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子 ▏真真假假侃收藏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真真假假侃收藏

作者  莲子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玩收藏”,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好玩,真的太好玩了。

前段时间有朋友请我帮他网购一些跟收藏有关的书籍。

这些书很快买到了,我随意翻了翻,不想这却引起我对收藏和寻宝的兴趣,便在网上把能找到的寻宝系列视频节目全找了出来,哇!不看不知道,寻宝鉴宝真奇妙!

几年前中央电影台的《寻宝》节目最是有趣,《寻宝》栏目走进任何一个城市,那里的海选现场都热闹非凡。

面对镜头,挤得人山人海的藏友们高举起自己的藏品,有的藏友为了排头几名,半夜就到了现场。而藏友们拿来的收藏品,在他们眼里都是无价之宝。

“我这是康熙年间将军大罐,真品”!

“我这是元青花独一无二,价值一千多万”!

“这件是清宫内造,乾隆皇帝使用过的”!

“这是巨型香炉,景泰蓝,清朝贝勒爷家里出来的东西”!

“这是我好不容易买来的成化鸡缸杯,绝对价值连城”……

这些藏友们信心满满而来,他们的藏品又大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可惜这些藏品有许多都是假的,那个巨型香炉,经专家慧眼一扫便一语道穿:

“你这件掐丝珐琅不是真珐琅是代用品,真掐丝珐琅是用手工敲出来的,密度大但没有这么重,10万买来,肯定是买贵了。”

这位藏友出来时已经满头大汗,而那绝不是搬东西累出来的。

也许搞收藏就是要交学费,买到假货是太平常的一件事。

有一位酷爱收藏的女藏友,她带了三件自己认为最好的藏品来鉴宝,可三件东西都是假的,而她家里还有倾其全部积蓄买来的一百多件、占了一间屋子的藏品,而这些藏品有可能全部都是假的;还有一位中年人带着他高价买来的明代画册来鉴定,又是假的,

但卖假画的人作伪手段很高明,用精致的带松鹤雕工老旧硬木盒,装上仿真画很能蒙人。

最让我觉得悲哀的是一位工厂主,他带着两样花几十万买来的瓷瓶,说自己在2007年炒股赚钱后,把家里所有的资金投入股市还借了不少钱,大赚后买了这两样东西,2008股市大跌他亏惨了,现在把这两样东西拿来鉴定一下,如果是真的就卖了先还债。专家很谨慎地告诉他,这两样东西都是假的,是现代的工艺品。

他神情黯然地问专家这两样东西还能值多少钱,专家说,也就几佰块钱吧,

“就值几佰块钱?!”他的神情沮丧到了极点。

藏友们拿到鉴定厅来的东西有数不清的假名画假青铜器假瓷器。有的人买到假货的还不愿承认,跟专家纠缠不清。

有一位买到仿李可染的画不愿承认,专家详细地告诉他: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可染先生得到一公斤清宫朱砂,他在1962年至1964年间用它画了7张画,有3张在市面上流通,而画的内容基本都是革命题材“万山红遍”,而今天这位藏友带来的“万山红遍”,上面的红明显用的不是朱砂,画面的用笔风格也不像李可染先生的。

有一位藏友的运气稍好些,他在海选现场举着手中的青铜香炉说,“我觉得这是西周的东西,如果是真的就价值连城!”

专家仔细看了告诉他,这不是西周的,但也不是现在仿的,是明代中期的仿品,也值个十来万块钱。当专家说这香炉不是西周的时候,这位藏友脸一下子就白了,听专家又说这是明代的仿品,他的脸又晴了,最后听到这东西还能值十来万时,一张脸一下子笑开了,还是值得庆幸呵。

收藏古董在中国已经形成一股热潮,现在连外国人也有跻身其中的,一位加纳朋友花2000元买来一块昌化原石,在鉴宝厅里解开来,里面居然有鲜艳夺目的红色!是上品的鸡血石,有很高的升值空间。

不过收藏这个东西也许还是需要有点缘分吧,有些人费尽心血耗尽资金却一再收到膺品,而有的人却一下子就成功了,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却更多的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这当中有多年前用十块钱当废品收来的青铜佛像,如今已价值几十万,也有用两斤茶叶换来的如今值十几万的乾隆官窑粉彩瓷碗。

有一位藏友很幸运,他在1997年收到一个仿宋汝窑青瓷花瓶,2009年时又收到一只一模一样的。

专家告诉他:这是乾隆年间御窑的,应该是同时烧出来的一对、又被同一个人收藏过的,却不知什么原因而失散,现在被他收藏到了,原配的瓶子价值不菲,缘分呵。

另一位藏友有一次去偏远山区收货,花五佰块钱无意中收到一只人家的尿壶,回到家泡了好几天才把壶里的味道泡掉了。结果这小壶拿到专家面前,专家惊喜地告诉他:这是先秦时代的陶器,器型完整造型优美,是无价之宝,别人给多少钱都不要卖,可以让博物馆收藏。

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拿了一个硕大的浅青色瓷罐来让专家鉴定,专家问她:“这东西你是怎么得来的?”

她腼腆地笑道:“我不懂收藏,这是家里一直用来装盐的,听说专家到我们这里来了,家里人说这东西看上去有点老,我就拿来让专家看看。”

专家们哑然失笑:“回去以后不能用它装盐了,这是宋代官窑的汝窑瓷器,这件东西线条优美釉色润泽,八百多年前的的瓷罐能够保存这么完好,这是存世的宋瓷中的精品!”

还有一位收到唐代三彩坐鼓俑的人问专家“这件东西值多少钱?”时,专家说:“这是陕西有名的耀州窑出的,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不要问价,它是无价之宝!”

还有一位漂亮姑娘,她拿了一个浅兰色的小盆参加鉴宝,专家笑问她:“这件东西是祖传的还是买来的?”姑娘说这是家里长期用来养水仙花的,这次水仙花开过了,她洗这小盆时发现盆底下有几个小字,好像有“乾隆”的字样,就拿来给专家看看。专家告诉她:“这是乾隆官窑的小花盆,很值钱,以后家里养水仙花不要再用它了。”

姑娘开心地笑了,专家又开玩笑道:“可以让你爸爸把它给你作嫁妆呵!”

几十期的《寻宝》节目看下来令人收获不浅难以尽述,不过里面也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笑话:有藏友把玉雕玉兰花说成大白菜、把青铜的药王孙思邈说成吕洞宾、还有人硬把壶底刻着雍正字样的茶壶当成苏东坡用过的东西拿来鉴定……

最搞笑的是一位藏友拿了一件说不上是什么朝代的铜像来鉴定,专家看大笑道:“这是一个掉了的武士脑袋,接在没有脑袋的佛像身上了!这里脖子上还有明显焊接的痕迹!”

另外还有一位搞工程承包的四川藏友,买到一个金光闪闪的所谓瓷器,专家告诉他这是假的,那金光闪闪的东西是化学金。

这位花了高价的藏友铁青着脸离开鉴定厅时嘴里冒了两个字,虽然没发出声音,但我们四川人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口型,说的两个字是“锤子!”。

真缺乏风度,让人替你脸红。而我发现几乎拿着真品进鉴定厅的藏友都很低调。

寻宝的世界太丰富多彩太好玩了,这里面蕴含着历史、人文、地理的许多专业知识,真是一门学科,让才刚接触到皮毛的我也大感兴趣。难怪有那么多的藏友沉溺其中,而要炼就一双能雾里看花的慧眼是需要时间、悟性和知识的积累,急功近利是不行的,有可能在收藏中毫不在意的时候你就成了百万富翁,也有可能让你玩收藏一下子从千万富翁变得空空如也。这其中心态固然重要,知识更是根基。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玩收藏”,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好玩,真的太好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