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中概股全景分析:莫在成功挂牌后,再唱痛的领悟

 澳财 2020-10-23

作者:Eva Zhuang 庄熠

澳财网金融分析师

eva.z@bmyg.com.au 

作为亚洲主要的资本市场,澳洲上市拥有众多的吸引力。低门槛、上市准备时间短、注册制而非审核制,且已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签署了双挂牌的互联协议,澳洲必将成为中概股海外融资和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根据地。然而中概股在澳洲上市的道路实则荆棘密布。到底有哪些雷区?企业家又应当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2017年,澳交所中概股上市延续了15、16年的势头。伴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赴澳上市的公司多数集中在消费品行业——与先前的矿业勘探热潮相比,行业构成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科技类、医药类的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颇有中国技术崛起的意味。

从笔者案头数据来看,这一年中申请上市的公司数量超过10家,但其中仅有半数成功上市。成功案例包括:食品电商万旗网(WQW),青州家家富农业集团(JJF),厦门鹰君健康控股(EHH),江西博君农业(BAH) ,天美富硒养生饮品公司( TB8)。

我们先来看这组成功IPO的公司表现。

WQW

由于未及时回应证监局问询,已被强制停盘交易。按停盘前价格来算,该股上市以来涨幅57%。

JJF

上市价格0.3澳元,目前交易于0.15澳元,一年内股价腰斩。

EHH

上市价格0.4澳元,目前交易于0.33澳元,跌幅17.5%。

BAH

IPO价格0.3澳元,目前交易于0.3澳元。

TB8

上市价格0.2澳元,目前交易于0.15澳元,跌幅25%。

股价表现不理想?这恐怕还不是最值得担忧的事情。5支上市新股,估值都仅在澳洲股市平均市盈率一半的水平;而即使是“半价优惠”,交易量也在上市的一两个月后消失殆尽。为什么这些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企业,在澳洲市场上却遭遇着定价歧视?

接下来,我们将聊聊中概股澳洲上市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赤裸裸的“估值歧视”

笔者将控股公司在澳洲,但实际运营在中国的“中概股”也并进这个范畴,以此来算共有近50家。

由于MMG无流动性且不反应真实市值,暂时剔除样本。

剔除明显差异样本后,澳洲中概股平均市值7200万澳元,中位市值2500万澳元。半数以上公司为矿业勘探公司。

剔除无利润公司样本后,中概股平均市盈率7.5倍,中位市盈率4.5倍。与市场同行相比,这样的估值不足澳洲普通股指数(all ords)和香港主板平均估值的一半,更是不及深圳A股平均估值的1/5。

而这些公司,通常融资成本是融资总额的10%以上,还承诺给股东优厚的分红。综合这些数据,本地投资人不免质疑,这些中概股是花高代价来澳洲“清仓出售”的。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另一个层面上,供需关系决定着股票的价格。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至少是股市短线操作的铁律。

股市欺负“外国人”?

也不尽然。

截至2017年11月30日,ASX上市外国公司共136个。其中新西兰公司占到了54个,美国公司占到了13个。其余主要的外国企业来源,包括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

(注:外国公司指注册地址在澳洲境外的公司。文中所述中概股大多在澳洲成立了控股公司,实体运营是以子公司的形式完全控股在澳洲实体以下,因此法律上属澳洲公司。近50支中概股中,有9个是“纯”中国公司,即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

我们来看看两个主要外国公司来源国的上市数据。

新西兰

  • 平均市盈率 24.5倍,中位市盈率 16倍。(去除无收入样本)

  • 板块构成:30%消费品;13%医疗保健;13%工业;13%科技;11%公共事业。

  • 公司规模:平均市值16亿澳元,中位数6.5亿澳元。

  • 优秀先例:A2 Milk——A2的市值在新西兰赴澳上市公司中,排名仅在第5位。

美国

  • 板块构成: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行业。13家公司只有4家有收入,这4家公司市盈率均在行业中等或偏上水平。其余均为研发阶段公司。

  • 公司规模:平均市值20亿澳元,中位市值1.4亿澳元。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行业。

  • 优秀先例:Resmed(双重上市),是全球领先的呼吸系统疾病改善方案提供者。

从估值可以看出,这两个主流的外国上市来源并没有受到澳洲股市的歧视。一个是澳大利亚的“兄弟国”,一个又是全球金融和研发的“龙头老大”,似乎讲起故事来是比中概股要容易得多。但这是全部原因吗?

作为基金经理,

我要问中概股的五个问题

无论是金融界、贸易界、还是政界,无论看法褒贬,澳洲太清楚中国的市场潜力。贴上中国概念的标志,对于澳洲本土企业是不得了的想象空间,而对于相关澳股更是一剂不得了的“春药”。中概股,带着相对于本地市场可谓是无限的市场机会,拿着诱人的销售增速记录,漂亮的资产负债表,雄厚的现金储备,当然有理由登陆澳洲,享受这全球第5大股票交易市场的低门槛和高融资能力。

中国背景,澳洲金融行业从业。笔者当然期盼中概股能在澳洲市场上大放异彩,但也必须秉着对基金回报负责的态度审核每一个项目。很遗憾的是,2017年的中概股,甚至没有一个进入我们筛选的第二轮。在这里,我也想列出我们常问的几个问题——相信也是本地机构常问的几个问题,作为澳洲上市中概股的一个参考。

1

为什么选择澳洲上市

近两年来IPO的中概股在公司规模、利润测试、运营现金这三个上市审核条件上是绰绰有余的。400万澳元的有形资产或1500万澳元的市值,过去3年总计100万澳元的利润和过去12个月50万澳元的利润,150万澳元的运营现金,这对中国企业真的不是大问题。

基于以上利润,澳洲股市很常见地为这些中国公司赋予了7倍左右市盈率的估值。而这样的估值无论在哪个市场都低的令人发指。如果这笔资金无法为公司带来很明显的转折性增长,从现金流来看,刨除上市费用、海外公司组建和澳籍董事费用、高额的股息承诺、未来的合规审核费用、以及“不成文”的市值管理费用,真正落实到公司运营和增长的并不是笔划算帐。

所以,为什么选择澳洲,为什么选择上市?

2

在中国市场有何特别竞争力

中概股的平均市值仅在7500万澳元,放在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中,是一个小之又小的数字。而在中国激烈竞争环境中,这些中概股必定要有一个坚实的竞争力基础才能长盛不衰。简单一些说,7倍的市盈率意味着买下这个公司7年才能回本(虽然这个说法不够准确)。那么关于基本面,先谈这个公司如何能坚定地屹立7年不倒,再考虑增长性吧。

3

是否有本地化目标

7500万澳元的市值,这在资本市场上实际上是非常尴尬的定位:中小盘基金看重流动性,从历史来看,中概股不具备;被动操作的基金要用市值说话,7500万,够不上。加上不为当地知晓的品牌形象和运作方法;“前辈”们留下的满地臭鸡蛋,甚至有卷款跑路的先例;外汇管控带来的额外风险……纯中国概念,在澳洲市场上想要走远,已经是难上加难。

而解决品牌认知度、塑造企业形象、规避外汇风险,最直观的方式是在企业注入澳洲本地化的血液。所谓本地化,仅有澳洲面孔的董事出现在招股说明书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澳洲运营的实体来为股价带来直观的估值基础,并且聘请合适的公关公司和董事会秘书来维护上市公司形象。

澳洲运营实体,可以是与国内运作模式类似的体验门店,在赚取现金流的同时为投资人带来直观的感受;或可以和本地现金的企业机构进行合作,以控股的形式,将本地技术、服务或品牌纳入估值的进本面当中。更重要的是,这个运营实体要以股东的利益为根本。作为登陆澳洲的起始也好,国际扩张的布局也罢,这些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路径,更是投资者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4

投资者关系维护如何实现

投资者信心的建立来自两个方面:完成或超额完成招股说明书目标,和让投资者知道公司完成了这些目标。因此,公司除了遵守持续披露条款外,还需要根据发展目标来与投资者实现持续沟通,包括公告、媒体报道、活动出席和定期路演等等。

既然公司在IPO融资过程中已经部分熟悉了澳洲市场,会见了部分潜在投资人。那么,对于持续披露,是否已经有了相应规划,是否已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了呢?

5

 明确资本管控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9月初,澳洲证券交易所(ASX)曾向50所在澳上市的中国公司统一发出“询问信”,要求这些公司针对“是否受到中国外汇流出管制影响”作出相应解释。集体质询消息不仅体现出了中国政府针对不少资金出境愈发严格的监管,更令本就对“中概股”较为敏感的市场神经更加紧绷。

中国国务院在2017下半年列出一系列限制和禁止开展的境外投资活动,严格控制境外投资。其中,房地产、酒店、影院、赌场和体育俱乐部类投资为明确限制项目。虽然在澳上市的中资公司类型来看,大部分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资源类业务——包括金属矿、能源和农业类公司,还有不少公司涉足的是IT、消费品和金融板块,并不在中国的资金出境限制清单之内。此外,中国严格控制的主要是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大型并购案,这些上市公司显然也不完全处于主要的打击范畴。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所有想要通过官方途径转出的资金都会面临复杂的监管程序。

因此,投资者需要知道中国的资本管控政策是否会影响澳洲运营实体的运作,并且是否影响到未来分红的现金流。如果有影响,解决方案是什么。

作为企业家,

你也需要问澳洲市场几个问题

需要清楚的是,中概股所能提供的10%以上的融资成本对于企业顾问而言是一块难得的肥肉。解决中概股上市定价的尴尬,绝不是靠企业顾问或券商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企业家也需要向澳洲市场提出问题:我的上市目的是什么,市场是否能够满足。毕竟牵涉到企业形象、投资者利益和未来融资难易程度,决不可将就。

1

中国企业如何能引起

澳洲资本市场的重视

独在异乡为异客,行业与本地资源的兼容性却是打破这“陌生人”僵局的敲门砖。

澳洲市场太清楚中国优质企业诞生的能力,也太清楚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眼睁睁地看着阿里巴巴在美股一路上行,用着华为手机玩着大疆无人机……没有参与巨头发展的机会,他们却是愿意寻求新兴势力的。

淘淘谷TUP上市初期的股价走势可以作为“概念”魅力的参考。作为金融科技公司,TUP上市后就涨了将近一倍,随后在2014年和银联签署了第三方支付服务之后股价暴涨到了4澳元一股,相比上市发行价涨了近四倍!当然,长期股价表现必须靠业绩说话。没有业绩,没有一支股票能逃脱跌到尘埃里的命运。

今年上市的几家企业都是背靠着中国消费的概念。概念本身不差,但是品牌认知度有限,而宣传中少了那么一些些想象空间,直接构成了资本市场重视程度的硬伤。无论是卖生鲜的电商,还是将当地特产做成保健食品的加工商,抑或是添加了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当一个澳洲投资者咨询了十个中国背景的朋友而九个表示从未听过时,投资决策几乎就已经被定上负面基调了。

反过来说,同样是中国消费概念的A2、Blackmores等,由于有了抓人眼球的营销策略和独特的科技含量,其想象空间既来源于品牌的不可替代性,也归功于其对产品本身的骄傲。

在澳洲股市,概念与业绩同等重要。

2

澳洲上市,我究竟有哪些选择

中概股的平均市值仅在7500万澳元,放在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中,是一个小之又小的数字。而在中国激烈竞争环境中,这些中概股必定要有一个坚实的竞争力基础才能长盛不衰。简单一些说,7倍的市盈率意味着买下这个公司7年才能回本(虽然这个说法不够准确)。那么关于基本面,先谈这个公司如何能坚定地屹立7年不倒,再考虑增长性吧。

ASX“主板”上市

这是一个有交易量也有融资能力的国际化交易所。几乎澳洲所有的大型上市融资项目都在ASX上发生,当在澳洲金融市场提到交易所和上市的时候,基本上默认的理解都是ASX。

这是大型公司上市的首选。并且由于澳洲市场内生的低门槛、低估值特性,ASX上市将规模做大并进一步登陆纳斯达克或其他交易所以获得资产估值拉伸的操作并不少见。

但值得注意的是,ASX上共有2200余家上市公司。在市值规模尚小,且无新鲜噱头和明显资本流入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是几乎无法引起注意的。

如业绩坚实的电信科技公司Enice,就因流动性陷阱让投资者关系屡屡陷入困局,在17年10月接受了大股东财团发起的私有化并购要约。这甚至算是一个正面案例,公司起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与此相似的其他50家中概股,多数都是活生生的明证:没有流动性,就是慢性自杀。

NSX “新三板”上市

NSX同样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澳洲交易所,共有75家公司在此上市交易。与ASX相比,NSX最大的优势是上市成本低、门槛低和时间快。相比ASX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上市时间而言,在NSX上市可能只需要3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

NSX上市有两个基本途径:合规上市,以及普通上市。

普通上市的规则我们将在下文表格中列出,而合规上市是NSX与其他交易所的一个主要区分点。

NSX 是目前澳洲唯一提供合规上市途径的证券交易所(类似国内挂牌),它也要求上市公司提交严格符合ASIC标准的招股说明书,即其内容必须可为投资者提供用于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详细信息。

与普通上市的主要区别在于,合规上市不允许公司在上市申请递交前后的三个月内进行任何融资。合规上市同样适合于已在其他交易所上市、同时寻求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进行双重上市的公司。

由于节省成本、时间线短、无股东及融资量要求的特点,NSX适合希望有上市公司名声、愿意接受西方严格法务规定监管、并未来有进一步融资规划或有转版需求的小型公司。在这一层面上,NSX有限的流动性并不一定是短板,而是可以在少量澳洲本地公关的状况下维持市值的一条捷径。

澳洲还有一家华资交易所SSX。从其产业布局上看,是可以为中国企业到澳洲上市来打造的。由于该交易所上市企业仅有5家,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几家交易所的上市规定如表所示:

注:公司规模测试中,在ASX上市只需要通过利润审查或资产审查即可。

知己知彼,

是成功上市公司的唯一策略

作为亚洲主要的资本市场,澳洲上市拥有众多的吸引力。低门槛、上市准备时间短、注册制而非审核制,且已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签署了双挂牌的互联协议,澳洲必将成为中概股海外融资和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根据地。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上市仅仅是发展路途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审慎的上市决策,是为未来长久发展负责。

澳洲股市中,“原始股”从来都不是盈利和发财的代名词。破发、腰斩,在这个市场中并不少见。市面上所能看到的新股基金回报数字,背后都有专业团队严苛的筛选、深入的尽调和战略价值的贡献。

因此,知己知彼,才是成功上市公司的唯一策略。

知己,是要明确上市的目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相应的人员、资金、策略安排。

知彼,则是要清楚澳洲股票市场的特性,了解新股申请者的持股习惯、回报需求和战略价值,并从中选择合适的投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