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西 ▏被《庆余年》渲染的孤独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被《庆余年》渲染的孤独

作者 ▏泽西

兀自孤独在风雨中……

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

热播网剧《庆余年》,正在腾讯和爱奇艺两个平台上,如火如荼地播放着,热度空前,口碑上佳。

该剧是一部穿越剧,节奏还算紧凑,颇有些“后现代式的调侃”意味。剧情的设置,呈显趣意,剧中台词也诙谐幽默,传递出轻松谐趣的观剧氛围,被广大网友一致推举为年末的“减压爽剧”。

较之于科幻片,我一直比较接受穿越剧。我喜欢去看那种“不同时空的思维碰撞”,“不同时代的文化冲突”,再就是,那种进入异度空间后的“无限可能性”……

如果说科幻是“空想和幻想”,那么,穿越就是一种“遐想和臆想”,似乎后者于我,更具一种愉悦的趣味性和合理的想象性。

且不深论《庆余年》的剧名,引自《红楼梦》中的【留余庆】,是否有因果轮回的隐喻?也不论全剧是否以“小庆幸”为核心观?更不谈从未出场的“暗主线”人物,叶轻眉所主张的“人人平等”,是否太过“乌托邦”?对于剧中一再渲染男主范闲的“孤独感”,我倒觉得,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进入异时空“庆国”的范闲,留有他在“前世界”的全部记忆,从小就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等候红甲骑士出现的范闲,那时的孤独,是一种无言的孤独;他对熟睡中的林婉儿诉说的孤独,是一种言明的孤独:他在朝堂斗诗那一段,却是一种无法重回原世界,无力回天的孤独;他承袭母亲的“理想主义”,更是一种注定的孤独!

剧中将范闲的各种孤独,渲染到了极致,俨然一位“孤独症患者”无疑。

看似掌控一切,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庆帝,也同样的孤独。他的人格分裂,他的自私无情,他的专权多疑,命定了他的孤独。

坐在轮椅上的监察院长陈萍萍,也是孤独的。他暗中对范闲无数次的保全,对范闲母亲,不为人知的深情,对庆帝的忠诚,甘愿为庆帝失去双腿;知晓叶轻眉死因后,他寻找机会刺杀庆帝的矛盾与复杂,必定也是一位孤独者。

林婉儿同样的孤独。她虽为长公主之女,却独居宫外,体弱多病,无法得到她那我行我素的母亲关爱,她何尝不曾孤独?

……

人,生而孤独,皆赤条条地来,孤零零地去。

早在西晋时期,李密就用文字绘出了“孤独之相”——“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被贬的苏轼,“寂寞沙洲冷”,是种怨怼的孤独。

壮志未酬的岳飞,“弦断有谁听?”,是种无人倾诉的孤独。

客居旅店的杜牧,“凝情自悄然”,是种思家切切的孤独。

……

君不见:

“独坐幽篁里”的王维?

“更与何人说?”的柳永?

“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

无一不曾孤独?

伟人名士,有他们“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黎明百姓,有他们“低微百事哀”的孤独。

某人,在夜晚总喜欢听的歌曲,传递出一种,无以言说的孤独。

那谁,在朋友圈突如其来的刷屏,投射出一种,心神不宁的孤独。

“一个人的孤独并不是最孤独的,最孤独的是,你明明处在一段亲密关系里,那个人却让你倍感孤独。”说这话的人,未免太过矫情,过于放大了孤独。

“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说这话的人,是在为孤独找出口,试图摆脱孤独。

造物主量身定制出“独一无二的您”,您的与众不同理所应当。

哪会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

哪会有那么多的共鸣同感?!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有位哲人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独处。

拒绝无用的社交,学会独处,褪去浮躁,平和心灵。独处期,才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期。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优秀的灵魂,出脱于对孤独的极致体验。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某一天,出自于一位90后的创业小盆友之口,是一种甘受寂寞的壮志豪言。

学会孤独,接受孤独,与自我相处。

一茶一书一世界。

一桌一椅一盛餐。

来一场一个人的旅行;独自前往影剧院观看一部电影;独自在如织的商场选衣购物;独自在热闹的餐馆就餐;独自在咖啡店品享咖啡,打望人来人往;独自在家迎接新年……舒心惬意地来享受这一个人的清欢。

兀自孤独在风雨中……

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