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做才算是孝?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我们中国人养儿育女,都希望多子多孙,一方面是延续祖宗的香火,光大门楣,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养儿防老,老有所依。作为子女的,一般也认为只要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就算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并不对,还算不上孝,《论语.为政》有一段孔子非常精湛的关于孝的阐述: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打了一个比喻:现在人都认为能供养父母,就算是尽孝了。那些狗了马了,也能得到人们的饲养,难道饲养马和狗的人也是对马和狗尽孝吗?

所以,如果仅仅停留在供养的表面上,那还不能算孝,那跟饲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那孝的真义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说了:“不敬,何以别乎?”关键的区别就在这个“敬”字上,不但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有充分的敬爱之心,恭敬和顺从父母,尽心尽力的满足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让他们开心喜悦,时常都能保持一颗好的心情,这才符合孝道。

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儿孙满堂,不愁吃穿,但子女们却常年在外奔波,不能经常陪伴在他们身旁,因此,他们渴望与儿女团聚的心情非常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应该尽量抽出些时间,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回家看看,陪陪老人,这比给多少钱,买多少东西都好,人老了最大的烦恼是精神空虚。尤其现在农村,空巢老人非常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去了,很多家里都是剩下老人和孩子,确实很可怜。

当然,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家团圆,幸幸福福,也只是我们每个为人子女的梦想,但现在生存压力大,教育、房子、医疗三座大山压的年轻人都喘不过气来,只好拼命去挣钱,老人、孩子、生活,哪个都不能丢,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在三者中间选择一个中和的状态,既能养家糊口,又能让老人开心。比如放假时间,旅游时间,完全可以腾出来回家看看父母,平常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让老人开心一点,才是我们子女最应当做的。

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多去考虑一下他们的需求,有句话说的好“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没有尽孝,只能遗憾终身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