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读者问:夫妻双方教育观不同怎么办?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有读者问:夫妻双方教育观不同怎么办?

/蔡朝阳

嗯,这是一个经常被人问起的问题。

经常我会反问一句:教育观就是三观啊,你们三观不合,当时又是怎么结的婚呀?

好吧,年轻时我们不懂爱。

我觉得吧,如果闹得不可开交,最上策当然就是分开啦。三观不合,多有龃龉,不会杏糊的,及早分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多好呀。各自展开未来的生活,对未来有新的期待,遇到崭新的感情,人生别有天地,对孩子也好,是吧。

我觉得,为了孩子,勉强自己,假装有一个圆满的家庭,这其实对孩子不好。我们很多家长总是这个想法,想想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委曲求全算了。可是这对孩子没好处,因为这孩子什么都能感觉到。付出感、牺牲感,都是家庭中最不好的一种情绪。这个逻辑发展到后来就是对孩子的道德情感绑架:我为了你,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

此外,爸爸妈妈的凑活,尤其是对自己婚姻质量的凑活,其实会影响孩子自己去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因为你活出来的那个样子,就是孩子的榜样呀,你这么憋屈,孩子怎敢幸福?

再说了,家庭各有特点,现在社会这么开放,价值多元,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家庭情况之一啊,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爸爸妈妈各有新的感情,那对这个孩子来说,不是又多了两个爱他的人嘛。

好吧,阿老湿你淘气了。中国人总是劝和不劝离的,你都在说什么呀!

嗯,以上虽有戏言,但也并不全是挤兑人。我就是在想,我们的观念分歧,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才会导致我们走到这一步。如果还没有到这一地步,那么,一切都是可以被修复的,也都是可以重塑的,也是可以变得更加美妙的。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所以,如果在育儿这件事上,你们出现了分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你们的分歧问题,而不是争夺孩子的教育主导权的问题。

我一个朋友,因为孩子玩手机,爹妈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孩子已经读高中了,爸爸认为孩子都高中生了,自己要没点自控力,将来还怎么走上社会,所以主张适度宽容。妈妈则认为,高中学习这么紧张,再玩手机,学习成绩不得往下掉啊。

按照我的想法,自然是赞同爸爸的。但是在这件事上,我却对爸爸说,你应该做两件事。一件呢,是跟你太太讲讲,其实,你不是跟孩子过不去,你是跟自己过不去。第二件呢,跟你孩子讲讲,你妈就这脾气,你这么大了,也要理解你妈,她是爱你的。来,把手机拿去玩,你妈进门之前我会通知你的。

我这不是教你诈,而是,在一个家庭里,有知识有见地的那个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有一定的技巧,带着全家人一起往前走。这是一个Leader,但不是独裁者,就像一个公司里的灵魂人物一样,他需要倾听各部门的意见,然后综合平衡各方利益与矛盾,然后让公司业绩得到发展。

讲真,在一个观念各有差异的家庭里,确实会有很多争执与纠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理清一点,就是,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真的是孩子不乖吗?还是,你太在意自己的想法了。你只是希望你的孩子那样,而你的孩子没有那样,于是你就受不了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要吃药的,是你自己。

当然,原则性的分歧也是有的。我所听闻,最大的分歧就是,一个人希望用严格的教育方式,以体制内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另一个则希望以宽松的方式跟孩子相处,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于自由主义。于是,一个指责一个放任,一个指责一个强迫症,不可开交。

这里,说到自由的教育,我们需要厘清一个偏见。很多父母对自由这个词理解有偏差。以为一自由了,就是放纵了,就是溺爱了。其实,这是误解。所谓自由,前提是意味规则,严复所谓的群己权界啊。自由首先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的前提之下的自由。其次,所谓自由,就是要让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学会运用自己的自由。弗里德曼说自由选择,王胜老师的阿福童有句话,叫做我选择,我负责,这才是自由。

一个控制型的家长,总是不停地在向孩子发出指令,一个指令接着一个指令,你的孩子就生活在你的指令之中,请问他如何去建立他的自我呢?

我说过,秉持怎么样的教育观,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教育观,需要一致,十几年一以贯之。你认同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那么就一直这么去做好了,学校体系也不是说一定都是把孩子给戕害了的,也出了不少人才。

最怕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今天听了孙瑞雪,于是把爱和自由带回家;明天听了棍棒之下出孝子,于是回家就给孩子五百杀威棒。你自己左右摇摆,孩子自然无所适从啊。

一个常识性的做法是,当爸爸或者妈妈中一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即便你不赞同其教育观念,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有一句政治不太正确的话叫做: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也可以这么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夫。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夫妻双方,多沟通,才最重要。

难就难在,爸爸或者妈妈,不想跟你沟通,怎么办?有一位妈妈,买了《我家有个小学生》,自己觉得很好,放在床头,想叫先生也读一读。但是一个月了,先生连封面都没打开。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啊,毕竟,《我家有个小学生》里的教育观,也不全是真理呀。我相信,您的先生,肯定也是很有思想的,你看,他挣了那么多钱,而写这书的阿老师,已经沦落到做微商了。

嗯,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不要试图从观念上去压倒对方。即便你真的比配偶多读了几本育儿书,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居高临下指导对方。夫妻两个,各执偏见,真的再正常不过了。但谁也不天然掌握真理,可以尝试的是彼此尊重,有效沟通。坦诚心扉,讲讲为什么你这么想,你这么做。话说开了,良好的家庭关系就回来了。毕竟,夫妻两人,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合力就形成了。

我跟虫妈刚结婚时,还没有菜虫的时候,就因为一件事闹得不可开交。什么事呢,就是挤牙膏。我是从底部挤的,虫妈是从中间挤的。每次我看到从中间挤的牙膏,我就眼睛骨头痛。为此争吵无数次。后来呢,我被改变了,我堕落了,不再坚持从底部挤牙膏的原则。这件事一直带给我挫败感啊。但是在另外的原则问题上,我坚持下来了。这就是豆浆的咸甜之争,我始终不渝坚定支持咸浆,给我挽回了一点面子。

这不是说笑,是真的。你看,粑粑麻麻之间的分歧,多数时候,无非如何挤牙膏。但挤牙膏这件小事里,却有着如何跟别人相处的小秘密,这个秘密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只要大方向一致,小细节何必纠结?

归根到底,说一句鸡汤吧,人生真的是一场修炼,如果在人到中年,心灵还在不断成长,那么,你的人生,真的是很成功的了。那就忘了一别两宽吧,你们一定会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