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家就是不孝父母吗?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佛弟子出家后,就不能结婚生育,很多人以此为借口,批评佛教不讲孝道,不讲敦伦尽分。其实是因为,他们只是在狭隘的家族观念以及宗法思想之下,才认为出家是大不孝的。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偏激的人,以此为由,批评佛教是反对孝道的宗教。其实孟子这句话,并不是说生儿子才算尽孝,今天咱们先不谈这句话的意思,免得有人抬杠,又说找借口,咱们今天就说佛教。

其实,佛教对孝道非常重视,佛陀关于孝道的教导,无论大乘小乘,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论述,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只要认真的多看几部佛经,就不难发现,佛教不仅不反对孝道,而且是极其尊崇孝道的。

比如佛教净土宗,修学的根本基础就是净业三福,三福的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养父母是必修课的首位,这点做不到,后边的不可能学好。

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所以佛说,即使在一劫当中,每天割自己身上的肉来供养父母,也不能报答父母一日的养育之恩。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等等,还有《地藏菩萨本愿经》,那就是佛教的一部孝经,大家有缘可以多看看。

事实上,学佛虽然以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最高,但佛陀并没勉强所有学佛弟子出家,并且在出家戒律中也有明文规定,只要父母不允许,便不能出家。即使出家了,若父母年老体衰,生活贫穷,无人奉养,儿女还是要尽心尽力的奉养老人,否则就是重罪。

当然,有些偏激和幼稚的人,非要认为生儿育女才是尽孝道,那也无话可说。但是大家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尽心尽力孝养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养育自己的子女呀!老人的地位,大多都是放在孩子后面,大多数的精力都是在照顾孩子,难道这就算尽孝了吗?这应该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吧。

至于佛教讲的孝道观念,更不是迷信“无后为大”的人所能了解的。佛教认为,在生死流转之中,我们不但有现世的父母,还有过去未来无量无边的父母,既要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孝养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所以,广度众生,就等于是孝养自己的父母。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父母,我都要同等奉养,那我奉养的过来吗?佛教是以现在的父母为主,推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把孝养现在的父母放在第一位,然后推而广之,再去广度众生,是对报父母恩的扩大。孟子说过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千里去烧香,不如回家敬爹娘。作为一个佛弟子,首先就要孝养父母,然后再去修行布施、放生、供养三宝,如果天天去布施,去放生,却放着家里老人不管,那就不是佛弟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