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幺哥幺嫂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幺哥幺嫂

作者 ▏莲子

表哥明生是乡下亲戚中的哥,被姨妈爱如珍宝,姨妈在生他前还生过一儿一女,却不幸都夭折了,所以明生又被村里人喊成“老幺”或“幺哥”。

幺哥人很聪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刚初中毕业,分田到户后日子不愁温饱了,他又拜师学了能挣现钱的手艺:修理钟表,农闲时到附近乡镇赶场,每次都能挣到钱揣兜里。但他为人很执拗,修表收钱不讲价,他说好多就是好多。

1985年他结婚了,表嫂李英特别能干,身体健壮高大性格明快爽朗,听说她是远郊区的农民,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叔婶婶长大,没读多少书。

那年她跟村里一群年轻人来到哥大队上的砖厂打工,彼此慢慢熟悉了。四川人“竹根亲”,细理起来,她还是姨爹姨妈的拐弯亲戚呢,论辈份她该叫姨妈表婶,那么哥跟她就成了表兄妹。

当年李英喜欢上了幺哥,第一次主动上门认亲就投了老人家的缘,她嘴里一边甜甜地叫着“表婶”,一边抢着下厨做饭,又操起长扫帚把诺大的一个院子打扫干净,最后还把猪喂了才走。

看着她利麻干脆地操持家务活,姨妈心里似乎有点惊喜。老人家孀居多年拉扯着幺哥实在也累够了,心里想要的儿媳就该是这样的,勤快、健康有力气。至于这女孩子长得是丑是俊那倒无关紧要,反正姨妈眼睛深度老花,也许她从没看清李英长什么样。

姨妈是满意极了,幺哥有点犹豫,谈不上喜欢李英,但家里太需要一个操持家务的女人。农村上男子娶亲除了传宗接代,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家里添一个劳力,进门的媳妇要挑起里里外外的担子,生活原本这么现实。在姨妈的一再坚决要求下,幺哥只好点了头。

这年冬天李英住进姨妈的房间,这就等于对外宣布亲事已铁板钉钉。李英每天早起煮饭,饭好了才叫起姨妈和幺哥一冬下来姨妈长胖了些。

然而,他们婚后的生活苦涩不堪,两口子吵嘴打架成了家常饭。他们之间缺乏一种叫“爱”的东西,幺哥是从不说软话的性格,幺嫂李英也是点火就着的脾气,两人针尖对麦芒,吵架吵久了互怨恨,其实吵架的原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次大吵并且幺哥动手打人后,幺嫂回了叔叔家,第二天李英带上自己全部衣服走了,给她老人婆留话:离婚!等幺哥想好了就来找她。这天幺哥又赶场修表去了。

亲戚们都劝这小俩口和好,让幺哥主动去接幺嫂回来。幺哥满不在乎:“打人不对,我晓得我错了嘛,但我赵老幺是从来不得认错的!”你不接,她当然就赌气不回,不久幺嫂发现自己怀孕了。

幺哥家里没了李英,姨妈又气病了日子过得一团糟。赶场时幺哥在摊子上遇到李英叔叔的儿子,知道自己快要当爹,是该去接老婆回家了。

但是他嘴壳子硬死不认错,带话让幺嫂自己回来,“我没得时间去接,喊她自己走回来。”兄弟让他上门认个错,幺哥还是那句话,“我赵老幺是从来不得认错的!”这位娘家兄弟跟他差点在场上打起来。

最后还是老人婆身体好些后,买起礼物上门去接儿媳回的家。幺哥自知理亏态度好了些,但嘴上不服软。

奇怪的是当幺嫂生下儿子后,一反常态变温柔了,当起了好父亲、好丈夫。这个男孩长得像幺哥,姨妈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一家人发现这孩子皮肤白得反常,肚子也大得可怕。到医一检查,儿子竟患了罕见的“地中海贫血”。医生说这种病的成因很难说得清楚,也许是夫妻同时具有某种能致病的隐性基因,这基因不幸相遇就诱发了这种病。如果只有一方有这种基因也许就不会发病,所以这病很少见的。可这份倒霉就让他们遇上了,或许这两个人确实不应该结为夫妻。这孩子即使能长大,终身也是个废人要指望传宗接代基本是无望了。

这个家失去了活力和希望,陷入死气沉沉的氛围中。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幺嫂李英一次去镇上赶场,被“扯敞子”的江湖骗子别有用心的吹嘘迷惑住了。

“医生”吹他有祖传秘方可以治好幺嫂儿子的病,病好后才给钱,但有个条件,要幺嫂跟他去外地取药。救子心切,幺嫂真的跟他走了。刚一出镇那“医生”就给她施了迷药,然后挟持她上了公共汽车。在火车站的候车室,她渐渐清醒,听见“医生”给另一个高大的男人耳语,有一句被她听明白了:“不算漂亮,卖不了几个钱!”幺嫂吓得冷汗直冒,完全清醒便要求上厕所。那两个男人就在厕所门口站着。在厕所里幺嫂遇到一个穿长风衣的中年妇女,她悄声说明自己的处境,那女人可怜她马上把风衣脱给了她,只穿一件毛衣就走了。幺嫂穿上风衣拉上帽子低头出去,终于也脱身了。

回到家里幺哥几天没理她。幺嫂主动认错:“我错了,也是为儿子的病。”农忙后来他们拿出家里全部积蓄给儿子动了手术。孩子虽然暂时没了生命危险,后来却生长畸形,越长越像猿猴的脸形,并且智力低下。幺嫂气不过,去公社硬要了个生育指标,1991年的冬天,她又生了个女儿。幺嫂一惯勤快,生产的当天还在烧砖、挑水,所幸女儿生得来健康漂亮,姨妈的脸上又有了点笑容。

幺哥这个阶段在干什么呢?原来在认识幺嫂前他喜欢过一个女孩,那女孩却被父母安排嫁给河南一个养蜂人。现在女孩从河南回来了养蜂人在一次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当场死亡,幸好他们还没有孩子,那女孩悄然回乡。不久幺哥跟她旧情复燃又悄悄走到一起。幺哥闹起了离婚,幺嫂这时拖着两个娃娃还要照顾老人,田头地里忙不过来,痛恨幺哥的无情,不离!

说起来这女孩子也是命薄,就在幺哥幺嫂生拉活扯纠缠了两年好不容易终于离婚后,她却患了乳腺癌很快死去。

不久,亲友们劝幺哥还是跟幺嫂复婚。这一回,幺嫂却坚决不回头,也许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坡坡坎坎,她内心女性的尊严被唤醒,她意识到自己当初对婚姻的幼稚草率,她意识到自也是个“人”,不应该一辈子靠男人的情感施舍过日子。那时她干完农活又做切面生意,还卖凉面,卖豆花,附近十几个“幺店子”都有她的常客

但是虽然她跟幺哥离婚了,财产分割却难以两清,首先那幢一楼一底的房子就无法分断,承包的那份土地也带不走,最重要的,两个儿女虽然各分一个,然而抚养教育怎么说都是一种责任和牵挂,其实离婚后她难以离家。她也没有真正的娘家可回。

后来一次农忙时姨妈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那两年全靠幺嫂洗洗涮涮端汤喂饭,伺候着一直到姨妈去世。这一切幺哥看在眼里感恩在心,他也很累,幺哥才四十多点花白了头发。自己喜欢的女人已没有了,儿女是债,任重道远;夫妻是缘,看来这辈子跟幺嫂是扯不脱的了。哥曾对我说,人生很无奈,许多时候是不自由的,曾经热烈追求过的美好东西消失了,可生活还得继续两人渐渐又合成一家过日子。我指责幺哥出轨伤害了幺嫂,幺哥还是那句“我赵老幺是不得认错的!”哎!一声叹息……

难怪民间传说中,男女的婚姻之缘都是由月下老人的红丝线两头系着的,一但拴牢无论怎样挣脱都无济于事,幺哥幺嫂经历了那么多的悲苦辛酸挣扎和反抗,最终还是“挣不断的红丝线”。天上的月下老人固然有系错红线的时候,地上的父母之命呢?有时不也是凭着自己的好恶乱点鸳鸯吗?他们没有去办复婚,幺嫂说只要幺哥不认错她就不复婚,住在一起也随时可以分开,幺哥这时却离不开她了,虽然嘴里从不服软。

前些年幺哥在镇上开了油坊,开张之日我约了几个朋友去给他凑热闹,好客的他请我们吃午饭,席间幺嫂里赶来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发现她更老更憔悴了,透着一股干练的气质。

去年冬天老家拆迁要迁老坟,幺哥打电话让我们回去,虽然我母亲不在了,但我亲外婆的坟要我们看着迁。迁坟的事忙了两天,家族里好几十人都在议论着即将分到的拆迁房。幺哥一辈子脾气死犟死犟的,这次却拜这死不认错的脾气得了实惠,他跟幺嫂因为没复婚还算两个户头,这次除了拆迁赔偿金,还能分到两套房子。

迁坟结束家族吃最后一顿饭时,有人调侃幺哥的执拗脾气是因祸得福,他自己却苦笑了一下。“我赵老幺是从来不得认错的!”五十几岁的幺哥还是这句话。幺嫂捏起拳头锤了他几下,大笑道:“不怕你嘴上不认错,反正家里的拆迁赔偿钱都在我手上!你翻不了天。”众人也哄堂大笑。

人心都是肉长的,就算一块石头在怀里几十年也要捂热,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大有希望的女儿(得地中海贫血的男孩十年前已逝)。相信未来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我祝他们后半生化苦涩为甜蜜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