,上书“攀留李太爷”,迎风飘举;临街募捐,则是打算为李知府修建生祠。

  负责江南治安的苏松常镇兵备道江铎闻报大惊,以为松江要借机造反,赶忙统领大军兵临城下,严阵以待。虽然在华亭县令的解释下,江铎勉强相信这并不是一场直接对抗朝廷的武装斗争,但这么大规模的人群聚集,这么高效率的社会动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他进城之后,立即将为首的几个秀才捉进监狱,又把松江府内比较活跃的一些吏员差役狠狠收拾一顿,既打击了松江民气,又警告了知府李多见。李多见离开松江那天,大雨如注,送行的人群填塞道路,交通为之瘫痪。

  松江人的愿望再强烈,对本地官员的任命却没有任何发言权,这次抗议活动没有酿成流血事件,已属万幸。朝廷对民众要求留任地方官的举动不予支持,是两种心理的共同作用:一种是确保政治权力不受民意挟制,二是根本怀疑这种民意的真实性。

  雍正七年,江都知县陆朝玑也因为被罢官引发保官行动,据说乡民铺户纷纷担柴送米,表示慰留。雍正评论道,一县之内,良莠不齐,官做得再好,也难做到人人满意,担柴送米容或有之,要说全县人人如此就未免夸张了。退一步说,假如他真能取得所有人的欢心,那就说明此人是个不得罪人的乡愿,更不是什么好官。

  雍正帝果然精明。好官固然有,然而要好到令治下百姓依依不舍的地步,并不多见。更多的情况,往往是地方官要调任到偏远贫苦地区,舍不得手上肥缺,鼓动士绅所为;更有无良官吏,贿买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挟民自重,希图留任。所以清代初年就有人说,从来没见过升任美缺而被挽留的官员。那些领导保官活动的名流们,大都不过是逢迎官府,投其所好而已。

  最恶劣的是地方上一些地痞棍徒,结成团伙,发起对被罢黜或者降级官员的保官行动,万一成功,他们就以功臣自居,把持官府,从中渔利。地方官因为受过他们的好处,也不得不处处忍让,任其胡作非为。这种保官,实际上成了结党营私。肯用这种手段的官吏,当然也不会是勤政爱民的模范官僚。

  康熙五十一年江南科场案,引发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的互相弹劾,结果双方各有士民上书,要求将本官留任。仔细调查之后发现,这些上书的人多为官员指使,更离谱的是,不少人在两方的请愿书上都有列名,显系顺水人情。

  这种事情出得多了,也无怪乎朝廷将挽留官员的民意视若无物。即使上面提到的李多见,根据松江地方志的记载,挽留他的行动之所以闹得这么大,部分原因在于上级官府的强硬态度,激化了地方社会的反抗情绪,也不完全是出于拥戴好官。

  值得一提的是,保官事件的领导者大多是有功名的举人或秀才,一般的观念也认为他们理应参与地方政务,发挥积极作用。然而保官行动既然这么不“纯洁”,朝野对类似行为的评价日趋负面,不免也连累到作为地方精英的知识阶层,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地方祸害。更何况许多举人秀才本身就以交结官府、包揽词讼为生,又或者沦落为劣绅乡霸的帮凶,就更强化了这种印象。

  上面的处处提防与下面的不守规矩,共同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官府与民众互不信任的态度,其结果是,对国家而言,保官行动成为威胁政治秩序的不良举动,对地方而言,则又变成侵蚀吏治的腐化因素。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

  

【作者:段志强/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