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菜病害图谱(完整版)

 太阳下的海浪 2020-10-23

白菜猝倒病

发病症状: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水渍状斑,后缢缩折倒,湿度大时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状物。

白菜立枯病

发病症状:立枯病主要发生在白菜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幼茎中下部变褐缢缩,严重的植株干枯后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断垅。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还能侵染叶片。

白菜褐腐病

发病症状:白菜褐腐病主要为害菜株外叶,多是接近地面的菜帮发病。病斑呈不规则形,周缘不大明显,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湿度大时病斑出现淡褐色蛛网状菌丝及菌核。发病严重时叶柄基部腐烂,造成叶片黄枯、脱落。棚室和露地都有发病,对生产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白菜黑胫病

发病症状:为害茎、根、种荚和叶片。

(1)幼苗:幼苗发病在子叶和真叶上出现淡褐色病斑,渐变为灰白色;病茎上出现长形微凹陷的病斑,病斑的边缘为紫色。发病重时引起幼年苗枯萎死亡。(2)成株:成株茎上病斑为长条形,略凹陷,边缘紫色,中间褐色,病斑着生黑色小粒点。

(3)根部:根部病斑为长条形,紫黑色,能引起侧根腐烂,植株枯死。

(4)叶片:老叶发病出现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略凹陷。

白菜霜霉病

发病症状:白菜霜霉病,是秋季露地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在大白菜的全生育期危害,尤其莲座期以后发病较重。是在白菜种植期间常见的真菌病害。子叶期发病时,叶背出现白色霉层,在高温条件下,病部常出现近圆形枯斑,严重时茎及叶柄上也产生白霉,苗、叶枯死。成株期,叶正面出现淡绿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霉层;白菜进入包心期,条件适宜时,叶片上病斑增多并联片,叶片枯黄,病叶由外叶向内叶发展,严重时植株不能包心。种株受害时,叶、花梗、花器、种荚上都可长出白霉,花梗、花器肥大畸形,花瓣绿色,种荚淡黄色,瘦瘪。

白菜黑斑病

发病症状:本病能为害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各部。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圆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黑色霉状物,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叶上病斑发生很多时,很易变黄早枯。茎和叶柄上病斑呈纵条形,其上霉状物。花梗和种荚上病状与霜霉病引起的病状相似,但长出黑霉可与霜霉病区别。

白菜白斑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散生灰褐色细小斑点,中央部由褐色变为灰白色,周缘为淡黄色的晕圈,叶背的病斑周缘浓绿色。空气潮湿时,背面病斑上产生淡灰色霉状物。后期病斑变白色、半透明,最后破裂穿孔

白菜白锈病

发病症状: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在叶正面则显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晰的不规则斑,致病斑转呈黑色。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成为本病重要特征。此病除为害白菜、萝卜外,还侵染芥菜类、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

白菜炭疽病

发病症状:叶片上病斑细小,圆形,直径多为1-2毫米。病斑初期苍白色、水渍状,后呈褐色,稍凹陷,周围边缘褐色,稍隆起。最后病斑中央褪至灰白至白色,薄而透明,易穿孔。叶中肋、叶柄 和茎上病斑长椭圆形或纺缍形,灰褐色,凹陷较深。严重时,叶片上许多病斑愈合成大而不规则形的斑块,叶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淡红色粘质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白菜白粉病

发病症状: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器及种荚,产生白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初为近圆形放射状粉斑,后布满各部,发病轻的,病变不明显,仅荚果略有变形;发病重的造成叶片褪绿黄化早枯,采种株枯死,种子瘦瘪。

白菜菌核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大白菜、普通白菜、紫菜薹等白菜类蔬菜,贮藏期菜帮及田间植株均可受害。幼苗期轻病株无明显症状,重病株根茎腐烂并生白霉,大田栽植后病情不断扩展,至抽姜后达高峰。病株茎杆上出现浅褐色凹陷病斑,后转为白色,终致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受害轻的造成烂根,致发育不良或烂茎。植株矮小,产量降低;受害严重的茎杆折断,植株枯死。

白菜褐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外叶片上,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扩大后成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浅黄白色斑。有的受叶脉限制,病斑略凸起。

白菜灰霉病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及花序。病部变淡褐色,稍软化,后逐渐腐烂,湿度大时患部出现灰色霉状物病征。本病在大白菜贮藏期可继续发生危害,在干燥条件下,患部灰霉不长或不明显,也不散发恶臭,此有别于细菌软腐病。

白菜根肿病

发病症状:主根或侧根上形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肿瘤,初期瘤面光滑,后期龟裂、粗糙,也易感染其它病菌而腐 烂,主根生长慢。

白菜疫病

发病症状:叶部产生边缘不明显的水渍状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坏死和腐烂,空气潮湿时,病部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疏松的白色霉层,干燥环境下,叶片干枯,死亡。

白菜假黑斑病

发病症状:结球白菜、黄芽白等大白菜及小白菜、菜薹、菜心等的假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衰老或受到某种伤害的叶片或种荚易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浅灰褐色,轮纹不大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致叶片干枯,生产上此病有时与黑斑病混合发生。

白菜环斑病

发病症状:多在包心期后发病。植株外叶上产生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周围常有黄绿色晕环,病斑表面散生或轮生许多小黑点。病重时叶片上病斑常汇合连片。

白菜根结线虫病

发病症状:在细根上生很多结节状小瘤,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褐色,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凋萎变黄。

白菜黏菌病

发病症状:黏菌爬到活体白菜上生长并形成子实体,造成萎蔫,近地面的嫩叶、嫩心受害重,不仅影响白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害叶不能正常伸展、生长和发育。

白菜病毒病

发病症状:白菜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心叶产生明脉褪绿,继而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花叶、皱缩、叶脆,心叶扭曲畸形,造成根系不发达,难以结球。成株期病株矮缩,叶片上往往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病株不能结球。

白菜黑腐病

发病症状:幼苗出土前受害不出苗,出土染病子叶呈水浸状,根髓部变黑,幼苗枯死。成株期发病,引起叶斑或黑脉,叶斑多从叶缘向内发展,形成“V”字形的黄褐色枯斑,病斑周围淡黄色。

白菜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起初在叶背上产生呈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后来扩展,因为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呈不规则形的角斑。在叶子正面则出现呈油渍状的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分泌出乳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呈白色膜状,后来病部开裂,呈穿孔状。诊断要点是,开始时在叶背上出现呈膜状的不规则形的角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的菌脓,叶面则有呈油渍状的黄褐色斑。后期病斑呈白色膜状,容易开裂穿孔。

白菜细菌性褐斑病

发病症状:白菜细菌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部病斑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褐色,边缘色深,中间稍浅,病斑四周组织褪绿发黄;许多小病斑可融合为大斑块;叶脉染病变为褐色,病脉附近叶肉组织变为黄白色,病斑多的,全叶或大半叶褐变;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腐烂,干燥后变白干枯。多从外叶开始发病,逐渐向内部扩展,病情扩展很快,几天内即可达到包心叶,常成片腐烂或干枯。

白菜细菌性黑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茎和荚。叶片染病先在叶片上形成1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小斑点,初为暗绿色,后变为浅黑至黑褐色,有的病斑沿脉发展,病斑中间色深发亮具油光状,数个病斑常融合成不规则坏死大斑,严重的叶脉变褐,叶片变黄脱落或扭曲变形;茎和荚染病,产生深褐色不规则条状斑。

白菜根腐病

发病症状:大白菜根腐病主要浸染根和近根茎部,初期症状呈.水渍状,到最后发展为腐烂。病部维管束变成褐色,茎被浸后缢缩不明显。病株初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一-块田中只有几株,似因”干旱'所致,中午叶片萎蔫,早晚能恢复。

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发病症状:最初发病于接触地面的叶柄和根尖部,叶柄发病部位呈水渍状,外叶失去水分而萎蔫,最后整个植株枯死。生长后期发病时,首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叶片半透明,呈油纸状,最后整株软化、腐烂,散发出特殊的恶臭。黄条跳甲、甘蔗黑蟋蟀等虫害严重时,病菌从伤口处大量侵入,导致病害加重。有时,在运输途中发生软化腐烂现象。

白菜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症状:苗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于叶面形成0.2~0.5厘米黄褐或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有的相互连结成大斑块,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致叶片干枯死亡。

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分泌出乳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呈白色膜状,后来病部开裂,呈穿孔状。诊断要点是,开始时在叶背上出现呈膜状的不规则形的角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的菌脓,叶面则有呈油渍状的黄褐色斑。后期病斑呈白色膜状,容易开裂穿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