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谭 ▏昨天又去了金牛方志馆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昨天又去了金牛方志馆

作者 ▏平叔

成都变化日新月异,速度很快,而地方历史文化如何得以传承,如何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含义不致空洞,从这方面来讲,金牛区无疑是办了一件大好的事情。

前两天金牛方志办的贾主任在微信里招呼我,说平叔周四下午有空否,想邀请您来金牛方志馆坐坐,茶叙一番。正好有空,正好也想再去方志馆看看,便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了。

我之前是去过金牛方志馆一次的。那时方志馆刚开放,贾主任又听说我有一些老照片想找地方扫描,就告诉我方志馆新进了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可以替你扫描。等我到了方志馆,从方志办的王副主任口里得知,这台扫描仪是赶着我来之前刚安装好的,这倒让我有几分不安,还有几分感动,金牛区方志办的同志真的是干实事的。这里可以透露一下,有老照片的朋友都可以去方志馆扫描保存,他们可以无偿的帮你做这些事,完全是便民服务。

 

来到蜀蓉路77号的金牛区方志馆之前,我没有想到他们会做得这么好,方志馆就在金牛图书馆楼上,设置有渊鎏阁、方志阅览区、基藏室、行政办公区等4个主要区域,馆内面积达800余平方米,规划藏书近5万余册,涵盖了年鉴、方志、历史、地理等多个门类。为了方便阅读,还设有阅读席位80余个,这真的让我有些惊喜。

 

成都变化日新月异,速度很快,而地方历史文化如何得以传承,如何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含义不致空洞,从这方面来讲,金牛区无疑是办了一件大好的事情。

 

我曾多次与朋友探讨过文化传承的问题,也强调《平叔闲谭》不仅仅是一帮成都老果果怀旧的场所,《平叔闲谭》的最大愿望是通过一帮老果果摆的龙门阵,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参与,能接着把这些关于成都的老龙门阵继续往下摆,一代一代的往下摆,这才是《平叔闲谭》的意义所在。

昨天在金牛方志馆举办的茶叙会在这方面就做得挺好,贾迎霜主任以她的专业,乃至女性的细腻,把座谈会参与的人员的结构安排的特别合理。与会人员不仅有像纪廷孝、郑光福、章邦鼎这样几乎跨进老一辈无产阶级行列的这样年龄的,更可喜的是居然还有很多诸如“小螃蟹”这样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小朋友,他(她)们对成都这块热土之热爱、对老成都文化之钟情,其痴迷程度绝不亚于我们,这让我感到莫大的欢喜。

 

昨天的茶叙会从午后两点开始,一直到六点方才结束,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非快。其间,冯晖讲了关于老照片的“细节与考证”,用一张老照片详解了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尔后《华西都市报》的李贵平谈了创作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予人大有裨益;接着胡开全介绍了他关于明代成都的研究成果,特别讲解了关于蜀王几代人之“金木水火土”,也是有几分趣味;会上,朱晓剑介绍了他的一些关于成都文化的一些书,也讲了他行脚成都的由来,让人印象颇深。接下来周庆、纪廷孝、郑光福、章邦鼎等在座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发声,气氛之热烈程度非一般会议可比,可见生活在成都的每一个市民对成都所爱之深,实乃“窥一斑而知全豹”。平叔以为,这样的形式应该推广,多多益善。

在和贾迎霜主任、王旻轩副主任的交谈中得知,目前馆内的书籍数量还不足,书类也欠缺,还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有关方面能予以支持,我这里也就代为发布一下消息,希望大家能给金牛方志馆一些支持和帮助,先谢谢大家了。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金牛方志馆的情况,建议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反正我还是会再去的。

1、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7:00,是成都市第一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区(县)级地方志馆;

2、馆内书籍全部融入市、区图书馆借阅系统,参加全市图书通借通还

3、年鉴、志书、地情文献等反映本行政区域地方志资料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实现地方志信息利用的便捷化。

4、方志阅览室可在馆查询、阅读馆藏珍贵书籍,如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良友》杂志等;

5、渊鎏阁为借阅、交流区域,书籍可外借;亦可在此开展基于方志文化、口述史研究及其他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

方志馆地址:金牛区蜀蓉路77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