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的老刘(随笔)

 退休老刘日记 2020-10-23

  《2009年的老刘》(随笔)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2009年,开局不顺。宣传部闫部长打电话通知去武威开市作协年会,老刘有些犹豫。大儿子考学在即,自他升高三以来,老刘很少出去活动,更少去武威。这次年会,少不了要汇报民勤的写作情况,这是很尴尬的。可闫部长说有车,要老刘陪他去,也只好应允。以往开会,都是学辉老师通知,这次没见学辉音信,心中便有些惴惴。果不其然,这次会上,介绍经验的是天祝、古浪作协,挨批的是民勤作协。这也难怪,民勤这几年的创作,没有一点儿起色。学辉在会上撂出了这样一句:民勤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不好说。但是如果刘新吾不写作,民勤的文学,就一定会变成罗布泊的。学辉的话,也许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民勤写作的现状,二是想鼓励一下老刘。可是这话,闫部长听了,有些不太舒服。回来的路上,他拿这话涮老刘,老刘只好以哈哈了之。

  2009年,开了一次作品研讨会。这在民勤,据老刘所知,还是首次。作者是一位很年轻的女大学生,叫李倩茜。她写一部长篇小说,叫《旋转木马上的米色天堂》。会是在一中开的,参加会议的人数不多,有市作协的领导,有民勤文化界的名流,还有一中的领导和几个教师。李倩茜的这部小说,其实并不是很成熟,她写的校园生活,基本上是原形的描摹。据说有几位老师读了,心中很是耿耿。之前,老刘只是听过,没有读过,现在拿到,也只是草草翻动了一下。大家的发言,除了祝贺,客套和鼓励的话语颇多。老刘发言,说了几处闪光,指出作者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和氛围,也感慨了自己曾经起步文学时的孤军奋战。不料这话让闫部长听别了,大为不满。闫部长是老刘进入民勤乃至武威文学界的引路人,老刘对他,从来是恭而敬之的,他有如此表示,老刘也不好再说什么。其实,闫部长他是没听明白老刘的话,他把老刘的感慨,误解成了民勤只有老刘一个文学人,再加上学辉老师的几句话,认为老刘把自己看高了。会后喝酒,玉寿老师说起了这事,老刘也不想多做解释,这文化人之间,也许大家都很在意自己的名分,说多了反而不好。

  2009年,老刘离开了学校,被借调到县教育局,编审《教育志》。《教育志》的初稿,已由六位老爷子完成,据说有110万字。在同事们眼里,不上课了,不批改作业了,这是上好的事。可老刘心里,却有些不安。老爷子们做了两年,现在局里要求,老师节前出版,从初稿的情况看,问题不少。初稿虽为电子稿,或材料交差,或评论太多,或资料缺失,或语言啰嗦,或条理紊乱。不动吧,于心不忍;动了吧,时间有限,怕完不成任务。好在汇报后局领导开通,说时间可以不限,但质量必须保证。所幸的是,老刘会动电脑,也能打得五笔。先是用手笔叉叉画画,后来就直接上了电脑。这一来二去,到年底才修理完毕。这一次编审的,有赵爷段爷,还有一中的开忠副校长。王副校长很下苦,曾经在教育上风光一时,荣誉很多,诸多荣耀中,有一个公仆的称号,于是老刘就简而化之,戏称他为王公仆了。四个人一起,喝水敲稿,读报说笑,倒也乐趣不减。与他们三人共事,让老刘见识了不少。老刘晚饭后的走路散步,多是他们的功德。

  2009年,老刘参与创办了一份诗歌杂志。杂志名称为《天马诗刊》,是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所办。对这个学会,坦率地说,老刘并不十分热心。老刘能进入个学会,泽民君起了很大作用。这个学会的筹办工作,其实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学会在五月端阳节这天成立,老刘挂了个副秘书长的位置,还充了个副主编的数。这份杂志能顺利刊出,的确不容易。所有的资金,都是学会自己筹措。老刘在刊物上主持两个半栏目,一个曰“自由星空”,一个曰“散文诗页”,另外半个,曰“武威放歌”。老刘写诗,受不了传统格律的约束,虽然颇喜欢绝句的形式,写了不少四句体,也只能贯以“新古体”。本年度,刊物编了3期,尤其是第1期的刊出,大费功夫,光老刘就上上下下,跑了N次。有人问老刘,你这么辛苦,给多少钱?老刘哈哈一笑,没了下文。本年度,老刘的大儿子要考学,别的事务,基本上都是拒绝了的。唯有这个《天马诗刊》,是个大大的例外。在别人眼里,没有很好的利益,是不大可能的。偏偏老刘就做了赔本的事,玩文学的人,或许大多数人,都是这个德性。

  2009年,老刘参加了太多的会议。老刘在学校时,单周大会,双周小会。本年度少去学校了,学校的会,自然也就不参加了。然而不去学校了,反而自由了许多。过去在学校时,因为上课,外面有会,老刘能不去就不去,实在搪塞不了了,就去露一把脸。现在编教育志,工作时间自己调配,机关的工作,大家都清楚,人家通知了,也不好不去。碰巧这一年,正赶上学习科学发展观,老刘又是党外人士,政协的会,统战部的会,政府的会,不是学习,就是座谈。老刘是教师,或许领导们都以为教师大多擅长说话,每次开会发言,老刘都要被点一点的。好在这方面,有讲坛上练下的功夫,说就就呗,也没有怯场的理由。也许是会开多了,言也发多了,老刘不仅被邀请当了一回作风建设义务监督员,还授了两次县委政府的奖励。一次叫“优秀政协委员”,一次叫“统一战线先进工作个人”。优秀政协委员的奖,是在政协大会上发的,奖金虽少,却披了红,戴了花,还上了镜头,还吃了一顿饭。这披红戴花,老刘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的奖,只发了文。统战部通知领奖,给了一张荣誉证书,外加一张支票。支票上的银子,被政协的多了点儿,老刘也是老八路遇上了新鲜事,第一次。

  2009年,老刘把学校的工作也还没有完全忘掉。离开学校时,老刘和学校领导有个约定,因为是借调,老刘的课可以不上,但这个“沙星文学社”,还是要继续主持的。这个文学社,自从老刘进入四中接手,就一直坚持了下来。每学期最少搞一次讲座,出一本刊物。刊物影响还行,每学期学生的自然投稿相当多。老刘主持文学社,自己只是动口,绝不动手,一切都组织学生操作。本届编委,是老刘在高一时选拔的,老刘一年没在学校,《沙星》的编辑工作有条不紊。老刘只是抽时间去看一下,听听编委们的建议,对他们在编辑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指出并校正。老刘的这个做法,学生很欢迎。第二学期的刊物,学生都到高三了,课程紧张,还主动请求继续编。他们声称,看到大家在读自己编的刊物,很有成就感的。老刘觉得,放手让学生去做,这也符合赏识教育的原则。但怎样把学生调动起来,怎样看待学生在操作过程出现的不足,这不仅需要一种技术,更需要一种胸怀。

  2009年,老刘把大儿子送进了兰州商学院。大儿子上学,从小学到初中,老刘很少操心。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妈在运作。初二时,大儿子因着某位女同学的长舌,情绪上出现了波动,学习成绩一度滑坡。初中升高中,名次排在了全县一千二百名后。按成绩,取到了一中,但老刘斟酌再三,征得他的同意,还是把他领到了四中。本以为把他放到实验班,情况会好些,结果犯了拔苗助长的错。他在班上的情况,其它方面都很有口碑,就是成绩总不能靠前。后来高二分科,他要学文科,老刘也不反对。对于成绩,老刘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看重,老刘对两儿子的要求,是先学做人,再要成绩。老刘不指望他们能考上什么品牌,只要是二本以上就行。大儿子到了高三,老刘就不再外出,对于一些应酬,也总是能推就推。老刘蹲在家里,一来督促,二来与他交流。高三一年,老师布置的作业试卷不算,老刘帮他到书店挑来试题,截止高考,大儿子做完了三百多份,英语上的单项还不算。还好,高考下来,他高出二本线4分。全县应届生二本线以上不到六百,他的名次居然挤到了五百左右。兰州商学院虽然只是个压线取的学校,但他在高中阶段的进步,也不可小觑。老刘跟别人玩笑,他这个成绩,在老刘看来,就跟人家的孩子考上重点一样高兴。

  2009年,老刘居然当上了民勤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副会长,还当了一把青土湖书画社的顾问。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统战部主持组建的。统战部年初的一次座谈会上,老刘被领导点名发言,就提出了这个联谊会。这个联谊会,其实在统战部的工作里,已经说了多次,民勤没成立,是先等着市上成立。谁料这个会上,市委统战部樊副部长在坐,他竟然一锤子定音,说要建议县委谢书记,让民勤早些成立。结果老刘也让统战部考察了一次,同事们不清楚,还以为老刘被考察进了政府大院。青土湖书画社,都是些年轻人。某次在一起喝酒,几位骨干说起了这事,说要成立一个组织,这样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老刘深以为然。老刘觉得,民勤书画界,自玉浩先生离世,大家各自为营,一个不服一个。现在年轻人间,能有这样一个组织,把大家伙儿团结到一起,与公与私,都有好处。本年度,他们热心了起来,向老刘咨询,老刘也不客气。从书画社的命名,到首届书画展的运作,老刘是全力以赴的支持,并且慨然承担了文字与宣传工作。他们可能觉着老刘还行,就提出要老刘作书画社的顾问,老刘也不推辞。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老刘也是个书法爱好者。老刘写不好,但办公室里,书案还是有一张的,平时也喜欢毛毛糙糙的搪上几笔。

  2009年,老刘在写作上,就是把博客坚持了下来。老刘写作,从来都是信马由缰,一会儿现代诗,一会儿散文诗,一会儿又是随笔什么的。过去几年,老刘投稿很多,报纸刊物上发表的自然也不少。后来在武威文学界来往,接触了不少知名人士,才发现自由投稿,实在是太幼稚了。老刘这一份爱好,弄不出什么大部头来,也不想丢弃小打小闹。而民勤地处偏僻,文学的氛围,又不是很好,想要玩出什么大动静,不太可能,于是就选择了上网。好在老刘单位有网,家里也有网,方便多了。老刘的博客,先后开过N个,有的是自己开的,有的是别人给开的,老刘经营过十多个。后来觉得太累,就只经营着网易和新浪的。网友们建议老刘玩QQ空间,可是老刘总下不来决心。老刘的号被人盗过一会,向腾讯申诉也不能找回来。老刘只怕玩了这个空间,再如果遭遇了盗号,一切不就功亏一篑了。一年下来,先是弄了一组三行体的百章《夜莺在歌唱》,又玩了不多几则小文字,补充了一些乡村随笔,为一位出诗集的女作者写了序,又整理出了自己平时的语录数百则,还整理出了几年前写的几十首小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路博了过来,总算没有与老刘的人生断开。

  2009年,老刘的阅读倒是没有放松。过去,老刘订得最多的,是诗歌刊物。本年度,老刘只订了一份《散文诗》上半月刊。其它有《小品文选刊》上下半月刊、《格言》上下半月刊、《杂文选刊》上下半月刊、《博客族》月刊。昔日别人以为老刘爱诗,只读诗歌刊物,其实不然,迄今为止,老刘读得最多的,还是小小说和杂文类。近年来,更是偏向于杂文类。但是《格言》与《博客族》,却是订走眼了。《格言》原以为是成人刊物,订到手了,才发现更适合学生阅读。《博客族》,本以为与写博客有关,不料拿到手一看,才发现是校园青春刊物。关于这个走眼,若干年前,老刘就有过一回。老刘看到一个杂志,叫《开卷有益》,以为是文摘性杂志,人家邮局送来了,竟然是医学刊物。好在这回两个儿子在中学,《格言》送了大儿子,《博客族》送给了小儿子。大儿子似乎不太感兴趣,到了高考后,才认真了一下。小儿子则不然,一本一本的要着看,或许这就是小说的缘故吧。昔日老师教导,读书名著最好,可老刘偏偏就不爱这口。老刘最喜欢的,就是这些五花八门的刊物,凭兴趣闲云野鹤样的随意。老刘创作不成气候,也许与这个有关吧!这一年,老刘有个遗憾,就是没能多进四中阅览室。老刘的工作在教育局阅览室,那里的报纸不少,教学杂志也有点儿,就是不跟文学沾边儿。

  2009年,老刘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晚饭后,坚持陪老婆走了半年的路。之前,老刘并不在意这个走路。虽然几年前,就不再骑自行车上班了。然而老刘总是胃口好,这几年喝酒吃肉,倒也不少。老刘的这个胃,肉吃得,酒饮得,就是喝不得米汤。小米汤不行,白米汤更不行。这米汤一下肚,过不了多少时间,胃里就刷子刷着一样的难受。老刘总在各种场合调侃,说自家是酒囊饭袋的命。胃口好了,体重自然上升,过了80公斤,还不见消停。这会编审教育志,段爷是个爱走路的人,早晚各1小时,几乎是风雨无阻。王公仆投入太多,数年前在工作岗位上累出病来,差点儿要了小命,之后就开始锻炼。自称1年走路,减掉了20公斤的一个大羯羊。年前体检,他的各项指数,到成了一中全部正常的为数不多几人之一。老刘走路,不走早上,只走晚饭后,基本上是1小时过些。老刘也不要减肥,只想身体不再横向发展就行了。一路坚持走来,虽不是浑身通泰,倒也有几分清爽。过去老刘是一吃过饭就上电脑的,现在到外面走一遭,再打电脑,觉得也不错。可惜这个走路,只坚持了半年。老婆腿上有个小疙瘩,经常腿困,有压迫神经之嫌,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术后调养,老婆走不成了,老刘也说不再出去了。

  2009年,老刘也玩上了QQ农场。老刘过去也玩电脑游戏,基本上是QQ的麻将与象棋之类。老刘被人盗掉的那个号,麻将的负分不少,可象棋的等级也不低。这个QQ农场,前半年,老刘也没在意,后来发现大家玩的人多,就加入了。老刘只要上得网去,就种菜摘菜偷菜,不亦乐乎一番。仅半年时间,老刘的农场,就升级过了28级。玩农场前,老刘的QQ,一般不放闲人进来,现在为了能偷到更多的菜,竟然加到了极限。年终时,老刘写过一篇玩农场的文字,许多人看了,都觉得老刘是个玩家。其实,老刘为了升级,也就是个“萝卜门”。老刘这一年写的少了,也许就是玩这个玩过火啦!


  作者介绍

  

  刘新吾:中学高级教师。自由写作者。省作协会员。在市县内,有几枚头衔,比如说主席、副主席、副会长、副社长、副主编之类。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不过,后面这些,都是临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