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文静1961 2010-12-15

刊发时间:2010-10-22 光明网

武夷书院:理学摇篮笼罩百代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张建光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武夷精舍

人到“武夷书院”,最想一睹创办者朱熹的容颜。书院里有朱熹的座像、立像和他的自画像。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幅“对镜写真题以自警”像。这是他61岁时在武夷山画的,真迹现在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书院里悬挂的是根据他第十六代孙朱玉石刻所制。原来所见朱熹之像都是严肃冷峻,“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可敬不可亲。他的“克已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更是饱受世人误解诟病。曾几何时,朱熹甚至被斥为中国封建主义的“神父”、构造精神枷锁“道长”、“假道学”、“伪君子”。

前不久,看到一幅《朱子出行图》的油画,画里的朱熹竟然骑着马。刚好今年是朱熹诞辰880周年,海峡两岸各出一套纪念邮票。我向邮政部的设计师推荐了这个创意,想不到范曾老师十分首肯,设计出朱熹和马的邮票。朱熹和学生牵着一匹高头白马,不知是讲学完,还是又去讲学路上,温文尔雅,通体智慧,一脸阳光。可以看出范曾老师对朱熹的充分理解和喜爱。

好在历史上尊崇朱熹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不在少数。朱熹去世后的第九年,朝廷解除了“庆元党禁”,还其以清白,宁宗皇帝赐谥曰“文”。十二年后,朱熹的《四书集注》被朝廷列为国学的必读课本,于是“家孔孟而户程朱”。康熙为《朱子大全》作序,称其“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钱穆认为,“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二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 1998年武夷山申报世界“双遗产”,朱子理学是其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时任主席团成员之一的日本驻法大使,再三询问朱子是否就是朱熹?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认为武夷山一定能够评上,因为朱熹在日本太有名了。

“武夷书院”坐落于武夷山中大隐屏峰下。乍听地名,似乎朱熹有意归隐山野,当时陆游也有担心,“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确实朱熹不热衷于仕途,从24岁担任同安主簿,到年老守朝奉大夫致仕,仕宦九载,立朝仅46天。他一生中上书请辞多达64次。就任漳州知州时,他就以身患足疾不能赴赐宴自劾,请求罢官予祠。朱熹在五六个宫观奉祠过,有的还不止一次。此次修建“武夷书院”就是官挂台州崇道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友张栻对他的追求最为了解。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办法就是著述和开办书院。朱子一生著作等身,后人为他编定的文集共分26门,有140卷之多。由他创建、修复、讲学及撰记、题词、题额的书院多达64所。1169年,他曾这样表示,“绝意仕途,以继二程绝学为己任,奋发读书著述。”也就在这一年他起意修建“武夷书院”。十三年后,终于把夙愿变为现实。

书院开办期间,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朱熹的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十多部著作陆续墨干。在这里,朱熹完成了其重要代表作《四书集注》,并以此为教材进行教育实践。他将自己和同仁著作刊发天下,和他讨论过、被他教育过的数百名学者、弟子走出书院,载道前往四面八方,推动儒学新的复兴。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学近50余年,讲学、创建多所书院,其中尤以“武夷书院”最为影响重大。在武夷书院,传播理学思想的著名学者多达43位,使武夷山成为“三朝(宋、元、明)理学驻足之薮”, 有“道南理窟”之誉。张栻感叹“当今道在武夷”,武夷山志云“此邑从此执全国学术之牛耳而笼罩百代”。武夷山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时是这样评价书院的:“朱子理学形成的摇篮,世界研究朱子理学的基地。”

“武夷书院”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南宋末年称紫阳书院,明代改为朱文公祠,后又改称武夷书院至今。最早称为“武夷精舍”。精舍其实不精,“视所缚屋三间,制度殊草草”。占地三亩,土木结构,百多天建成。但其精在所处的位置,人说武夷山水在九曲,九曲精华在五曲;精在朱熹匠心独运,亲身“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布局极尽山水微妙之极;精在朱熹自力更生,亲率弟子“具畚锹,集瓦木”,艰苦而又精细营建。朱熹告友人的一个“缚”字,道出书院的天然神韵,也表现出他经济上的窘迫。营建初始,朱熹友人赵汝愚官任福建安抚使,曾令武夷县令官资助修,但被朱熹婉言谢绝了,回信称这样 “于义既不可,于事亦不便”。可是他离任南康军时,却把任上节余的三十万钱交给接任者,嘱其修建白鹿洞书院。

历代文化人给“武夷书院”留下了记、铭、序、疏、咏,寄题数不胜数,其中张挂在武夷书院大柱上的熊禾的两句话传诵甚广:“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年,道未有如文公之尊。”朱熹选择武夷山核心地域营建书院,有其独到的讲学用意。他布道武夷,除了沿用在白鹿洞书院制定的教规外,特别强调优游林泉、寓教于乐。这与中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学传统吻合。朱熹认为,大自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要多多接触,细细体察,就能发现万物之理,揭示规律。这是其“格物致知”认识论通俗解释。他与门生畅游九曲,边走边吟,创作了“九曲棹歌”,高雅脱俗、清丽活泼、回环反复,吸引了由宋至清数十位诗家为之唱和。

思辩结合、教学相长是武夷书院的另一特色。朱熹治学讲学注重思辩,不仅在于自身,而且在同道之间。如其所说,“过我精舍,讲道论心,穷日继夜”。思考、思索、思维;辩论、争论、讨论,真理在思考中发现,道统在争辩中明朗。当然,论战难免伤及情面,你来我往不乏唇枪舌剑。但是朱熹真诚相对,心胸宽广。陈亮与朱熹对论时,仅为一位布衣,而朱熹已是官居五品,但他们对论持续十一年之久。“武夷书院”落成后,朱熹濡墨致函邀他前来,“承许见故,若得遂从容此山之间,款听奇伟惊人之论,亦平生快事也”。

在“武夷书院”,可以看到一个无意功名的朱熹,一个严于律己的朱熹,一个性情中人的朱熹。

作者:张建光 (1956~)笔名若文。浙江永康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南平师专政教专业,1989年福建省委党校党政干部本科班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武夷学院客座教授。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浪漫山水》、《朝圣山水》、《欧风美雨》。获奖作品有:《武夷山·毛泽东》(获福建省省文联、省作协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征文一等奖),《圣道朝天》(获全国、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二等奖)。 

武夷书院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朱熹与武夷精舍

武夷书院,原名武夷精舍,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擘划、营建的书院。初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全面复建于2001年,位于九曲溪五曲溪东,隐屏峰南麓。

朱熹在这里著书立说,倡道讲学达十年之久,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这里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和以它为教材实行完好的教育实践的一所成功的私立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他创办的武夷精舍,历代都曾加以修葺。南宋末期,经扩建后改名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随后又设置“山长”教职,来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长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出资重建后,又改称“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间,赐予“学达性天”匾额,再度大兴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残留的精舍遗址,则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08),闽浙总督“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年谱

※宋淳熙十年(1183)朱熹于武夷山隐屏峰下创武夷精舍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武夷精舍

【宋·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构筑武夷精舍的缘起应追溯到淳熙五年(1178年)。这一年初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只见九曲溪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因而萌发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的建屋初念。经过数年的苦心筹措经营,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1183年)动工,当年就初见规模。按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所记,其布局大致是这样的:在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精舍甫成。朱熹约集了建宁知府韩元吉和著名历史学家、建安(今福建建阳县)人袁枢等前来庆贺。

※南宋末年(1226-1276)经扩建后改名为“紫阳书院”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隐屏峰下武夷书院

【宋·紫阳书院】

朱熹逝世之后,武夷精舍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修建。南宋末,经扩建后改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

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与武夷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71年生涯中,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和武夷山渡过的。朱熹长期在武夷山,论咏武夷山的诗文甚多。其中尤淳熙十一年(1184年)所作的《九曲棹歌》最为精彩。这首棹歌不但对九曲溪各曲最特色的风景作出描绘,而且还揭示出山林之奥秘。之后和朱熹九曲棹歌者不可胜数,故有“棹歌首唱自朱熹”之说。朱熹在武夷山的遗迹很多,据献记载讲学处有武夷精舍、冲佑观、水帘洞、金谷洞等四处。手书的石刻有10余处。

朱熹在武夷山蛰居40多年,嗜茶而戒酒。淳熙十年(1183)建精舍,环居檀茶,歌咏丛中。又在五曲溪中立茶灶,品茗论道。其在武夷山隐居办学期间,曾作《武夷精舍杂咏》、《武夷棹歌》,其中杂咏之《茶灶》是专门的咏茶诗:“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看。”“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林为邻。”是他与茶与山结缘、清贫生活的写照。

其在《武夷山图序》中认为武夷山的种种传说:“皆诡妄不经,不足考信”,武夷山不是神仙所居之地,而是前世“夷落所居”;武夷君不是仙,而是夷落之君长;架壑船不是仙人舟,而是远古的悬葬。这些论述,为人们指明迷津、澄清迷雾。朱熹虽鼓吹“存天理、去人欲”,但他不是禁欲主义者,他热爱大自然,美感极强烈,诗作清晰、活泼。朱熹咏武夷山的诗有50多首,其中尤以淳熙十一年(1184年)所作的《九曲棹歌》最为精彩。这首棹歌不但对九曲溪各曲最有特色的风景作出描绘,而且还揭示出山林之奥秘。之后和朱熹九曲棹歌者不可胜数,故有“棹歌首唱自朱熹”之说。其中以袁枢的杂咏十首最为引人注目,它以精细入微的笔触描述了朱熹这个武夷山中的夫子半圣半人半儒半仙的隐居生活。其九《茶灶》诗曰:“摘茗脱仙岩,汲水潜虬穴。旋然石上灶,轻泛瓯中雪。清风已生掖,芳味犹在舌。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爱国诗人杨万里也于淳熙十六年(1189)十月由江西筠州入都经武夷山与朱熹相会,复于次年正月寄赠朱熹和作《武夷精舍十二咏》,对朱熹七年蜷伏武夷山中讲学办学、著书立说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总结。其十一《茶灶》唱道:“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园。随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改为朱文公祠,崇祀朱熹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朱文公像

【明·朱文公祠】

武夷山在南宋时期已成为祖国东南的一座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朱熹逝世之后,武夷精舍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修建。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毁于兵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出资重建后,又改称“朱文公祠”,崇祀朱熹,并以黄干、蔡元定、刘火仑、真德秀配享祭祀。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官府出资修缮“武夷书院”

武夷书院

【明·武夷书院】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周鵷清、军御史及佥事肖乾元协力檄令县令王和重葺修,辟地百余丈,绕以围垣。前竖牌坊,匾上镌刻“武夷书院”。沿着牌坊稍进有楼五楹,名叫高明楼,正中大堂也有楼五楹,两庑各六间堂斋。全部构筑轩雅宏丽,并曾置田百亩作为祀事及修缮费之用,旁边又建屋数间,择朱子后裔一人世居管理。

※明崇祯末年(1574年)陈黄门履贞捐资修缮武夷书院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武夷精舍

【明·武夷精舍】

明万历年间,少司马陈省寓居武夷云窝时也曾修缮过武夷书院。这里有一段饶有兴味的佳话,说是当时书院倾颓,有士人题诗于壁云:“紫阳书院对清波,破壁残碑半女萝。颇爱隔邻亭榭胜,画栏朱拱是云窝。”影射紫阳书院远远不及陈省寓居之画栏朱拱的云窝。陈省见诗后,笑着说:“是其启我乎!”即解囊鸠匠将紫阳书院修缮一新。明崇祯末年(1574年),陈黄门履贞又捐资修缮。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又予以修饰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武夷书院

【清·武夷书院】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又予以修饰。次年春,大风拔木,文公祠圯毁,仅存二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赐“学达性天”匾额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康熙御书“学达性天”

【清·武夷精舍】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官方再度加以修建,由康熙皇帝赐 予御笔“学达性天”匾额。

曾经辉煌的武夷山书院,至清中叶没落。因年久失修,建筑大部分倾圮,目前仅存部分遗址。但这些文化遗存,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的兴衰演变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史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表明,以武夷山为典型的中国古代书院虽然成为历史,但中国的书院文化与先贤办学精神并未没落。它们在时代嬗变中涅与滥觞了现代治学思想与办学体制,为我国乃至世界教育作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武夷山,仅这些曾经辉煌的书院,便当之无愧“世界双遗”称号。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重修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ydcyjl - ydcyjl的个人主页

遗址残垣

【清·紫阳书院】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重修。既立堂宇以祀朱子,复在堂后盖屋数椽,而以赵清献(北宋学者、崇安县第二任县令)、胡安国、刘子翚等附祀。建筑物至今已毁,仅留存两庑。原址现竖立有福建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撰并书的“武夷精舍遗址”六字及介绍文字的碑刻。

武夷山市对历史上原有的“紫阳书院”进行了广泛资料查考,并依此规划重新修建“武夷精舍”。在紫阳书院里还精心保留着两堵20多米长的土墙,这两堵墙是1717年清朝康熙年间最后一次修缮的,到现在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书院建成了以后经过元明清历代都在不停地修缮。

※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2010)今日,武夷学院承其志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武夷精舍朱熹讲学场景再现

【今日·武夷书院】

今天,全面复建的武夷书院主要作为旅游景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南宋时期朱熹生活、教学情景和理学文化,以及前人、同仁、门人、后人在武夷山的学术活动。而作为武夷书院的传承者,武夷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建省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这块飘荡着理学的土地上继续着古老传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福建社会科学院在学校设立“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今日武夷学院正秉承朱熹创立学院时“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全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特色平台。

名人·轶事

朱熹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朱熹

【人物简介】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人物轶事】

朱熹与“脱粟饭”

方彦寿

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精神愉悦,生活却十分清苦。师生每天的主食是“脱粟饭”,一种去壳而不加精舂的粗粮,粗涩难以下咽!以此实践其“咬得菜根,方能做得学问”的主张。学生辅广负笈前来,友人赠诗说:“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史·胡纮传》说,胡纮到武夷山拜朱熹为师,“熹待学子唯脱粟饭,遇纮不能异也。”胡纮非常不满,对人说:“此非人情,只鸡尊酒,山中未为乏也。”第二天,与朱熹不告而别。“庆元党禁”中,他罗织朱熹的“六大罪状”,堕落成了权奸韩侘胄的爪牙和打手。

朱子理学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熹是继也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学思想的后期代表人物。

朱熹在十三岁的时候,其父朱松病逝。朱熹遵父遗命,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依附朱松生前挚友刘子羽,子羽视朱熹如已子,建“紫阳楼“,以供朱熹母子居住,朱熹遂定居武夷。

淳熙十年(1183年),他在武夷九曲溪的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武夷精舍“,聚集四方士子、讲学授徒。四方前来就学的学子多达数百人,同时引来许多知名学者,纷纷聚集武夷山创办书院、学堂,使武夷山成为南宋时期的一座文化名山“道南理窟“。

朱熹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载,立朝仅46天,任祠官达23年,待职、无职或罢职16年。仕宦虽短,政绩却十分斐然。他在一生中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自14岁定居武夷山市,至64岁迁居建阳考亭的五十年里,武夷山几为他的“后花园“。他不但童年、少年时期常随其师刘子翬来武夷山讲读,入仕后的四十余年中,除去外地为官七载和各地论道外,其余时间多在武夷山。

朱熹与武夷山

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与武夷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71年生涯中,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和武夷山渡过的。朱熹长期在武夷山,论咏武夷山的诗文甚多。其中尤淳熙十一年(1184年)所作的《九曲棹歌》最为精彩。这首棹歌不但对九曲溪各曲最特色的风景作出描绘,而且还揭示出山林之奥秘。之后和朱熹九曲棹歌者不可胜数,故有“棹歌首唱自朱熹”之说。朱熹在武夷山的遗迹很多,据献记载讲学处有武夷精舍、冲佑观、水帘洞、金谷洞等四处。手书的石刻有10余处。

朱熹在武夷山蛰居40多年,嗜茶而戒酒。淳熙十年(1183)建精舍,环居檀茶,歌咏丛中。又在五曲溪中立茶灶,品茗论道。其在武夷山隐居办学期间,曾作《武夷精舍杂咏》、《武夷棹歌》,其中杂咏之《茶灶》是专门的咏茶诗:“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看。”“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林为邻。”是他与茶与山结缘、清贫生活的写照。

陆游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陆游

【人物简介】

陆游(公元1125—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荫补登仕郎。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淳熙七年(公元1180)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人物轶事】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唐琬 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黄干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黄干

【人物简介】

黄干(1152~1221) 字直卿,号勉斋,宋福州闽县(福建福州)人。少师从朱熹,后成为其女婿,并被朱熹视为道统继承人。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善政。以大理丞转承议郞终仕。卒谥文肃,赠朝奉郞。尝讲学白鹿洞书院,生徒广众。提举湖南学政时,奏请朝廷,以公帑易茶陵田350亩为石鼓书院学田,给养诸生。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人物轶事】

黄干与朱子

少受业于朱熹,深受器重,朱熹以次女许配黄干为妻。历监台州酒务,知新淦县、通判安丰军、知汉阳军等。吏治廉明,曾陈说抗金保民大计,知安庆府时,倡导百姓修筑坚城以御金兵入侵。后讲《易经》于白鹿洞书院。复召入,为大理丞。时边备废弛,忌者恐其直言边事,排挤致使归里,遂授徒著书以终。晚年倾心著述,讲求学术。卒后赠朝奉郎,谥文肃。极为朱熹赏识,熹监终前亲以手稿付之。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宁宗嘉定九年(1216),黄干举家居建阳考亭,于建阳城内建草堂,名环峰,以继志传道为己任,聚徒讲学,身体力行,声名远播,诸生云集,“巴蜀江湖之士皆来受学”(《建阳县志·黄干传》)。嘉定十四年正月,写成《朝奉大夫华文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文中高度概括了朱熹一生坎坷的事迹,为研究朱熹生平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全面论述了朱熹的学术思想和人品道德,并给朱熹以“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的高度评价。当年病逝,有《黄勉斋文集》传世。黄干一生著述彼丰,可考的专著有《五经讲义》,《四书纪闻》,《诲鉴衙》等。编著的《朱子行状》以“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最高度评价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德行。

黄干志坚

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蔡元定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蔡元定

【人物简介】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人物轶事】

师事朱熹

二十五岁到五夫向朱熹问易,朱扣其学识,见他谈吐非凡,即惊奇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四方来学者,朱必让元定考询方能入学。朱、蔡二人师友相称,研究学问,著书讲学,长达四十年,亲密无间,在学术上成为朱熹的左肱右臂。

乾道六年(公元1169年),蔡元定重上西山设“疑难堂”,与朱熹在云谷的“晦庵草堂”遥遥相对。为了及时联络问学,故在两山悬灯相望,夜间相约为号,灯暗表明学有难处,翌日往来解难。元定每到朱处,朱必留他数日,论学经常通宵达旦。宝佑三年,理宗皇帝为此敕建“西山精舍”,塑绘蔡元定与朱熹对座讲道神像。御书“西山”巨字,由孙杭石刻于石崖上。

蔡元定教人以性与天道为先,自本而支,自源而流,闻者莫不兴起,在西山讲学,学生常常挤满书屋内外。朱熹说:“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识之,吾与季通言未尝厌也。”学生黄干说:“开始受学晦庵,首试西山蔡公之门,从游者多矣!公之来谒,先生必留数日,往往通夕论学不昧,从先生游者,归必过公之家,得其言论不忍去,去皆必有所得也。干之识公为最久,而荷之教最深。”

西山公一生不干利禄,四十不就科举,诸臣举荐于朝,皇帝下诏,他都坚以疾辞,一心以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为已任。著有《律吕新书》、《皇极经世旨要》、《八陈图说》等十四种书于世。

遇折不屈

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权臣韩侂胄擅政,制造“伪学之禁”指道学为“伪学”,把“四书”、“六经”定为禁书,诬奏伪党五十九人,朱熹被打成“伪学魁首”,去职罢祠。诬蔡元定为朱熹的左右羽翼之罪,贬湖南道州编管。元定得讯,未向家人告别,即往府治报到,三子蔡沉,学生邱崇相随,行至考亭赢州桥头,朱熹与从学者百余人饯行,许多人感伤而泣下,元定却泰然自若,不异平常,临行赋诗云:“执手笑相别,毋为儿女悲,轻醇壮行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可知。”朱熹汉曰:“朋友相爱之情,季通不屈之志,可谓两得之矣!”

朱熹向元定提出著《参同契》疑难,蔡当众随口解答如流,听者无不钦佩。朱送元定行至马伏“寒泉精舍”,两人共同参订《参同契》一书,通宵不昧。翌日开始在严寒风雪的气候中,扙履步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抵达道州贬所,父子学生坚持读书论学,四方学者闻之,来求学者日众,元定不怕朝庭压力,坚持授徒讲学不倦。可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高贵品德。

客死贬所

湖南道州气候恶烈,元定公常年抱病,百方医治难瘉,心想解易、春秋未竟,又有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唯元定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故嘱子成书曰:“渊宜绍吾易学,沉宜演吾皇极数(洪范之数)而春秋则以属沆。”常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无故得罪而遂懈。又曰:”步步守着仁、义、礼、知、信,可传子孙。”庆元四年八月初九病逝,守臣上奏,旨许归葬,子沉扶柩三千里以还,十一月初六,葬于建阳莒口翠岚山之源,公元2000年海内外众裔孙集资将西山公墓建成“西山陵园”。

开熹三年(公元1207年),诛侂胄,枉者皆伸,朝廷对蔡元定平反招雪,初赠迪功郎,宝佑四年赠太子太傅谥文节。明嘉靖九年诏元定崇祀启圣祠。

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颁赐宋儒蔡元定“紫阳羽翼”金匾。

蔡沈:专意为学,不求仕进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蔡沈

【人物简介】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人物轶事】

师事朱熹

蔡沈幼承家学,稍长,师事朱熹于白鹿洞书院,为朱熹晚年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蔡沈博览群书,视功名如草芥,三十不就科举,诸臣举荐,都推说:“此非吾志也”,坚不肯受。庆元二年(1196)爆发庆元党禁,随父谪官道州(今湖南道县),父子穿草鞋步行三千里,闭户读书,授徒讲学。父殁,护柩以还,赠银以途者众,沈一一跪谢坚不肯受。

身后荣享

由于著书有功,教子以忠,闻于朝庭,宝佑三年(1256)理宗皇帝追赠太子少师,次年再赠太子太师、太师永国公谥文政。宋宝佑三年理宗皇帝御书“庐峰”巨字,由子蔡杭石刻于九峰石崖上,理宗皇帝赞曰:“蔡沉纲维吾道,羽翼正传,礼乐立邦国之经,著述可垂于百世。象数明天地之撰,制作示法于后人,立身不在其身,光前克裕厥后,以持敬为格心之学,以协忠为赞化之谟,经论大经由夙成于考训宫师极品。”元朝至正十九年追赠建国公。明成化三年又赠崇安伯,明嘉靖九年诏蔡沈入至圣祠。清康熙44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沈《学阐图畴》金匾。

刘爚:理学思想的传播者

【人物简介】

南宋大臣、理学家。南宋孝宗赵慎乾道八年(1172)进士。乾道六年正月,与弟刘炳共同从学朱熹于建阳寒泉精舍,后两人经朱熹之荐,又曾从学吕祖谦。淳熙十二年(1185),刘爚曾到武夷精舍与朱熹相会。宁宗赵扩庆元二年(1196),“伪学禁兴,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隐居之计”(《宋史·刘爚传》)。刘爚自号云庄居士,宣传朱熹学说。他在担任工部尚书时,曾上疏奏请撤销伪学禁令,提意刊印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学宫教材。卒后御赐归葬建阳,大臣真德秀为其撰墓志铭。著有《奏议史稿》、《云庄外稿》、《云庄续稿》、《经筵故事》、《讲堂故事》、《东宫诗解》、《易经说》、《礼记解》、《四书集成》、《文集》和《遗录》等。刘爚的孙子刘钦少时跟随蔡沈读书学习,精通《易》,官至侍御史同知枢密院事,以后也托病在武夷山五曲茶洞建小隐堂,著书讲学,传播理学思想,著有《书经衍义文集》十卷。

【人物轶事】

刘爚“少习家训,长得明师”,从朱熹学,“出入其门,切磨讲贯者数十年,视他从游之士为最久,而所造为独深。”朱熹又推荐他问学于吕祖谦、[38]张栻。时人称刘爚“素以诗书为业”,为著甚富,但多不存。现存刘爚的著述称《刘文简公云庄集》,亦有《云庄集》、《刘文简公文集》、《刘云庄集》等名。最早的版本是李方子将刘爚的《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云庄外稿、续稿》等合为一集,包括了古诗、赋、记、序、祝文、祭文、表笺、奏札、敕书、答诏、墓表、墓志等内容。嘉定十五年(1222),沿江制置副使李埴作序。宋末,刘应李将文集点校后再版,元季毁于兵燹。入明,子孙据所藏残本重新刊刻,版本主要有三种。刘稳刻十二卷本一种,刘梗刻二十卷本一种,刘煓增订十二卷本一种。

由十二卷本、二十卷本《云庄集》所见,现存刘爚真作已属少数,学者当考证无误后谨慎使用。笔者于《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辑得名为刘爚所作《上陈县尹》诗一首,可见于梁先生所考“暂信为刘爚所作”文中。林表民编《赤城集》卷八有《四先生祠堂记》题刘爚作,《神道碑》则名为《天佑台学四先生祠记》。黄干《勉斋集》卷二十有《台州州学四先生祠堂记》言代刘晦伯作。

张栻:奠定湖湘学派成一代学宗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张栻

【人物简介】

张栻(1133~1180.8) 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清宫殿藏张栻像,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人物轶事】

张栻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志。

宏一见,知其大器,称赞道:“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再历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著作经朱熹审定的有《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尝作石鼓书院《武侯祠记》、《风雩亭赋》,并亲书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刻碑嵌于合江亭壁。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

理宗淳祐初年(1241)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他在《岳麓书院记》中张栻诗集指出:“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既是张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

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在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在张栻的影响下,湖湘弟子把重视“经济之学”作为“践履”的重要标准。他在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弟子,成为湖湘学派的中坚力量。李肖聃《湘学略》说:“南轩进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静江和江陵),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宋元学案》中介绍南轩门人及再传弟子,成器者达数十人。其中有“开禧北伐”功臣吴猎、赵方,官至吏部侍郎的“忠鲠之臣”彭龟年,组织抗金、“锐志当世”的游九言、游九功兄弟,善于理财,整顿“交子”(纸币)卓有成效的陈琦,“光于世学”的理学家张忠恕等。他们都是张主教岳麓时的学生,被称之为“岳麓巨子”,他们真正践履了张拭的“传道济民”的理想,其学术和政治活动使湖湖学派更加流光溢彩。

黄宗羲曾评价张栻的思想是“见识高,践履又实。”正是这种思想,对后世学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明清到近代,长沙及整个湖南地区在湖湘学派教育背景下,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叹而又深思的历史现象。

地标文库

▲朱熹:《武夷精舍杂咏》

武夷之溪东流凡九曲,而第五曲为最深。蓋其山自北而南者,至此而盡,聳全石爲一峯,拔地千尺。盖其山自北而南者,至此而尽,耸全石为一峰,拔地千尺。 上小平處,微戴土生林木極蒼翠可玩,而四隤稍下,則反削而入,如方屋帽者,舊經所謂「大隱屏」也。上小平处,微戴土生林木极苍翠可玩,而四隤稍下,则反削而入,如方屋帽者,旧经所谓「大隐屏」也。屏下兩麓,坡坨旁引,還復相抱。屏下两麓,坡坨旁引,还复相抱。 抱中地平廣數畝,抱外溪水隨山勢從西北來,四屈折始過其南,乃復繞山。抱中地平广数亩,抱外溪水随山势从西北来,四屈折始过其南,乃复绕山。東北流亦四屈折而出。东北流亦四屈折而出。 溪流兩旁丹崖翠壁林立環擁,神剜鬼刻,不可名狀。溪流两旁丹崖翠壁林立环拥,神剜鬼刻,不可名状。 舟行上下者,方左右顧瞻錯愕之不暇,而忽得平岡長阜,蒼藤茂木,按衍迤靡,膠葛蒙翳,使人心目曠然以舒、窈然以深,若不可極者,即精舍之所在也。舟行上下者,方左右顾瞻错愕之不暇,而忽得平冈长阜,苍藤茂木,按衍迤靡,胶葛蒙翳,使人心目旷然以舒、窈然以深,若不可极者,即精舍之所在也。直屏下兩麓相抱之中,西南向爲屋三間者,仁智堂也。直屏下两麓相抱之中,西南向为屋三间者,仁智堂也。 堂左右兩室,左曰隱求,以待棲息;右曰止宿,以延賓友。堂左右两室,左曰隐求,以待栖息;右曰止宿,以延宾友。左麓之外復前引,而右抱中又自爲一塢,因累石以門之,而命曰石門之塢,別爲屋其中,以俟學者之群居,而取《學記》相觀而善之義命之曰「觀善之齋」。左麓之外复前引,而右抱中又自为一坞,因累石以门之,而命曰石门之坞,别为屋其中,以俟学者之群居,而取《学记》相观而善之义命之曰「观善之斋」。石門之西少南,又爲屋以居道流,取道書眞誥中語,命之曰「寒棲之館」。石门之西少南,又为屋以居道流,取道书眞诰中语,命之曰「寒栖之馆」。 直觀善前山之顚爲亭,回望大隱屏最正且盡,取杜子美詩語名以「晚對」。直观善前山之顚为亭,回望大隐屏最正且尽,取杜子美诗语名以「晚对」。其東出山,背臨溪水,因故基爲亭,取胡公語名以「鐵笛」,說具本詩注中。其东出山,背临溪水,因故基为亭,取胡公语名以「铁笛」,说具本诗注中。 「寒栖」之外,乃植楥列樊以斷兩麓之口,掩以柴扉,而以武夷精舍之扁掲焉。「寒栖」之外,乃植楥列樊以断两麓之口,掩以柴扉,而以武夷精舍之扁掲焉。 經始於淳熙癸卯之春,其夏四月旣望堂成而始來居之,四方士友來者亦甚衆,莫不歎其佳勝,而恨它屋之未具,不可以久留也。经始于淳熙癸卯之春,其夏四月旣望堂成而始来居之,四方士友来者亦甚众,莫不叹其佳胜,而恨它屋之未具,不可以久留也。釣磯、茶竈皆在大隱屏西。钓矶、茶灶皆在大隐屏西。 磯石上平在溪北岸,竈在溪中流,巨石屹然可環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當中科臼自然如竈,可爨以瀹茗。矶石上平在溪北岸,灶在溪中流,巨石屹然可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科臼自然如灶,可爨以瀹茗。凡溪水九曲,左右皆石壁,無側足之徑,唯南山之南有蹊焉,而精舍乃在溪北,以故凡出入乎此者,非魚艇不濟。凡溪水九曲,左右皆石壁,无侧足之径,唯南山之南有蹊焉,而精舍乃在溪北,以故凡出入乎此者,非鱼艇不济。總之爲賦小詩十有二篇,以紀其實。总之为赋小诗十有二篇,以纪其实。 若夫晦明昏旦之異候、風烟草木之殊態,以至於人物之相羊、猿鳥之吟嘯,則有一日之間,恍惚萬變而不可窮者。若夫晦明昏旦之异候、风烟草木之殊态,以至于人物之相羊、猿鸟之吟啸,则有一日之间,恍惚万变而不可穷者。同好之士其尚有以發於予所、欲言而不及者乎哉。同好之士其尚有以发于予所、欲言而不及者乎哉。

▲朱熹:《精舍杂咏十二首》

【精舍 】

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

【仁智堂】

我慙仁知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

【隐求斋】

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

【止宿寮】

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

【石门坞】

朝开云气拥,暮掩薜萝深。自笑晨门者,那知孔氏心。

【观善斋】

负笈何方来,今朝此同席。日用无余功,相看俱努力。

【寒栖馆】

竹间彼何人,抱瓮靡遗力。遥夜更不眠,焚香坐看壁。

【晚对亭】

倚筇南山巅,却立有晚对。苍峭矗寒空,落日明影翠。

【铁笛亭】

山前旧有夺秀亭,故侍郎胡公明仲尝与山之隐者刘君兼道游涉而赋诗焉。刘少豪勇游侠使气,晚更晦迹,自放山水之间,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胡公诗有「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之句。 亭今废久,一日与客及道士数人寻其故址,适有笛声发于林外,悲壮回郁,岩石皆震。追感旧事,因复作亭以识其处,仍改今名。

何人轰铁笛,喷薄两崖开。千载留余响,犹疑笙鹤来。

【钓矶】

削成苍石棱,倒影寒潭碧。求日静垂竿,兹心竟谁识。

【茶灶】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渔艇】

出载长烟重,归装片月轻。千岩猿鹤友,愁绝棹歌声。

▲武夷书院楹联【对联】

【一】

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

孔孟后千五百余年,道未有如文公之尊

【二】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南宋】陆游《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

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

▲【元】熊禾《经理武夷书院》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南宋】袁枢《武夷精舍十咏·隐求室》

本是山中人,归来山中友。

岂同荷蓧老,永结躬耕耦。

浮云忽出岫,肤寸弥九有。

此志未可量,见之千载后。 

古今图鉴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理学正宗

【中华文化地标】②武夷书院 - 文静1961书馆收藏

刘公神道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