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生不老客 ▏图说成都的古城墙(下)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图说成都的古城墙(下)


作者:长生不老客

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东西,几十年间就被毁去,只剩下几处断墙残壁,实在可惜……

四大城门都看完了,下面看看其它的城门和城墙。

图19.  南门城外和城外的大道

图19拍摄的是南门城外和城外的大道。那个城墙凸出的部分称为“马面”,是古代战争中为了增大对城墙下的敌人杀伤力而设置的。道路向左有个较大的弯度,对比老地图(参见图10),城外的这段路应该是现今的锦里西路。马面里面就是南较场。在城墙体上还有广告,前两个字是“新明”,因为城墙垛子还很完整,估计拍摄时间在1930年以前。

图20. 西门城墙外

图20拍摄的是西门城墙和城外的一段道路,时间是30年代。墙面上有春熙路及时钟表眼镜公司的广告。从照片上部可以看到城墙在远处向左拐弯,据此可以判断出城外的道路就是现今琴台路的前身,拐弯那条路就是原来与羊皮坝街相连的外南人民路(现在的锦里西路)。照片中广告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天和银楼附近。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城墙上的城垛已经开始毁损。

图21. 从城墙上看城外 摄于1909-1910年

图21拍摄的是从城墙上看城外,照片右下角处的城墙垛离相机太近,照出来是模糊的。照片中远处的城墙和城外面的小河一起向左拐弯,在老成都的城墙周围只有一个地方符合这个特点,那就是现今的北较场西路与通锦桥附近(参见图10的左上角处),对照现在的地图可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现今的庆宪街处,远处拐弯后的城墙就是现今北较场西路残余城墙的前身。

图22.  城墙上  拍摄于1935年

图22拍摄的是两个妇女在城墙上观望。照片的左边是城外,右边是城内。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城墙上的城墙垛已经毁损了很多。照片中远处的城墙向左拐弯,这种情况在成都城墙周围只有两处,一处就是图21的地方,城外的小河与城墙一起拐弯。而图22的城墙外没有紧挨小河,所以只能是另一处(参见图10左中部)。对照现在的地图可知,现今下同仁路锦都小区内的水西门城墙遗址,应当就是这张照片的位置。

图23. 通惠门(水西门)城门

除了东南西北四大城门之外,为了方便市民进出,1913年当时的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较场侧新辟了通惠门(俗称水西门)城门,把青羊宫与人民公园这两个重要地方连接起来了。通惠门城门的位置在现今琴台路与通惠门路交叉口处,琴台路在城墙外。照片拍摄时间未知,

除了通惠门之外,1915年在东较场附近还开辟了武成门(俗称水东门),位置在现今的武成大街与水东门街的交叉口处,水东门街在城墙内。武城门的图片没有找到。

图24. 复兴门(新南门)城门 摄于1940年

图25.  复兴门(新南门)城门 摄于1950年

1939年,又开辟了连接上莲池街和下莲池街的复兴门(俗称新南门),图24和图25两张照片拍的都是城门外。因汪精卫在1939年投降日本,所以图24中城墙右边还贴有讨伐汪精卫的标语。因为新南门有两个洞子,后来规定一个进,一个出。图24那时显然还没有这个规定。新南门城门的位置在现今红星路四段与滨江东路交叉口处,滨江东路在城墙外面。

图26. 北较场内的清代城墙和存正门

1939年黄埔军校在成都北较场内时,为了方便学员进出,在清代城墙上开了一个城门洞,名为存正门(见图26)。因为这个城门洞在军区内部,普通老百姓不能使用,晓得的人不多。照片中的城墙是原汁原味的清代老城墙,城门洞被右下角的墙遮住了很大一部分,只余洞子顶部可以看到。这个城门洞是成都古城墙中至今尚存的唯一城门洞。

图27. 东门城墙外的民居 摄于50年代初

图27应该是在东门大桥外的水津街河边向城内方向拍摄的,那时河边有很多吊脚楼。远处城墙上的塔形建筑是望火台。那时的通讯不发达,为了观查城中哪里失火了,就在东南西北四城的城墙上修筑了望火台,有消防队员在上面值班,望火台比城中的房屋高得多,城中哪里失火了在上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图28. 金河入口处的城墙  摄于50年代初

图28拍摄的是金河入城处的城墙外面。图上的城墙显得很破旧,城墙垛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城墙上有一个岗亭,旁边站有一个武装士兵在值勤。据查,当时城墙里面是一个劳改工厂,城墙上站的应该是该厂的警卫。查老地图(参见图10),金河入口在地图上水洞子处,位置在西胜街穿过同仁路到西郊河的三分之二处。对比现在的地图,可以断定就在现今的锦都小区与长富新城交接处。

图29. 东门天仙桥南街城墙上 摄于40年代末

图29拍摄的是东门天仙桥南街的城墙上,拍摄时间是40年代末,城墙上已经挤满了住房,有的是瓦房,有的是草房,房子旁边还种有蔬菜。可见那时城墙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作用。

进入民国时期以后,逐渐开始了拆除城墙的活动,1912年首先拆除了少城的北段城墙,接着拆除了南段城墙。1921年又拆除了西御街口的少城城墙,1933年拆毁了大城的瓮城。1935年拆毁了少城的最后一段城墙,屹立了两千多年的少城城墙全部消失。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城内居民跑警报的方便,拆除了各个城的城门,市政当局还在城墙上打开了几处缺口,如东较场、瘟祖庙、南较场、西城角街、万福桥、二道桥、南城塘坎街等处。到了这个时期,两千多年的城墙用于阻隔内外的作用就基本上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4月,成都市成立了拆除旧城墙总指挥部,原来的清代城墙陆续被拆除,城墙砖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城墙土则用来填平了城内300多处池塘与洼地,或用于烧制砖瓦,整个城墙破败不堪,伤痕累累。1968年,皇城被拆除。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成都的城墙消失殆尽,只余下几处残存的遗迹了。

据考查,成都老城墙的遗迹现在尚余下几处。

1.实业街罗城城墙

地址:在上同仁路与二道桥街交叉处

这是在当年的遗址发掘处搜集条石和古砖垒了一个圈,上面还栽了树。

图30. 实业街罗城城墙

2.天涯石东街城墙

地址:在天涯石东街尽头处

这段残存的老城墙长约四五十米、高约10米,全由青砖砌成。城墙上有垛口、梯道。

图31. 天涯石东街城墙正面

图32. 天涯石东街城墙背面

3.东门城墙

地址:青莲上街与青莲下街位于府河与南河的交汇处

在遗址附近立有流沙河撰写的东门城墙遗址碑记。

图33. 东门城墙遗址碑

图34. 东门城墙遗址

4.水西门城墙

地址:下同仁路锦都院内

这个遗址只有几十米长,有供人上下的梯级,上面有垛口,墙面上有水西门三个字。正面还有成都市的文物保护牌。

图35. 水西门城墙遗址上的标记

图36. 水西门城墙遗址正面

5.北较场城墙

地址:在五丁桥南,北较场西路与武都路交界处

这里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遗址,是由其他地方运来的砖修复的。

图37.  北较场城墙俯视

图38. 北较场城墙

6.水东门城墙

地址:在武城大街、东安南路交界处的娇子苑内

这个城墙遗址保存得比较完整,有石梯,垛口。外面墙上有遗址介绍。

图39.  水东门城墙遗址牌

图40. 水东门城墙遗址俯视

7.实业街城墙

地址:实业街和下同仁街路口停车场

这里有明清两代城墙,还有最老的防空洞,防空洞面积近170平方米,可容纳上百人。 

图41. 实业街城墙和防空洞

8. 锦里西路城墙

地址:在锦里西路“78号观邸”楼盘挨着后勤部大院

在这里保存有最长的清代城墙,断断续续有几百米长。因紧挨军区大院,所以受损失最小。

图42.  锦里西路城墙的石梯

图43. 锦里西路城墙

9.下莲池街城墙

地址:在下莲池街4号和12号院内各有一段几十米长的城墙。

图44. 下莲池街城墙

10. 实业街41号城墙

图45. 实业街41号城墙

11. 东较场军队干休所城墙

地址:在猛追湾华星路旁边的东较场干休所内

图46.  东较场军队干休所城墙

编完之后,不觉感慨万分,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东西,几十年间就被毁去,只剩下几处断墙残壁,实在可惜。现在总算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开始重视保护,但愿今后这样的事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那就是大大的幸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