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覃氏的分流发展——姓覃的都值得看看!

 覃氏文化研究 2020-10-23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覃氏的分流发展

覃氏起源于古覃怀地,到现在已历五千多年。覃氏不断发展繁衍的过程,就是不断分流的过程。下面,以汉代为界,把覃氏的分流发展分两个阶段来叙述。

一、汉代以前的覃氏分流

从人类产业分工的历程看,地处中原的原始氏族较早地进入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农业族群往往不敌游牧族群,加上气候、水源的关系,中原一带的农业族群,大多有向长江流域和岭南分流的经历。起源于中原腹地古覃怀地的覃氏族或曰覃部落,在以后的发展中,也经历了向长江流域的楚蜀大地和岭南两广福建分流发展的历史。

(一)大禹治水以前的覃氏分流

在尧帝时期,中原大地出现了“洪水滔天”的大灾难。在大禹父子治水前后,古覃怀大地上的覃氏族,经历了一次大分流。
在大禹父子治水前的滔滔洪水灾害袭来时,古覃怀地的覃氏族一部分族民,流落为难民,仓惶中四处逃散。其中一部分人逃到洪灾较轻、气候和水源较好的楚蜀大地,到新的地方寻求生存。在汉朝时,楚蜀大地上已经有了覃氏旺族的出现。
楚蜀大地覃氏,流传着祖先曾经遭受“洪水朝天”灾难的故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们就是在大禹父子治水前逃离家园的古覃怀地覃氏族难民的后裔。

(二)大禹治水途中及以后的覃氏分流

当舜帝确定由大禹父子领头治水后,一部分覃氏族成员跟随大禹父子治水,辗转南北,一路播撒着覃氏族的种子。这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又先后出现了覃氏族的分支,或曰分流。

覃怀氏  舜帝时,古覃怀地的覃氏族成员跟着大禹从冀州(古覃怀属于冀州)出发,踏上治理水患的征程。《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说:“禹行自冀州始,……覃怀致功,至于衡漳”。汉代的《春称命苞符》载:“及禹有天下,封其后于覃怀,曰覃怀国或覃国。”意思是夏禹掌管朝政后,为表彰覃怀部落治理水患的功绩,封覃怀这个地方为覃怀国。这样,居住于覃怀国的一部分覃氏族以封国为氏,成了“覃怀氏”。
皇覃氏  在大禹治水的覃怀人中,有一位能力很强的人叫伯益,虽传说他出生于“东夷”,但长期居住生活在覃怀,根据古人以地名或国名命氏的习俗,他也自然成了覃怀氏一员。他是炎帝的昆孙,又是黄帝的外昆孙,为了表明自己双重的皇族身份,便将“皇”字冠于覃怀氏的前面,这样跟随伯益治水的一部分覃怀氏又称为“皇覃氏”。
墨胎氏  把黄河水引入大海后,大禹在墨胎(今辽宁省朝阳市)犒赏劳工,把孤竹(今河北省卢龙县南)这个地方,封赏给了在墨胎受封赏的皇覃氏族民。为纪念这次封赏,这部分皇覃氏族民又称“墨胎氏”,然后奔赴孤竹。
覃氏族头领参加茅山大会  北方水患解除后,大禹率领的治水大军转向江淮。公元前2198年,大禹在吴越茅山大会各地诸侯:“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由此更名“茅山为会稽山(即今浙江绍兴一带)”,参加治水大军的古覃怀地覃氏族头领参加了大会。故一部分覃氏将自己的堂号取名“会稽堂”,以示纪念。
孤竹氏  经过墨胎氏世代500多年的开发,孤竹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元前1735年,被商汤王封为孤竹国,族民随国而姓,一部分墨胎氏成了“孤竹氏”。
有竹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因为嫉恨孤竹氏伯夷、叔齐兄弟对他的责难(见《史记·伯夷列传》),废除了孤竹国,孤竹国民沦为奴隶,被遣送到洛阳修筑城廓。这部分孤竹氏族民为纪念孤竹国,又自称“有竹氏”。
谭氏  周穆王继位后大兴土木,在洛阳当奴工的有竹氏族民又被征调到有褒(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修筑祗宫。祗宫落成后,穆王把修筑祗宫的奴隶升为自由民,并把他们分配到各诸侯国去种地。被分配到谭国的部分有竹氏族民(今山东省章丘一带)随国而姓,又称“谭氏”。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吞并了谭国,谭国国民纷纷逃亡。原来从有褒迁去的部分有竹氏族民,一部分又逃回有褒,重返三百年前的故地,一部分人仍留在山东落籍。这些有竹氏族民,在逃亡和以后的生活中,都先后恢复了覃氏族的本姓“覃”。这表明,覃氏一支确与谭氏有过一段缘份,同住“谭国”,如“以国为姓”的话,也可标姓“谭”。
但在过去的一些史书或字辞典中,在论及覃姓时,多记载为:“覃本谭氏,避难改”,这倒是必须辩论清楚的。
目前见到的覃氏源于谭氏的文字资料,为南宋人郑樵编写的《通志·氏族二》,书中记载:“覃氏,本谭,或去言为覃”,按此说,即覃姓源于谭姓。事实上,覃姓源于上古时期的覃怀地,在尧舜时(公元前2100年以前)已有覃氏族,谭姓则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的“谭国”,覃氏至少比谭国建立早1600年左右,这怎么能说明覃姓源于谭姓呢?
如上所述,这种“覃本谭氏,避难改”的记载是错误的,这正如广西县马山县民国三年署番禺知事才继公18世孙覃瑞所撰的《覃氏得姓沿(缘)起及历代人物志》一文中所痛斥的那样:“陋儒未博考群书,不知古人得姓受氏之真意,辄曰‘去言为覃’,真眼光如豆也。”至于民间流传的四句偈语:“早往西行,谨记勿言,日落西方,即早还家”,这纯粹是后人据上述史书或字辞典的错误记载而编造的,无史据可证。

二、汉代以后的覃氏分流
从秦代开始,特别是汉代以后,国家统一,历代封建王朝在一定时间内政权稳固,覃氏的分流发展,又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避灾逃难而分流
汉章帝建初4年(公元79年,以下省去“公元”二字),武陵山区的覃儿健率数万土民,反抗官府增税失败,覃儿健战死,覃儿健后裔、族属及义军散勇逃入深山野谷,为躲避官军的捕杀,继续流亡到两广北部一带繁衍。
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的“五胡乱华”期间(304—434年),中原一带因灾荒和战乱出现了大批难民,纷纷南下涌人楚蜀地区。其中,陕西汉中的部分覃氏族民在这个时期流散到楚蜀大地的长江一线,包括巴蜀的瞿塘关等地。
历朝历代,因避灾逃难而分流的现象很多,实难一一叙述。

(二)因兵征留戍而分流
元代至元19年(1282年),覃汝先之曾孙覃友义,奉命从湖南石门率兵出师广西征剿十二部夷。第二年春,十二部夷投降,覃友义及所属部队奉命留守广西柳州,以后就在柳州安家落户,覃友义成了广西柳州覃氏一支的始迁祖(注:在家族文化中,一般的以迁徙的代表人物为始迁祖)。
明代初期,覃怀满(山东青州人)随征南将军廖永忠追剿元朝残兵,转战到广西,奉命驻守在广西宾州。当时覃怀满已38岁,思乡心切,加之没有受到重用,便趁巡营的机会,深夜逃跑到宾州西北的深山杨老村,娶妻生子。后应招参加平乱部队,因功被授为世袭武官,留守东兰州,其后裔发展成为广西覃氏一大宗支。
一些《覃氏族谱》记述他们来源于“山东白马”、“南京应天府”等。经查,山东省没有“白马县”,其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属于崤山或太行山以东地区。宋代的“南京应天府”为北宋陪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明代的“南京应天府”为朱元璋所设,是明初的国都。“山东白马”、“南京应天府”在一定时期为朝廷兵马集结地或始发地,“族谱”中凡记述他们源于这两地的宗支,大多属于因兵征留戍而分流的宗支。
不同时期,因兵征留戍而分流的现象是数不胜数的。

(三)因为官落籍而分流
三国时的蜀国大将马忠麾下的总兵官覃万传(陕西汉中南郑人),随诸葛亮南征结束后,因功被封为武陵君,镇抚五溪地区(今武陵山区)。覃万传勤政爱民,受到土民拥戴,被各峒酋长推举为总酋长。蜀国灭亡后,覃万传无法从五溪北返原籍,便留居五溪继续当酋长,繁衍后裔。
南北朝的南梁时(502年),居住在陕西汉中南郑南海的覃元先(也有书籍载为覃无克,或为笔误)被南梁王萧衍召见,赐封覃元先为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县)刺史,受封后覃元先回家乡带领覃氏子弟兵一同赴广西东宁州,成为广西覃氏一支的始迁祖(覃元先是陕西南郑县南海人,现在的南郑县仍设有“南海镇”)。
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覃汝先长子覃伯坚以从征平“吴曦乱”有功,授封“行军总管”而携族从瞿塘关(今重庆奉节一带)往镇施州,落籍施州柳城(今恩施市柳州城)。以后,覃汝先宗支发展成伯坚、伯圭两大支系,成为中华覃氏一大宗支。
在不同时期,因为官落籍而分流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四)因国家移民而分流
因国家“移民”而分流,是一个大题目。严格的说,因兵征留戍而分流属于“军事性移民”,因为官落籍而分流属于政治性移民,因避灾逃难而分流属于政治性、经济性兼而有之的移民,这里说的单指国家指令性的移民。
我国古代曾经历过多次国家指令性移民。元至元30年,有旨发湖湘富民万家屯田广西,以图交趾(见《二十五史精华》)。明初,朝廷作出大移民的决定,其方案是:第一步“江西填湖广”,第二步“湖广填四川”,人员流动上百万。
一些《覃氏族谱》,曾记载他们源于“山西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山西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等地,属于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移民集散地,有相似记载的宗支,他们就可能与国家指令性移民的分流有关。
也有一些《覃氏族谱》记载他们来源于“江西”。古时的“江西”与现在的“江西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古时的“江西”也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大体是指“江南的西部”,即现在江西省的西北部、湖北省长江以南和湖南省。有上述记载的宗支,他们的来源应该是湖南及其周边地区。
还有岭南的“珠玑巷”(现为韶关),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移民集散地,凡有关源于“珠玑巷”记载的宗支,也与移民分流有关。
因国家移民而分流,从而辗转分流(或曰迁徙)的现象是很多的。



(五)因经商、从艺等个人行为而分流
清康熙50年左右,湖南邵阳覃一通,因外出从艺(石匠)落业于湖北利川凉务五房村,现已历时13世,后裔分布于利川的凉务、汪营、柏杨、都亭等地。
清道光初年,湖南常德武陵的覃光照,因经商落业于湖北利川“团堡寺”(现团堡集镇上),已历9世,后裔分布于利川团堡、都亭等地。
分流于海外的覃氏,或为贫困所迫,或为逃避政治迫害、民族压迫,或为不愿称臣于某朝某人,或遭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掳掠拐骗等。这些分流于海外的覃氏,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大量的则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主要是从广西、广东和福建沿海分流出境的。1979年出版的台湾《广西文献》第3期载,马来西亚有广西籍华侨华人50万,其中容县籍20万,在容县籍华侨中,覃氏约2000人。
在现代社会里,因读书就业、外出务工、从军转业、工作流转等分流的现象,已呈山花烂漫之势,不可言状,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六)覃氏南迁广西的考古资料
在南朝时期(420—589年),除有覃元先任东宁州刺史外,覃氏普通百姓已在广西生存繁衍。据考古资料显示,在今融安县大巷乡安宁村黄家寨牛奶坡的南朝古墓中,出土了一件墓志,是刻在滑石上的阴宅“买地券”,主人的名字叫覃华。买地券长18.8厘米,宽12.8厘米,厚2.2厘米,券文为隶书,分7行,每行12—20字不等,计96字。全文为:“太岁已亥十二月四日,齐熙郡潭中县都乡治下里覃华,薄命终归蒿里。今买宅在本郡骑唐里,纵广五亩地,立冢一丘自葬。雇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四域之内,生根之物,尽属死人,即日毕了。时任知李定度、张坚固,以钱半百,分券为明,如律令。”据考证,此“买地券”时间应为梁天监18年(519年)。

三、覃氏与其他姓氏的交流与融合
(一)因避难、入赘,由他氏改为覃氏
在历史上,曾传说舜帝赐伯益为“嬴”,“秦”氏出于“嬴”氏,一部分覃氏认为“覃”、“秦”同源,故在秦朝末年的反秦浪潮中和南宋反对奸臣秦桧时,有“秦氏”改为“覃氏”,为覃氏增添了新成员。
湖北赤壁市《敦睦堂·覃氏宗谱》载,“敦睦堂”覃氏是在秦朝末年的反秦浪潮中由“秦氏”改为“覃氏”的后裔(见《中华覃氏志·湖北卷》)。
重庆大足县一支《覃氏族谱》载,他们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因为民众反对奸臣秦桧时,辗转由“秦氏”改为“覃氏”的后裔(见《中国覃氏通书》)。
一些地区的《覃氏族谱》中记载,有他氏因入赘改为覃氏的。

(二)因避难、入赘,由覃氏改为他氏

明朝洪武初年,湖南慈利安抚使覃垕率众反抗明王朝暴政失败,朱元璋将覃垕凌迟(剥皮)处死。覃垕后裔一支逃往桑植半县改为方氏,一支后裔逃往沅陵四斗改为秦氏(见覃仲玉著《茅冈土司》),为其他姓氏输送了新鲜血液。
一些地区的《覃氏族谱》和他姓族谱中记载,有覃氏因入赘改为他氏的。
从覃氏的历史看,后裔的不断分流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覃氏发展兴旺的可见的历史进程。

四、覃氏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兄弟民族,而覃氏族人涉及到汉、壮、苗、土家、瑶等15个兄弟民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姓氏和民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姓氏是一个属于血缘范畴的概念。姓与氏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别的,自秦汉以后姓氏合而为一,通称姓氏。秦汉以来,姓氏是指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家族系统,即姓氏是血缘系统的标志。
民族是一个反映历史、地域范畴的概念。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中华民族有56个兄弟民族,各民族在形成时,有着明确的地域范畴观念和文化传承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兄弟民族成员不断的迁徙繁衍,相互之间的不断交往融合,各兄弟民族的地域范畴观念和文化传承观念才逐步趋于淡化。
姓氏和民族,二者反映的对象都是人,它们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中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姓氏,而同一姓氏的人们又往往散见于多个民族之中。姓氏和民族,又因为各自反映的人的属性不同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覃氏,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共同体,源于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的古覃怀地,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五千多年来,通过不断的繁衍发展,已逐步分流为很多支系和派别,聚居和散居于全国30个省区市,并移居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泱泱大家族。无论分属哪个民族、居住于哪个地区,其姓氏是永远不变的。
覃氏,又涉及15个民族,这是覃氏千百年来不断的分流而形成的。这15个民族中的覃氏,都是覃氏大家族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比如覃氏青年与其他民族青年结婚,所生子女可能申报对方的民族属性等,还可能涉及更多的民族,将展现出覃氏更多的分流。
五、覃氏多流而同源

(一)以正确的观点看待和研究覃氏的源流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从史前的“禅让制”过渡到夏代的“世袭制”(前2070年),从那以来直到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中国社会经历了近四千年宗法制度的统治。浩若烟海的中国古代史籍,无不是以封建王朝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史。若大一部中国姓氏史,无不充斥着宗法制度的观念。就是近年来一些研究姓氏的著作,也或多或少地带有宗法观念的残余。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抛弃宗法观念,用各个姓氏一律平等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覃氏的源流。
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原地带是宗法制度统治的中心,中原以外的地方常常被史籍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抛弃宗法观念,以中华民族的大视野来看待和研究覃氏的源流。
覃氏源流,属于“覃氏族谱”中“慎终追远”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屏除过去那些“牵强附会”、“妙笔生花”的陈词滥调,以尊重历史、薄古厚今的态度,重新梳理覃氏的源流,努力发掘覃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利于增强家族——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以利于家族——民族——国家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增进人民的福祉。
只有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覃氏的源流,才能得出科学或近乎科学的结论。如果你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和研究覃氏的源流,你眼前就会豁然开朗、一马平川,你就不会被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所困惑了。

(二)覃氏多流而同源
由前面的分析论证可知,我们应该以客观存在的历史为依据,以史籍记载为重要参考,并对充满宗法观念的史籍进行去伪存真的剥离,以各分支的记载和研究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覃氏,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的古覃怀地的“覃氏族”——根在覃怀,覃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这是历史事实、古籍记载、考古资料、方志研究、中国现代姓氏文化研究和各分支《覃氏族谱》所共同认知的。“覃”的原始读音为“qín”(上声,勤音),覃氏的发祥地是“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义庄村”,这都是铁板打钉的事实。
覃氏在发展分流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覃怀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谭氏”等,都只是覃氏大家族的“流”,而不是“源”。
覃氏在分流发展过程中,先后分属于汉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15个民族,这15个民族中的“覃氏”,都只是覃氏大家族的“流”,而这15个民族并不是其中的覃氏的“源”。
覃氏在分流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河内堂”、“会稽堂”、“齐郡堂”、“光裕堂”、“经国堂”、“南海郡”、“中州堂”、“普舍堂”、“金陵堂”、“敦睦堂”、“积善堂”等等分支,都只是覃氏大家族的“流”,而不是“源”。
覃氏在分流发展过程中,聚居或散居于全国30个省区市,移居于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只要他是覃氏裔孙,都会共认覃氏之源的。
一句话,覃氏是多流而同源,根在覃怀,这是传之万世而永垂的结论。

作者简介:
覃发扬(1947~)  利川市建南人,原市职校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初高中校长、党支书。退休后,积极投入土家族文化和覃氏文化的研究,2003年担任《中华覃氏志·利川卷》主编,全面负责该书的编辑和刊印工作;2011年与覃太智共同编著的《利川土司文化概观》,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起担任《中华覃氏志·湖北卷》主编兼执行主编之一,五年里与主编、各地副主编、编委、覃氏族人等密切联系,收集、整理、编辑资料,历经艰辛,几易其稿,使“湖北卷”于2014年7月顺利出版。以后,他又走南闯北联系各地覃氏族贤,收集覃氏文化资料,正式编纂中国第一部姓氏志《中华覃氏志》完整版(任编纂委员会执行主任、总编),历时五年,该书于2019年由时代文献出版社出版。另著有个人综合性文集《覃发扬文集》,由中华书籍出版社出版。他为土家族文化和覃氏文化的收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