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的细心与耐性——通电导线的磁效应

 外面都有啥 2020-10-23

        要说孩子不细心,没有耐性,那是咱没有认可他们在玩游戏与玩电子产品的时候的长时间的专注与长时间的热情。弯弯会为了一个游戏去仔细研究攻略,也看各种大神在网上发布的游戏解说,还会一遍又一遍的去实操,这说明她和她的广大的伙伴们是一样的,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也具备细心与耐性。

        这里要讲的细心与耐性,可能就是家长朋友们关心的学习上面的了。

        昨天我的一个同学从北京到这里来看我,从大学毕业一别到现在二十一年了,时光飞逝,不过我却不是要讲这个,我要讲的是他家的两个孩子。由于怕孩子近视,所以,家里的电视长期不开机,手机平板那就更加不要讲了。所以,孩子只能够看书,或者玩。可是,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这样子的理念真的不会细思极恐吗,书上的知识真的多到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吗。那么好吧,你想想自己在学校读的书距离生活的距离吧,不能够讲书上的知识和生活是风马牛不相及吧,也是更新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所以,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要从小掌握使用的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

        是不是拉远了?回到正题,我认可一种教育理念,就是通过项目来训练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只读书。一起来看看这个需要细心与耐性的实验吧。相信一定 会有所启发。

        我们要完成的是这个实验,这是实验的结果,不过放到第一个图,好有一个映像。弯弯讲自己的字很丑,不过,以前也练了几天字,后来没有练了,所以,就写这样子了,她说她准备练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呢。

        这个实验,要是在实验室里的话,可以用两根光滑的导轨,上面放两根长长的导线,再找一个可以提供大电流的电源,可以很轻易的完成。不过在家里呢,这可怎么办呢,这就是不少孩子在读物理书面临的问题。其实只要用心去考虑,同样可以在家里完成这个实验。

        首先,我们直接用两根铜线做导轨,后面我再用图讲一下,在导轨上面放两根细细的铜丝。为什么不直接放两根粗粗的铜线呢,原因是,两根铜线的重力在两头与导轨产生的磨擦力,可能需要几十安培的电流才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可以观察到的磁场效应。而在家里能够实现十安培就相当不容易了,我选择的是电筒里的锂电池做电源。即便这样,当6安培的电流通过细铜丝的时候,也把弯弯吓一跳,它们很快的就烧成了红色,然后变黑了,为什么呢,可以想想哟。

        弯弯正在把细细的铜丝放上导轨,这要非常细心才可以,一不小心就变形了。

        一共要放两根。

        放好后的样子是这样子的。然后,就可以做通电实验了。由于这个实验,操作起来真心有一些难,我们改进了实验装置。当然了,效果还不错了。通电方法在下面说。

        我们改进后的导轨,看着方便多了。弯弯重新放上导线细丝,这个难度没有变。

        然后就可以自己通电了。

        这个就清晰了哟,这样的通电方式是让电流从红表笔(正极)的一端进入用曲别针做的导轨,下面的导轨中间是断开的,所以,电流就通过铜丝到达上面的导轨,再进入第二根铜丝,最后再通过导轨回到黑表笔(负极)。仔细想想,这个时候,两根导线里面的电流是相反的,它们产生的磁场相排斥。

        要怎样才能够让两根导线通过相向的电流呢,也很简单,就是不要把下面的导轨断开,把黑表笔放到上面的导轨上去,就实现了,为什么呢,自己想想吧。这个时候,加电的效果是吸引。

        会不会去试试呢,这可是200年前的一个超经典电学与磁学的实验哦,要是一个高中生或者是一个初中生是用记忆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知识点的学习的话,那么结果就是一生也许都不会真正的理解它吧。当然了,要是想到,这玩意儿除了考试也没有啥用的话,当然就不需要花心思去完成它了。

        生活的多彩,在不同的心中是不一样的,这些基础理论的深度理解决定了一个人长大了,是一个感性的,认为世界的精彩是用眼睛去看的,还是一个认为世界的精彩是用大脑去感受的区别吧。

        最后,发一个图,由于不是在自己家,所以很多实验装置都需要自己动手去解决。要去体验电学和磁学,还需要一种检验磁场效应的灵敏的装置。这就是咱老百姓讲的指南针,现在不好买。其实买回来的那种指南针灵敏度不高。不如自己做一个。

        这是弯弯做的指南针,把一根钢针磁化,用一根扭矩不大的细线吊起来。就完成了。这个实验小学的孩子就可以做了,也许孩子会喜欢哦,可以把针上上彩色的两极,效果会更好。算一个不错的小手工吧。

        202004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