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志航 ▏陈永惠和她的二姐兔丁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陈永惠和她的二姐兔丁

作者▕  温志航

一提起二姐兔丁,人们会马上想起那遍布蓉城东南西北的连锁店,那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下,明亮的玻璃柜台内,那色泽红亮、形态饱满、麻辣适口、香嫩回甜、入口细腻、油润的兔丁,顿时奏响一曲舌头的美妙清音,冲击着人的味蕾,那色香味俱佳、让人欲罢不能的兔丁,成都吃货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不止一次地在鼓楼一街的老店排队购买,当回家打开塑料袋,把兔丁倒在盘子里,整个屋子里顿时飘来一股香辣的奇香,全家人举箸品尝,连着骨头一起啃,吃得心欠欠的。

我最先吃的是脆脆的花仁,然后是兔子,最后是葱头。兔丁既能下饭,又能下酒,但就是不解馋,因为肉质很是细腻,味道也是浓味香郁,所以往往是越吃越爱吃,越吃越想吃,今天吃了明天还会勾魂似的再去买来吃。

兔丁,顾名思义,就是将做熟的白味兔肉切成四方的小丁,宰成大拇子大小才容易入味,然后拌上调料而成。因为兔肉细嫩爽滑,而且没有肥肉,所以既美味又健康营养。

二姐兔丁肉多骨头少,而且不加兔头,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嫩兔肉,加上特殊调配的作料,吃起来香鲜可口。

而且二姐家不仅有当家花旦“二姐兔丁”,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等。

而且在买兔丁的时候,也可以带上些凉拌肺片、红油鸡块、蒜泥白肉、五香蹄筋等小菜,口味巴适得板!

说起二姐,我与她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交往呢?

1990年,时任文化记者的我,随成都市赴老山前线慰问团去云南采访,同行的除了有省市文艺团体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外,还有成都的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等,恰好二姐兔丁的掌门人陈永惠就在我们这个温暖的大集体里。

她当年30岁上下,长得丰满合度,五官端正,秀气美丽,大家亲切地叫她陈二姐,她正直善良,是一位被春风吹暖了心的乐天派女人。

“你们的二姐兔丁是好久开张的喃?”我好奇地问。

她笑着回答:“八十年代初,我与我老公原来在一家街道工厂上班,他是我学车工的师傅,人多好的,工作负责,手把手地教我学技术,朝夕相处也就产生感情,我们在南门彩虹桥附近安了家。八十年代初,我们下海,两人商商量量,在鼓楼街开设了一家私营饭店,拌麻辣兔丁深受买主的喜爱,后来改为专营拌麻辣兔丁,我排行第二,人称二姐。店名就为‘陈记二姐兔丁店’,没有想到1990年12月它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我听后为之一振,睁大眼睛看着她:“开业那天情况怎么样呢?”

“那天热热闹闹,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一阵噼噼啪啪的火炮点燃啦!我的心快要蹦出胸膛,手按着耳朵,吓得急急忙忙往桌子底下钻,真是不好意思啊!逗得来宾哈哈大笑!”二姐摆起自己的龙门阵有盐有味。

我听后一下感觉她既聪明能干,又朴实无华。

紧接着,她摆起自己与众不同的二姐兔丁——

我们在用料上讲究个“精”字,不但选用的兔肉肥嫩,所用的各种佐料亦是好中选优。特别是海椒,定要选用成都二筋条和朝天椒;花椒选用汉源优质品料;酱油、豆豉、花生、芝麻、无不精挑细选,采用最佳原料。在火候上、刀工上,红油的炼制上都匠心独运,讲究制作工艺程序。


她做的味道与众不同,诀窍就在这豆豉上。因为兔子肉紧实,不容易入味,调料也很难附着在肉上。她经过数不清的尝试,把豆豉碾成茸,于是才“巴味”(四川话,意思是味道附着在主料上),那黑不溜秋的调料竟然成了成功的奠基石。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在春熙路市一医院看中医,现在已故的名老中医郑陶万诊断室门庭若市,时间已快到12点,加号的病人越来越多,郑老师是具有崇高医德的市劳模,仍然任劳任怨地悬壶济世,我正焦急万分之时,一抬头看见陈二姐与老公正在等候就诊。

我一打听,立刻吓我一跳!原来二姐夫妻依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以后,引来不劳而获者的眼红,就在月黑风高之夜,一歹徒闯进人民公园后门半边街店铺,丧心病狂地抢钱,二姐老公赤手空拳与歹徒进行生死搏斗,不幸倒在血泊之中。

后来歹徒被擒,原来是店小二所为。

老公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长期服中药调理,身体转好。

二姐叙述此事时,除了对犯罪分子的憎恨之外,语气很平和淡定,让我敬佩!

啊!星移斗转,现在而今眼目下,我每逢路过琉璃路、双林路、海椒市、玉林等地,我都喜欢用搜索的目光寻觅:二姐在吗?你可安好?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