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山水“六六”又“三三”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每个人中学课本里头的一句话。于是,没出过远门的我们自以为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了。没成想,这句话后边还有东西。整个句子是这样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哇呀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武夷山水真的是如此么?不能光说嘴,咱们就看看去吧。


武夷山水还有另外的一个称呼,叫“六六三三”。啥意思?六六得三十六啊,指的就是武夷山著名的三十六峰;三三得九啊,指的就是潆洄盘旋的九曲溪!

武夷山水奇崛瑰丽,太多的神话传说汇聚于此。太多的名人仙家汇聚于此。这里是修仙成道之所,这里是念佛养身之地。


郭沫若老先生亲自到武夷山考察,写诗道: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是朱熹。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竟仙姿。

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在这里,草木生香,沟壑纵横;在这里,鱼儿浅戏,猿挂树梢;在这里,鸟儿清唱,茶园飘香。

沈周有诗道:

碧水丹山映杖藜,

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

飞入慢亭深处啼。

然而,这个地方,曾经是难于上青天。


徐凝做诗曰:

武夷无上路,

毛径不通风。

欲共麻姑住,

仙城半在空。

于是,这里只有山只有水,只有鸟声,只有水响。


直到南宋朱熹相中了这一方宝地,这里才开始热闹起来。

陆游爱武夷,“一纸除书到海边,紫皇赐号武夷仙”。在晚年,爱国的陆游成了“九曲烟云新散吏”。“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老先生悲乎?喜乎?历史的烟云浩淼,谁又能说的清楚?


大宋词人辛弃疾也来了。二人一腔爱国热情,付诸武夷山水。然,山水懂得朱熹,山水懂得稼轩,朝廷却难懂。朱熹病死,稼轩痛矣。他说:“什么人说你死了?你凛然的正气,永远活着!”有词为证: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下闻。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流连。

而今归棹如棚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南宋诗人李弥逊也过来凑热闹。在观庙堂,他静听风声雨声,于是,仕途坎坷,人生无奈,如武夷山的九曲水一般漫上心头。他触景生情,引发出“人间何地寄衰翁”的感慨。


武夷山处处茶香。大红袍的香味氤氲在山间。爱吃茶的贤人雅士齐聚武夷山斗茶写诗。一时间,武夷山岩茶奇贵,石壁上也是诗词芬芳,妙语连珠。


苏哲咏诗道: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一时间,武夷茶身价陡增,到最后,发展到“非武夷不茶”的地步。

千百年来,武夷山岩茶名闻天下,武夷红茶更是成了英宫廷御茶。


清人白玉蟾,云游四方,浪迹天下名山,却以武夷为家,在此地止止庵仙去。他留诗自赞道:

千古蓬头跣脚,一声服气餐霞。

观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

白玉蟾坐化以后,宋元明清历代道士都在止止庵祭祀他,尊他为白真人。

宋人李陶真到武夷山修炼,隐居止止庵。有一天,他吹笛并留下诗词一首,不知所踪。诗中这样写道:

毛竹森森自剪裁,试吹一曲下瑶台。

当途不遇知音者,拂袖白云归去来。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以纠纠鄙人为署名题诗一首七绝: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如此名山,徐霞客怎能错过?他三十岁入闽,遍访武夷。他认为此地“景致佳异”。不仅如此,“他从止止庵到大王峰时,期限错走到禅岩,有返回庵前,在辗转登山二里多,才从乱世丛中找到登仙石。登山中,不顾大王峰绝壁见的木梯摇摇欲坠,‘蹑儿上’,在寻找徐仙岩时,石壁阻道,又找不到其他的路。这时日薄西山,他想登山,可是峭壁无处落脚;想钻入丛林,可是树林茂密辨别不了方向,子啊这样的困境中,他却能用手抓住荆棘,从悬崖上乱坠而下。”


这就是最早的旅行家,徐霞客!行误不悔,穷途不忧,以生命相搏!这正是华夏的民族之魂!

太多的人,来这里,修仙求道,李商隐题咏武夷山水流芳千古,陈友定智退明军佳话传扬。蔡公亮易诗绘景,刘伯温饮马轶事多。


武夷山以文会友,众仙家攘攘纷纷。最让人称道的算是柳永。名为三变却不变,脂粉堆里千秋难倒。

说不完的武夷山水,诉不尽的“六六”又“三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