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为什么波会前进吗?——弯弯的经典物理实验

 外面都有啥 2020-10-23

        昨天开始的关于波动认知,今天我们前进的也不多,因为波动看起来简单,其实真正的要理解却是要花一些时间的。弯弯目前真正需要理解的就是,从最简单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绳波开始,这里有一个公式用来描述波速的:在绳中,波速的平方与张力和单位长度质量之比值直接相关。

        我们用跳绳实验了驻波,在不同的张力下,感受了波速的变化,这些现像都非常直观的可以看得见。她拿出随车带来的一把小琴,是谢卓平送她的尤克里里。

        来个正面摆拍,这个琴可以非常好的演示基波(最简单的驻波,就是半波长的一次谐波。)当琴弦的张力调整到合适的时候,刚好可以在端点之间的长度产生一个最大的波腹,也就是二分之一个周期的波。

        要直接从琴弦去理解,不容易讲清晰,我试着从绳子讲起吧。像这样的一条绳子,一头固定,轻拉绳,给绳子一个张力(施一纵向的拉力就可以实现),然后,上下抖动绳子,就可以产生下面样子的波。

  

        它是怎么样向前传输的呢,我是这样子和弯弯一起想像的:

        我们想像这条绳子,是由一些固定大小和质量的一系列金属小球组成,这些小球之间都由轻质弹簧连接。

        当接起第一个小球的时候,第一和第二个小球之间的弹簧被拉伸,从而产生一个带动第二个小球的向上的分量的力,第二个小球开始加速上升,于是波就开始向前延伸,当第四个小球刚要动的时候,第一个小球被拉到了最高点,这时第二个小球具有一个向上的速度,还没有达到最高点,当第一个小球向下的时候,第一第二小球间的弹簧不再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而是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时第二个小球开始减速,当达到最高点之后,也开始下降,然后,第三,第四……,这些小球依次达到最高点,第一个波峰就这样向前前进;后面的波连续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上面图形中的波的样子,在这个图里,每一个小球的受力分析都标注出来。

        写到这里吧,希望对喜欢的孩子有一些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