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调查结果:高田工程师故意歪曲气囊测试成绩

 每日汽车观察 2020-10-23

高田不仅被金主抛弃,还面临巨额赔罚,在继续找爸爸的游戏中也“踏破铁鞋无觅处”,同时,群雄割据已经开始蚕食高田的蛋糕。内外交困,是否吃枣药丸?

 起司猫

高田气囊在不断刷新车界召回数量新高时,又双叒叕地被亲队友再次“大义灭亲”指证造假。

不止“杀人”,还粉饰数据

高田的问题从2008年零星出现,到去年一大波气囊引发的伤害事件不断袭来,紧跟其后的时大规模召回和全球性调查。

7月19日,第三方“问题气囊联合调查组”的结论出来了,安全气囊测试中存在数据操控和篡改的问题,在质量检测环节,高田公司的工程师通过人为地去掉一些测试数据,导致气囊充气及安全曲线并不真实。

根据路透社报道,联合调查小组主席布莱恩-奥尼尔说,高田的气囊膨胀装置试验结果存在“只保留更好试验结果的问题”。

一位于2014年从高田离职的工程师凯文-菲兹·杰拉德表示,2005年,为日产车型供应充气泵时,他曾亲眼目睹高田工程师对测试数据进行人为修改。

良心boy的神补刀

这些为高田问题气囊埋下祸根,甚至造成了“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

对此,起司猫想说,wuli中华有个词来形容高田的行为:草菅人命。这样的危险游戏,简直:


高田的“杀人”利器,到底是啥?

起司猫又来一分钟硬插科普了,那些把美国小伙伴一剑封喉的暗器到底是啥?

主要是高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存在组装缺陷。位于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中,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气体以使气囊膨胀。这需要在比眨眼的时间还要短的瞬间(约0.02 秒)内,便将气体充满整个气囊。


目前,气体发生器的主要有烟火式、储存气体式和混合式(将而这技术结合)。比如,高田公司的气囊是传统的烟火式气体发生器的主要生产商,而另一气体发生器独立生产商TRW(天合公司)则是储存气体的研究者,美国ARC公司则致力于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开发。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各自的竞争优势是啥?

起司猫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刘博士,他说,在发生碰撞引发安全气囊装置之后,气体发生器会点爆。点爆时刻,一般时间都是毫秒级,而且需要跟整个车身刚度匹配才行。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人的头部接触到气囊的时候气囊是充气到最大然后开始泄气这样才能达到保护作用。

烟火式气体发生器的特点就是反应快,但是不够稳定;而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特点是相对反应会慢一些,但是比较稳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田气囊会发生爆炸并自动祭出割喉技能了。

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组装存在缺陷,其主要问题出自于气囊当中的硝酸铵推进剂。仍然使用烟火式气体发生器技术的高田气囊打开时,成本低廉的硝酸铵(竞品用的是硝酸胍哦),在快速的点燃下发生过度反应,甚至爆炸,技术缺陷导致气体发生器容器可能发生损坏,金属碎片飞出,驾驶员,K.O.。而这一情况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时会进一步增加事故率。


群雄四起,高田药丸?

目前,高田气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3人死亡和超过100人受伤。目前已召回的汽车企业涉及本田、丰田、日产、奔驰、奥迪等十几家公司。

曾经傲慢各种找外部借口的高田终于开始认怂道歉,可是这并不能改变车企逐个弃之而去的局面。

虽然,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高田日前公布的2016财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仍然增长11.7%,共计7180亿日元。三大主营业务安全带、安全气囊以及方向盘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但不可否认对高田市场的蚕食已经开始。

全球范围内,能够独立生产或实现大部分生产安全气囊的公司有瑞典奥托立夫(Autoliv)、日本高田、美国天合(TRW),还有中国国内的东方久乐、锦恒、和昌、比亚迪、太航常青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企业。

其中,全球50%左右的份额掌控在奥托立夫、天合手上,其中高田所占份额大概为20%。早前高田刚栽了的时候,奥托立夫便马上宣布,公司将在2016年之前生产2500万个气囊,以替换高田的缺陷产品。


而在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气体发生器领域,独立生产商除了TRW(美国天合),还有美国ARC。

资料显示,目前烟火式发生器市场份额近90%,剩余10%的市场份额为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基于高田事件带来的烟火式气体发生器存在的技术缺陷,死磕混合式气体发生器的ARC也“落井下石”,何况之前其产品也主要供应天合、百利得、现代摩比斯、丰田合成等安全气囊生产商。

最近,ARC给自个儿找了个中国干爹,中国银亿股份公告,作价33亿元收购公司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全资子公司西藏银亿旗下宁波昊圣的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美国ARC集团相关资产。

核心竞争力被掏空,高田在行业里正在从点到免地被蚕食。有分析机构预测,到2020年高田在全球的气囊份额会从目前的20%降至5%,全球安全气囊市场或迎来洗牌。

虽然说气囊行业准入门槛高,新企业难进入,整体供应链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在内部割据混战中,现在找投资机构都“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高田,目前回天乏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