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浩明 ▏老成都民俗拾忆(续篇三章)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剃胎毛是老成都的一种民俗

老成都民俗拾忆(续篇三章)

文/张浩明

 娃娃满月洗大澡

老成都的市井小民,但凡家中添人进口,先忙月子里的事。到娃娃满月后又要做两件事,对外摆几桌满月酒,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对内则要给娃娃洗个满月的大水澡。

这洗大水澡,在奶奶和外婆辈心中是件笃信很深的仪式般的大事。因为娃娃在月子里身体太软,皮肤太嫩,每天只是洗洗屁股,换换尿布了事,那时若给娃娃洗澡,怕娃娃受到伤害。满月了,娃娃身体稍许有点“硬度”,能承受洗澡之累了。这时将宝宝彻底清洁一次,并用银器和鸡蛋清,取出宝宝胎中带来的湿热火燥之毒。在老一辈心中,这件事必须做,并马虎不得。

当娃娃还未见天,怀在母体腹中,老人们便开始悉心准备了。

首先,得提前储备洗大水澡的草草药,如陈艾昌蒲老气柑壳壳之类。而这些草草药,又必须是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买的或自家採的。因为她们认为端阳这天“百草都是药”,这天的草药药力最盛,药效最好。于是便在这天将买好採好的草药挂在门楣使之干燥,干后切成段用布包包好,吊于屋梁之下,时不时抬头望望,心中喜滋滋的,怀揣一个美好的希望,等候孩子降生满月后使用。

洗大水澡是个精细话,必须由有经验的老人担当。这天老人们起来得很早,先烧开一大锅水,将准备妥当的草药倒入锅内,并同时放入一个鸡蛋煮熬。熬时不能加盖,要敞熬,如加盖则把药熬“死”了。药水在锅内冒泡沸腾,满屋子都飘散着一股清雅的带点苦味的淡淡的药香。

时间熬个半小时后,药味越来越浓,这时将药水用筲箕滤其药渣,到入一木盆内,又将鸡蛋捞出剥壳,只取蛋白置于一小碟内。待水温合适之际,便把乖孙子脱得光溜溜的,小心放入盆内,一支手轻轻托住宝宝的脑袋已免呛水,另一支手用药水浇洗。这时娃娃受惊,哇哇大哭,一双小脚丫不停地乱蹬乱打,溅得老人一脸一身都是药水。老人便说,乖乖,乖乖,不哭不闹,洗个大水澡,长得更漂亮!

待孩子洗得全身发红,抱起来揩干水汽,叫她母亲抱住。这时老人将蛋白和一个银圆用白布抱好,蘸点药水,从孩子的脑眉心处开始往下滚熨,从头到脚,从前身到后身。这动作要轻巧,滚熨的手式呈旋转状,画一个圈,又画一个圈,每画一个圈都是对孙子健康成长的祝福和希望。要是滚熨到穴位处,百会、太阳、命门,涌泉则多反复几次。说也奇怪,熨着熨着娃娃就不哭闹了,好像感到特别舒服,滚熨中娃娃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这时老人把白布袋解开,发现蛋白已变色,而闪亮的银圆这时已变成了五彩色,有红有黄,有绿有黑。老人说这“红”的代表娃娃身上有“火”,而“火”已被取出来了。而“绿”的代表娃娃身上有“湿热”,这“湿热”也取出来了。至于“黑”的最为凶险,代表娃娃身上有“内毒”,内毒是啥名堂说不清,这“内毒”也难逃法网,也被揪出来了。

银圆经药水浸渍,加速了氧化过程,这几种颜色是否代表了孩孑身上的湿热火毒都被驱赶出来,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科学数据,这应属于高深的中医药范畴,笔者不懂,故不敢妄言。但这一民间习俗,虽呈原始朴拙状态,对孩子有益无害却是真的。我的两个孩子在满月时,外婆都熬药水洗了澡。

而今时代变了,这种满月洗大水澡的习俗,年轻一代不相信,更嫌其麻烦,故而已完全消失了。

娃娃满月剃胎毛

娃娃满月要洗大水澡,还要剃胎毛,这也是老成都居家小民带孩子的一种民俗,一道风景。但叫法有趣,民间把“毛”字的发音发为“妹儿”,习惯叫“剃胎妹儿”。

胎毛是娃娃未出生时,在母体中生长出来的毛发。娃娃出生后,只要你仔细观察,十之八九的娃娃脑眉心处的毛发丛中,总有一团大小不同的灰黑色带油腻的覆盖物,这东西老一辈人谓之“胎甲甲”。并且不易洗掉,是胎中带来的,大人也不敢动手去洗。据说这是母亲怀着宝宝时大吃大喝所至。

娃娃满月时,脑眉心处的头皮很薄,能清晰地看见那一小块头皮一跳一跳的,一分钟有几十次。有句轻蔑地骂人的话:“你娃娃命心还未长满”,就指这一跳一跳的地方。可这命心有团脏兮兮的污垢看去就不爽了。所以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头发长得更浓更密更黑,我们这一代及自己孩子这一代,都剃过胎毛。

当然这活儿万分精细,并有风险,须找好手艺的剃头师傅来完成这一仪式。首先,这剃头匠是曾经干过这活儿的,有经验,并且还有把专门剃胎毛的好刀,锋利干净。这把刀通常都是用红绸子包得巴巴适适。

好手艺的剃头师傅,最喜在娃娃睡时动刀。娃娃睡熟时叫母亲或奶奶或外婆,将娃娃抱来立起,小脑袋正好搭搁在大人肩上。这时剃头师傅饮一大口60度的烧酒,向刀噗噗喷去已示消毒,喷后面色肃然,目光炯炯,并要四周不要出声。接着拿张新的热毛巾(家属自备),把娃娃的头捂一下,又用小刷刷蘸上肥皂水一阵轻轻涂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师傅“宝刀”寒光闪闪,眼明手快刀准,动作又轻又灵又巧。

刀锋从脑眉心处一刮,胎毛一圈圈下来,十几刀后,娃娃的脑袋已是一个小圆球。这时师傅又把刀在皮条上来回荡几荡,要专门剃“胎甲甲了”,此时更显师傳手艺,四周看的人,特别是娃娃的亲人,祈愿娃娃这时不要醒来……当看到刀刃在那脑眉心处一跳一跳的地方来回移动时,呼吸都屏住了,生怕有什么不测!好得师傅手艺过硬刀具过硬,短短三分两钟,那灰黑油腻的“胎甲甲”被剥离下来,这时娃娃的小脑壳溜光溜光的,可爱极了,你真想去亲一口。

听剃胎毛的师傅说,这“胎甲甲”又脏又油腻最易钝刀,剃过胎毛的刀具要重新磨过。当然,剃胎毛的价格,是普通剃头的五倍,剃头两圆,剃胎毛收拾圆,有大方的家庭见师傅剃得好,还送瓶全兴烧房的陈色老酒已表谢意。民国时期,特别是乡下,若剃双胞胎的胎毛,还要给师傅挂红。

现在多数医生已不主张满月剃胎毛了,认为风险太大,对孩子毛发生长到底有什么作用,缺乏科学数椐,即便要剃也等孩子大些再剃。所以这传统的民俗也渐渐消失,再说现在的理发师哪还有这等绝技?哪还有专剃胎毛的那把“宝刀”!

四月初八嫁毛虫

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这天庙里僧人诵经,并用香水浇洗佛像。这种虔诚的宗教话动,影响到民间专取祈福避灾降福之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四月初八这天“嫁毛毛虫”的民俗习惯。

据有资料介绍,毛毛虫在昆虫学上属鳞翅目,是蛾类或蝶类昆虫的幼虫,具有三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有五对,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钢毛,人被蜇后,皮肤发痒发痛甚至红腫,若被抓破,会造成感染,虽不至命,却很是烦人。

毛毛虫全身墨绿色,有的身上还有花点点,软塌塌的,爬行如蛆虫蠕动,形象丑陋狰狞凶恶。这东西大多栖生树干树叶处。往昔年月,老成都多构树,构树上毛毛虫最多。但构树叶子上有层绒绒毛,摘下来擦洗搪瓷用具和磁器最为方便。所以有时大人叫孩子去摘构叶,难免会遇到毛毛虫,有时掉进脖子里,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无奈之际,大人只好叫孩子把衣服脱光,把毛毛出抖出来。孩子愤怒之际一脚踩下去,那丑怪的汁液黑魆魆悬答答,让人心生厌恶。这毛毛虫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家里,观之心跳加快,肉皮发麻,只有用扫把打死。

所以为了驱赶这害人虫,世人便想到了借神佛之力。在佛的生日这天,在家中的门上墙上都贴着红纸条,上面写着:“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到深山里,永世不回家”云云。

我家门口曾有一棵半死不话的老构树,风一吹毛毛虫就不断地掉下来,一踩尸横遍地。但这丑东西是鸡的佳肴,一嘴下去就看不见了。四月初八这天,我妈也去买半张红纸裁成条条,我就用笔写上那四句顺口溜,年年写,但年年仍有毛毛虫出现。不知这虫儿是不想嫁,还是它嫁了,又把子子孙孙留在寻常百姓家。

我想这红纸上的四句话,是否有佛教的慈悲为怀,不杀生的内涵?希望毛毛虫自已跑到深山去,“嫁”到深山去。

然而深山那么远,毛毛虫就是长出翅膀变成蛾孑也飞不到那儿去啊!这只是一种祈愿,一种善良的愿望,即便是种丑陋的对人有伤害的小生物,小民也希望它自行远离人类,过自己的生话,互不影响互不干扰,这多多少少展现了人性的爱和善良。

年年四月初八这天嫁毛毛虫,不如说这是人类提醒自已,不要杀戮,不要无端起纷争,共存于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启示和温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