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里最深沉的抚慰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按:

这是我第一次写绘本导读。

承蒙启发文化的郑仙子老师看得起,邀我写绘本《爱打岔的小鸡》的导读。因为是第一次写这类文字,写得战战兢兢,如举重物啊。

这是一本超级有爱的绘本,绘本本身比导读好看多了,写的就是您家里爱听故事爱打岔的那个小P孩。很温情,很治愈。今天拿到启发寄赠的新书,跟菜虫童鞋一起读了一遍,读完我俩都笑屎了。



故事里最深沉的抚慰    

——绘本《爱打岔的小鸡》导读

文/蔡朝阳

有一只活泼又漂亮的小鸡,特别爱听爸爸讲睡前故事,每次爸爸讲到紧要关头,富有同情心、喜欢打抱不平的小鸡便无法克制地跳将出来,以个人之力拯救故事里即将受到伤害的主人公小朋友。不管主人公是小红帽、亨塞尔和格莱特,还是四眼天鸡,因为小鸡正义凛然的介入,险遭不测的主人公得以免除厄运。当然,这个正义之举带来的后果是,因为主人公洞悉了秘密,从而避免了故事向危机与灾难等情节发展,那么,故事自然也只能就此戛然而止了。

讲故事的爸爸自然要抱怨,哦,宝贝,你又打岔啦!因为,睡前故事的规则一般是这样的:讲完这个故事,然后熄灯睡觉。可是,小鸡总是有理由的:爸爸,那个真是个坏巫婆!或者,爸爸,那个大野狼真是很坏耶!于是,爸爸只能开始一个新故事,于是,故事又被打断,于是故事永远讲不完,小鸡就可以永远不睡觉啦。

相信每一位做爸爸妈妈的读者都会笑着读完全书。因为,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完全是家庭生活的实录。我们的孩子,不就跟这只侠肝义胆的小鸡一样吗?他们要去故事里锄强扶弱,替天行道。每念及此,我就觉得很感动,似乎冥冥之中有一个意志,将道义、爱、同情,放在了我们孩子的心底深处。所以不要争论人性本身究竟是善还是恶,至少有一种纯然的美好,已经生长在这个正义凛然的孩子的内心深处啦。就像一颗种子,那些承载着人类数千年文明的书籍,便是最好的滋养。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孩子,最终都会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我们将看到他们的远大前程,在善恶幽冥的交织之境,他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然而,且慢,以上所说的,真的是这个《爱打岔的小鸡》的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吗?难道,这个令人开怀大笑的故事,就是为了告诉你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心灵鸡汤?

事实是,即便不按照成年人这样随心所欲的肆意拔高,每本故事都会有其深刻含义和中心思想。但绘本的价值却是独特的,我不否认以上所谈及的内涵也是这个故事的固有之义,但绘本之所以是绘本,其独特的的价值,恰恰不在提供这样一个深刻含义。如果我们仅仅是要告诉孩子这个深刻含义的话,故事本身还有什么价值呢——那么读故事,还不如直接让孩子们背诵格言警句呢!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读故事,讲故事,听故事,不是为了用来说教。成年人擅长对故事进行抽象与理性分析,成年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就是故事的价值,其实本末倒置。故事的永恒价值在于,这是一个故事。无论是对于孩子而言,还是对于父母而言,还是对于处在亲子阅读中的父母与孩子双方而言,意义都不止于人生哲理。这是最为温暖的睡前时光,是彼此陪伴,互相接纳,是爱意涌动的时刻,是生命彼此的独特关联。因为故事,父母与孩子联接在了一起,处于共情之中,这是建立无微不至的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我们还要找到另一种联接方式,那只有游戏了。即便如小鸡和爸爸,偶然会有小小的争执,那也是甜蜜的争吵。这一段温暖而甜蜜的故事旅程,让孩子在爱的满溢之中,进入黑甜之乡。


对于故事,以下的认识应为常识。首先,故事具有一种接近巫术的作用,对于心灵的抚慰,会达至普通语言无以复加的深度。所以作为华德福学校的老师,来自澳大利亚的苏珊·佩罗才会用整整一本书,叫做《故事知道怎么办》,来说明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其次,对孩子们而言,故事所包含的世界,是一个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所以,听故事长大的孩子,想象力得到了更好的发育,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孩子们而言,故事并不是一种虚构,不是外于孩子的生活、身体、心灵之外的外部存在,而正是孩子们的生活本身。之所以小鸡在爸爸讲故事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打岔,不是因为小鸡太不乖了,太爱捣蛋了,而是,对于小鸡而言,故事就是发生的事实本身。这个事实非常紧迫,有另外的小朋友处于危险中,需要我们去拯救。

《爱打岔的小鸡》这个故事本身,其最引人入胜之处即在于,这只爱打抱不平的小鸡,就是我们古灵精怪的孩子本人啊!试问,有几个爱听故事的小朋友,不爱打岔呢?我常想起我与虫妈给菜虫读故事而屡屡被他打断的场面。菜虫今年虚岁10岁,我与虫妈每晚给他读故事,从来没有一天停下来过,不管入睡时间的早晚,不管是旅行途中,还是安住家里,无一夕无故事。你能够想象,爱打岔的小鸡,与爱打岔的小虫一模一样,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侠义精神。待到读完,孩子心满意足,翻身睡去,进入甜美梦乡。因为,就在讲故事这个行为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安全感,体会到了亲子之爱,放松,入睡,就是这种信任,以身体语言的方式在表达。


我经常记得松居直讲过的一个事例,有位妈妈问孩子,你喜欢收音机给你讲故事呢,还是喜欢妈妈给你讲故事?孩子反问道:收音机会伸出双手拥抱我吗?拥抱,肌肤相亲,这是最深沉的抚慰,这是亲子共读中,最为动人的姿态。更何况,屡屡被打岔的爸爸,也得到了最深沉的抚慰,那就是小鸡亲手绘制的精美故事,希望跟爸爸分享。可惜,劳累了一天的爸爸,终于熬不住而呼呼大睡了。好吧,小鸡说,晚安,爸爸。就像爸爸在小鸡睡着前说的那句晚安一样温暖,在这个词语的重复中,爱,得到了传递。

那就好吧,现在,让我们打开这本《爱打岔的小鸡》,慢慢地读下去。你会看到,你的孩子,不知不觉之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亲爱的家长,要问这个故事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故事的价值,就在孩子甜蜜的笑容里。


《爱打岔的小鸡》

作者: []大卫·埃兹拉·斯坦  文图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杨玲玲 / 彭懿

出版年: 2016-1

定价: 42.8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