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河南罢考案:雍正没那么好脾气,田文镜更没那么好说话

 荷叶3638 2023-04-09 发布于山东

引言

雍正二年派出的钦差,为什么要问斩河南罢考案中的三名生员?

如此严苛决绝的方式,令河南的考生,对河南布政使田文镜充满怨恨。为什么生性多疑的雍正,反而说田文镜实为巡抚第一?

田文镜花甲之年,为了贯彻雍正“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引动了河南封丘县生员罢考案。

他在罢考结案后,对当时的乡绅、秀才立了诸多规定,有些规定成了后世效仿的标杆。

文章图片1

(雍正皇帝画像)

一、被忽略的监察御史

田文镜,字抑光。年轻时绕过了科举,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步入仕途。他长期深耕基层,对革除官场时弊颇有建议,然而并没有引起康熙关注。

田文镜第一次是做福建长乐县县丞,八品小官,还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后来,他任过山西乡宁知县、直隶易州知州。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历练,把田文镜打磨成了,具有为官之材的中年人。

四十五岁时,田文镜才内迁为吏部员外郎。三年后,田文镜迁刑部郎中,改授监察御史,相当于是一名常年在政法战线上工作的政法干部。

作为一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监察御史,田文镜发现长芦的“盐引”问题重大,缺额高达五万七千余。他把查到的问题,向朝廷提了出来。

田文镜希望催促商人,尽快补交该交的赋税,恢复税制,增加国库收入。谁知道,朝廷的回复是如果恢复赋税,担心会增加商人负担。

文章图片2

(田文镜画像)

一直以来,康熙朝的国库银两亏空巨大,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增加库银。雍正亲政,不得不厉行改革,千方百计扩充税源,以此增加朝廷的收入。

康熙去世时,田文镜做到了从四品的官职。等到雍正执政,田文镜已是61岁的老人,到了应该解甲归田的年龄。

然而,田文镜因为一次偶然的出差,被雍正发现,他具有治理地方政务的特别才干和魄力。至此,田文镜的仕途生涯,开始出现了转变。

原来,清朝规定皇帝去世后,继任的皇帝要派大臣去各地祭告山川,告知天下新皇继位。其实相当于一次对前朝官员的绩效考核。

新皇帝希望藉此,力除陈弊,力推新政。雍正元年(1723年),田文镜被派去祭告华山。

同年,山西发生灾害,本可上报朝廷赈灾。山西巡抚德音却没有据实上报。田文镜回到北京后,把山西存在征比钱粮的问题,作了汇报。

雍正认为田文镜直言无隐,深属可嘉。于是,雍正派田文镜,署理山西布政使。经过田文镜的治理,山西官场发生了一番革新。

田文镜凭着自己出色的政务处理能力,成了雍正的心腹重臣。他下一块要啃的硬骨头,是饱受黄河水泛滥的河南省。

文章图片3

(河南省开封府图片)

二、读书人也要去服徭役

1724年,河南黄河河情告急,需要招募民夫,固堤、治河。封丘县令唐绥祖规定:“每亩田出夫一,计工受值”,乡绅和读书人家,也要出劳力。

文章图片4

(黄河泛滥决堤)

这就是在执行雍正的新政——士绅一体当差,黄河发生汛情之际,招募民夫的理由充分又正当。

当田文镜被派到河南当布政使时,又对沿河大堤一二百里的地主,根据土地数量,计算应出多少征夫,去堤防黄河溃坝,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一般的,老百姓不仅要捐粮纳税,还要筑堤、修路,参加官府组织的义务劳动,即服“徭役”。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秀才见官可不用下跪,还可以免除徭役

文章图片5

(清朝的私塾)

清初的上层也非常重视士绅阶级,把他们当成联结官府和乡村的纽带。士绅阶层因为受过教育,懂得些法律诉讼,在老百姓中颇有一定的威望。

平民订立契约、诉讼时,求助的力量往往是士绅和读书人。作为有一定特权的阶级,一部分读书人的自我意识,也在日益膨胀。

他们把官府对士绅优免的丁役、差役当作理所应当,有时还会干出与官府作对的事情。比如与某些官员内外勾结,包、揽诉讼案件。

而就在田文镜为了黄河汛情,需要募集大量民工筑堤时,1724年秋季,为了抵制新政,河南开封府发生了,封丘县考生罢考案。

这个案子背后,还有个别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怂恿支持。当时的秀才们要求,官府要把儒户和农户的身份分开。否则,他们就罢考。

有个叫“范瑚”的封丘生员,为了抗议雍正的新政,竟然抢去并撕毁少数考生试卷。封丘县仅有二十三名文武生员,参加了应试。

带头罢考的一些生员,以为闹一闹,官府就会害怕,从而作出让步,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雍正的暴怒,和田文镜对生员们更严厉的管束措施。

文章图片6

(清朝的科举考试)

清朝那时规定三年一次的乡试,堪比现在的国考,由皇帝亲自委派主考官。

如果生员们相约罢考,首先是清朝选拔人才的机制被人为地破坏了,带头闹事者有恶意藐视朝廷的嫌疑,难逃死罪。

三、严厉惩处相约罢考者

田文镜和河南巡抚石文焯,组织了大家补考,并把河南罢考案及时上报朝廷。雍正接到奏报,直接批复:查拿为首,申明国宪

吏部侍郎沈近思、刑部侍郎阿尔松,被雍正派做钦差大臣,到河南调查罢考案的原由。在钦差到来之前,王逊、范瑚等人已被田文镜抓捕归案。

文章图片7

(雍正给田文镜所上奏折的回复)

钦差开堂过审,查明罢考原因后,王逊、范瑚被判斩立决,王前绞监候,亦即死缓。雍正指示,再有邀约罢考的,将永远停止河南科考。

河南学政张廷璐因涉嫌支持生员罢考,被雍正革职,另一被革职的官员开归道陈时夏,给了留任机会。

河南罢考案事实清楚,迅速审结。布政使田文镜一心一意执行朝廷命令,成了河南生员眼中的“酷吏”。

即使有雍正的支持,很多中央官员和地方官,仍对田文镜的做法耿耿于怀,甚至对他参劾。

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正式推行。雍正规定,全国的官员、士绅和平民,都要参加官府组织的徭役。

后来,雍正又陆续推出严禁绅衿包揽钱粮、严禁绅衿欠粮的规定,并要把他们所欠钱粮,同平民欠粮分开汇报,欠粮不缴的绅衿要治罪。

官府将以赃或枉法论处。生员要纳钱粮造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交纳。雍正还禁止进士互相勾结,替人打官司,一旦发现即革去功名。

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之间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的行为,放完粮后,才允许参加考试。

文章图片8

(清朝科举考试)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制度,把中国上千年来对秀才、乡绅的优待给打破了。雍正借打击“河南罢考案”,捍卫了了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

雍正对田文镜着力帮他,推行新政,并在河南取得一系列成就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肯定。后来,雍正还给田文镜抬高了“旗位”。

四、田文镜对士绅的规定

早在河南罢考案发生之前,田文镜就觉察到,河南的士绅阶层,利用国家的特权优待,践踏法律的尊严,甚至结党营私。

田文镜认为,乡绅们种下了种种卑污下贱之事

文章图片9

(清朝的乡绅、秀才)

一直以来,部分士绅阶层利用身份特权,与官衙勾结。在帮老百姓诉讼的时候,他们经常随便欺压百姓。他们还藐视国法,违抗纳绢纳粮。

有时候,帮别人代交赋税,乡绅们常克扣、贪污别人的财物,冒充到自己的名下,据为己有。

本来在河南罢考案中,王逊、范瑚起初还打算跟陈时厦、张保等政府官员谈判。

但是,这些官员沽名钓誉,一心只想做好人,对挑事的生员嬉皮笑脸,却不做任何呵斥,给罢考生员制造了清朝政府软弱的表相。

由于,这些科甲出身的官员纵容,间接支持了罢考生员。雍正最痛恨朋党串连和官场不作为,河南官员之间互相包容的行为,也被田文镜捕捉。

利用雍正对朋党的痛恨,田文镜将河南罢考案处理地干净利索。罢考案结束后,田文镜明确了士绅阶层的权限,严禁士绅包揽诉讼。

他要求读书人安分守己,不准抗欠给国家的钱粮。不准随便与官府的人员勾结,不准对诉讼的案件,过多干涉。

文章图片10

(清朝科举考试程式图)

他还严苛惩治违法士绅。他报请将革退获罪监生的批准权从礼部,划到各省学政。对涉及生监的处理程序进行了简化。

田文镜以一己之力对抗河南的地方官员和生员,令河南的士绅阶层知法畏法,地方治安良好。他自己还给下属做出表率,不随便与人结党私交。

田文镜一生没为后代谋利,子女也都是老百姓,维护了雍正朝官员的形象。

为了表彰田文镜对改革新政的支持,雍正让田文镜做了河南总督后,还将他从汉军正蓝旗抬到了汉军正黄旗。

雍正六年,朝廷为田文镜专门设了河南山东总督的职位。田文镜在雍正时期连升三级,是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另外二人为李卫、鄂尔泰。

田文镜死后被雍正“赐祭葬”,谥号“端肃”,陪葬清西陵。雍正要求把田文镜供奉在河南“贤良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