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锡伦 ▏城南有条建国巷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城南有条建国巷

作者▕  姚锡伦

成都老南门有一条小巷,叫:建国巷。

建国巷宽不到8米,长不过400米,北起武侯祠大街,南抵省交通厅公路部门樊家堰家属区。巷两侧多为宿舍楼,西侧有小道通往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在民国时期,这里其实本无“建国巷”之名。之所以大家都喊它为建国巷,那是缘于1942年,这里建了所建国中学。正二八经冠名为建国巷却是在1981年8月成都市地名普查之时。

建国巷,因建国中学而得名。但如今,我们走遍建国巷,却再也见不着建国中学。

何故?

原来这里经历了从建国中学演变为成都十五中再演变为西北中学的历程,

建国中学开办于1931年,是一所私立中学,当初是以东胜街原私立岷江大学为校址的。

1939年4月,因躲避日机轰炸,学校疏散到了温江南郊涌泉寺,后于1942年才在城南(今建国巷)比邻于武侯祠购置田地四十余亩另建了新的校舍,落户生了根。当时学校周围全是农田,显得非常安静。创办人是时任四川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的刘文辉先生。学校命名为建国中学,其本意是为了振兴教育,培植建国人才。

建国中学开办那时,成都私立中学不多,这就恰到好处地缓解了当时部分失学青年的就学问题。建校初期,校长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任四川万县中学及重庆联中校长的姚勤如担任。

学生着装统一,高中男生一律着麻制服,腰系黑皮带,下肢扎绑腿,个个精神抖擞。高中女生则一律着阴丹士林布旗袍,白色长筒袜,黑布鞋,让人眼前一亮,加之美女多多,于是当时外界最流行一句话:“建国中学出摩登儿啊!”。

而初中的男生女生呢?却是另一种装束,通通穿童子军服装,打上领带,戴上警笛和肩章。全校师生都唱校歌,歌词云:……光明灿烂之历史,待吾人而发挥!复民族之地位,建文明之长基……

1946年元旦,建国中学举行过一次非常隆重的庆祝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军训大检阅和川戏演唱。九时许,刘文辉、严啸虎等人即出现在操场主席台上。

检阅开始,刘文辉熟练地跨上军马,抖动缰绳,军马便小跑起来,跑到了操场中央。

稍顷,主任军训教官驰马行至距刘文辉一个马位的地方停了下来,抽出指挥刀,舞刀致礼。

紧接着,刘文辉也从马鞍边抽出一把银光闪亮的指挥刀,漂亮潇洒地在空中挥舞了几下答礼。

礼毕,收刀策马,再绕场小跑一圈,便回到了主席台,脱帽挥手,检阅了由10多位学生组成的军号队以及同学们的分列式。

检阅完毕,刘文辉作了题为《中国的希望在青年》的即兴演讲。演讲头头是道,形象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最后,校长欧克华宣布:“从今天起,设立杨蕴光女士奖学金。其最高等级,每年保送两名优秀学生留学美国。”……

1949年之前,建国中学最后一任校长为刘文辉之子刘元彦。从那时起,学校部分权力已掌握在地下党手中。当时地下党从川大和华大抽调了一些地下党和“民协”同志到建国中学工作。学校开设的所谓“训政”的公民课也变成了宣传教育学生的政治课了。

1936年,民先队员张露萍即在建国中学读书。她离开建国中学之后,奉组织之命,打入国民党军统内部,为党作了不少工作。后来,因身份暴露,于1949年7月14日在贵州息烽就义,年仅二十四岁。

除张露萍外,刘思易、范次希等烈士都曾先后就读于建国中学。

195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全市各私立中学,建国中学自然也不例外。

新任校长杨群零代表政府把私立建国中学接管过来,改为公立中学。按照全市统一编号,建国中学更名为“成都十五中学”。与原建国中学有所不同,十五中不再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也不再实行一学期一聘的教师聘任制。不少优秀教师深受学生喜爱。

学生吕万成在《龙门阵》杂志发文回忆说,语文老师李仲夔板书工整、漂亮,课讲得好,尤其是古文。评改学生作文认真。好的段落和词语,他在文字下面画上一个红圈又一个红圈;不妥处,他指出病根,说出不妥的原因;错别字则不仅在旁更正,且毫不留情:照写20遍!……1949年以后,在建国中学、十五中任语文教师直至退休的唐孟桓老师,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物。

唐孟桓(1911~1977),晚清提督唐友耕后裔。他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结识众多演艺界名人。在周芷颖、高思伯合著的《成都早期的话剧运动》一文里,特意提到了唐孟桓:“现代剧社中人,新人有……唐孟桓等。演出剧目如《伪君子》《名优之死》《风雪夜归人》《松花江上》《雷雨》等名剧……”民国时期唐孟桓一直活跃在四川文艺界,他有一个颇为怪异的笔名叫“皿木”,写过一些文艺小品,与谢添、车辐、陈白尘、阳翰笙、洪深等人友善。

他曾经提供房子和资金积极支持地下党负责人车耀先编辑《大声》周刊及报纸,他写有一笔好字,邦助车耀先刻写钢板。还参与过话剧《放下你的鞭子》以及著名电影《风雪太行山》的演出……当年他与蓝苹、徐曼、白杨、舒绣文等人过从甚密,交往史也许将永远湮没于往事,至今只有两张他与这些女星的合影,成为孤证。(参见蒋蓝著《踪迹史》下卷549~550页)

我的亲朋好友老同事中,有不少人毕业于成都十五中。他们当中,有从政当了区长的;有在战旗文工团当上了单簧管演奏家的;有在成都铝材厂当工人的;当然了,也有摆个摊儿,找几个小钱养家糊口的……其实学校教书育人,并非只为培养那些叱咤风云出类拔萃的人物。毕业之后无论干啥,只要于人于已于社会有益,都是不错的选择!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我供职于浆洗街街道办事处,与驻辖区的十五中时有交往。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为迎接创建卫生城市检查最让我们头痛的是旱厕的脏与臭。当一听说十五中有可能抽中受检时,我们心急如焚!我们硬是责成十五中当天晚上连夜突击赶修了一堵围墙,将有蛆虫的旱厕立马隔在了校外。现在想来,何等荒唐!何等可笑!可在那时,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凭我们的条件,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2002年,成都十五中并入西北中学。至此,建国巷十五中校址即成为西北中学高中部校区。

其实,西北中学最初并不在成都,而在北平。

西北中学是由北伐集团军总参谋长、西北中学董事长白崇禧(回族,穆斯林)于1928年创建的。由著名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孙绳武(回族)为首任校长。初名:“北平私立清真中学”。之后,学校先后更名为“北平私立西北公学”、“西北公学”。1934年才正式更名为“西北中学”。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西北中学校址被日军占用。

1938年,西北中学被迫南迀成都。

南迁之后,由颇有威望的回民教育家金鼎铭任首任校长。其临时校舍,最先设在明远楼西街。1939年因日军轰炸成都,为保师生安全,学校亦疏散到外西金泉乡西来寺继续行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即在人民西路新修建了校舍。

1952年,成都市政府接管了西北中学。西北中学从1938年起至1949年冬成都解放的十二年中,毕业高、初中生1200余人。这些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各条战线作出了杰出贡献。如武汉大学校长齐民友,黑龙江大学教授杨叔康,四川省伊协秘书长、成都市人大常委马嘉谋,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等。

改革开放之后,学校宏图大展、硕果累累。先后获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1982年,被批准为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

近年来,西北中学建国巷校园内外精心打造,蜀风汉韵浓郁,古朴时尚、精致大气,既散发出九十年的丰厚底蕴,又透露出敢立潮头的当代豪气。立于建国巷入口处那座牌坊最让人眼前一亮,镌刻于牌坊左右及门楣硬木之上的对联,十分醒目。

上联:北会群英才艺并举谱世纪华章

下联:西聚英豪德盛文昌扛民族大旗

横额:成都西北中学

进牌坊门不远处,左侧围墙厨窗里镶嵌着:1928年西北中学在北平创建时的老校门、1931年西北中学首批毕业生、1938年学校迁离北平前的旧校址、1945年1月成都西北中学初中第八班毕业合影(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为该期学员)、1998年韩邦彦等省市领导到西北中学参加《西北之春》文艺会演等展示学校悠久历史的黑白老照片多幅。

在建国巷1号校大门旁墙体上,一组金铜色浮雕像更是引人注目、令人景仰。

他们是: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穆斯林。北伐集团军总参谋长,西北中学创建者,西北中学董事长。

马福祥(1876年~1932年),字云亭,回族,世居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西北中学副董事长。孙绳武(1894年~1975年)北京牛街人,回族。著名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西北中学首任校长。

金鼎铭颇有威望的回民教育家,西北中学迁川后首任校长。

韩怡民(1901年~1979年)四川成都人,回族。西北中学老校长。

校方为啥要为这些老前辈们塑一组浮雕像呢?意义何在?其实大家都明白:没有他们,哪来西北中学?!

在我的记忆中,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十五中大门左侧,便是建国巷南端,走过这南端,就再也见不着有什么街巷与它相连接了。原来这里就是所谓的城乡接合部,完全是一派田园风光:农田、林盘、农舍、潺潺的渠水、茂密的野草、灌木丛生……据说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一个乱坟坡,查看民国二十二年《成都街市图》亦大体能得到印证。因此它有个老地名叫林家坟坝。后来这里因有了一座能提高水位便利灌溉的樊家堰,于是不少当地人,干脆就把此地名改称为樊家堰。这樊家堰及其周边一带在公社化时期,归属于原永丰公社的武侯大队1队。

同道文友李豫川先生,自幼就居住在樊家堰周边一带。林家坟坝(樊家堰)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于他而言,绝对是亲历、亲见、亲闻。那些发生在林家坟坝的故事,他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整座坟坝共有坟包58个,每个坟包上三分之二的地方生长一种草药,或茴香、或知母、或竹叶三七;余下的三分之一处则多种草药如紫苏、白头翁、六月雪、虎耳草、金钱草等共生。这就是他记忆中的“儿时百草园”。

他说,丰富的药源不但引来了挖草药的、卖打药的、捉蛇的,而且自发地形成了一支民间草医队伍。尤其是住在这坟坝头的几户人家,更是用药的高手。他们热情地邦助前来采药的人们,教他们如何识别草药,向他们讲解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桑寄生的不同用法、性味、配伍和功效。介绍用柚子叶、陈艾等熬水熏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青蒿、蚯蚓治疗麻疹合并肺炎所致的高热、昏迷抽搐或猩红热;用竹叶芯泡水治口苦、咽喉痛、心烦多梦;用马齿苋治拉肚子……一些无钱治病的人常到此寻药疗伤。更有趣的是牛、羊、猫狗病了也知道来此地找药吃。常见牛病了啃食牛耳大黄;猫病了寻食茴香和青草;狗误吃了贼娃子投的毒药来此大口吞食丝芳草……

与李豫川先生的记忆有所不同,我对樊家堰的记忆,更多的却是儿时在这里有过难忘的“洗澡”经历。过去,成都人所谓的“洗澡”,其实就是下河游泳。我家住南门,因此,“洗澡”之地常常是在南门上的南门大河、周家碾、黄桶堰、樊家堰、百花潭。去樊家堰必须从建国巷十五中大门前经过,再右拐不远处便到。

据《成都旧志.民国华阳县志》记载:“樊家堰上距朱家堰里许,截引黄瓜堰水右流,溉田二百亩。”其实,樊家堰的功能岂止是灌溉,对于孩子们来说,它更是夏日游泳的一个好去处,尤其是这里有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水军都督”的故事,一直让孩子们冿津乐道、广为流传。

旧时,大头菜丝子夹锅魁,是成都一种很常见的间食或零食。成都街头巷尾卖大头菜丝子夹锅魁的摊贩随处可见,但在20世纪50年代,孩子们心目中当数“水军都督”卖的大头菜丝子夹锅魁最为好吃。每到盛夏时节,孩子们常常会看到“水军都督”和他摆设在樊家堰边的锅魁提篮架。那时有关他传奇般的游泳技术总是和他的大头菜丝子夹锅魁的香味、麻辣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水军都督”,我见过几次。当时,他年约四十上下,五短身材,上身赤裸,下身着一短裤,赤脚一双,头戴一顶黑黢黢的草帽,黝黑的脸庞写满了人世沧桑。因他水性好,游泳技术高超,据说还当过海军,人送外号“水军都督”。

“水军都督”不单做生意,还义务充当水上救护,救过不少溺水儿童。我的挚友谢先生当年若不是在樊家堰被他救起,恐怕早就没命了。今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谢先生,同我谈到当年被“水军都督”救起的情景就感恩不尽,连连称道好人啊,好人!

至于“水军都督”姓甚名谁?从哪里来?几乎无人知晓。记得当时赞扬他游泳技术高超最流行、最有轰动效应的说法是,他头顶着个装满大头菜、锅魁、调料的竹篮子踩假水过河,能做到把肚脐儿以上的半个身驱全亮在水面之上,头顶上的竹篮子也绝不会摇摇晃晃!还说他能跷个二郎腿坐在水面上……功夫绝啊!

真的吗?

谁见过?

一打听,好像谁也没亲眼目睹过。

其实那是神吹!

那是孩子们对他的崇拜,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

看来还是老成都刘振尧先生的眼见为实靠谱,应当可信。

他说:我就亲眼看见他表演过一次,他把“竹篮子商店”顶在头上,用一只手扶着,另一只手夹着马杈,踩着假水,从河的此岸到彼岸,又从彼岸踩回此岸,如此往复多次。上岸时,连罐罐里面的酱油也不会洒出来一滴。

一晃,六十年过去了,“水军都督”还健在吗?恐怕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故事还在流传,而且流传得很精彩,很久远,据说还有好几个版本呢!那“樊家堰”还在吗?回答也是肯定的,昔日的樊家堰早就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一群群住宅高楼所取代!

前不久,我还真的去了一趟“樊家堰”,不为别的,总想在这里寻觅一点儿时我和同伴的足迹和历史的印记。

哪知一过西北中学,“此路不通”四个大字便赫然闯入我的眼帘,一道铁栏门紧闭着。很显然,要想见“樊家堰”旧迹,那是万万不能!

门口有门牌号明明白白的标记着:建国巷2号。这意味着,原樊家堰地区早就归属建国巷了。

因为“此路不通”,这也表明,建国巷已经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半截巷”。

门卫师傅知我来意,很开明,微笑着请我进去参观、拍照。

进得铁栏门,见右侧房上挂有两牌:“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樊家堰宿舍家属委员会”“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樊家堰宿舍老干部活动室”。

再回过头来看看,西北中学大门的门牌号则是:建国巷1号。建国巷1号与建国巷2号紧紧相连。

我猛然覚得建国巷的故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建国巷1号(学校)的故事和建国巷2号(樊家堰)的故事,其他的姑且可以忽略不计!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