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云老师美食散文||成都夹沙肉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本平台接受原创投稿,(到目前为止,最高稿费为680元。)投稿不分题材、体裁,有趣有料有哲理即可。稿费就是平台第一天的打赏。第一天发出,第二天必将准时奉上稿酬。投稿邮箱:765089653@qq.com.欢迎各门各派草根、大侠前来试水。(另,投稿者请关注本平台,告知自己微信号,并加本平台主编微信:buyuxia1974,如果愿意,请附作者简介以及本人美照。)

         成都夹沙肉,俗称甜烧白。与甜烧白对应的,还有咸烧白。甜烧白与咸烧白合在一起,叫烧白。单拿出甜烧白,也叫夹沙肉。我上学的时候,在学校吃烧白时,我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绝代双骄。

我到成都上学,是一九六五年,开学是九月一日,不几天就是中秋节。到了中秋节,学校给学生打牙祭,这是我第一次吃到烧白。每人两片,每片大约一两,那时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两年,经济状况刚刚好转,但肉还是缺,吃一顿不易。平常打牙祭,也就是肉末泡菜,蚂蚁上树之类,见荤即可,点到为止,象纯肉的菜,吃不到。每人肥肥的两片肉,着实让人高兴。现在人们吃肉,专挑瘦的,那时专挑瘦肉的人是傻子。谁不知道肥肉香?两片肉打回来,在米饭和泡菜上搁着,油光闪闪,亮晶晶的,越看越爱看,恨不得一口吞了,却又舍不得,筷子夹起来,一大口饭,小小地咬一口肉。甜烧白蜜蜜地甜,咸烧白润润地香,飘飘然象飞上了天。

有一个女同学,成都人,我们班的,在旁边喊,哎呀!咋个这么肥呃?咋个吃嘛!我凑过去,立刻从她的饭盒里把甜烧白夹出来。这一夹,她立刻不喊了,跑到旁边去吃仅剩的那片咸烧白去了。撒娇搞错对象,遇到一个来自北方的狼。多少年后,我们遇见了,她还记得我抢过她的烧白,感叹那时的馋劲。

现在这个菜,除了农村办喜事,大概没人吃了。又肥又甜,肥了易得高血脂,甜了诱发糖尿病。当代的成都人保健意识强了,这个菜,少有人问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同红油素面在成都市场消失一样,经营甜烧白的饭店几乎找不着了。倒是咸烧白还在,不少馆子仍在卖,还能让人找回一点老成都的回忆。

各菜系里,用糖最多的大约是苏帮菜,特别是无锡菜。无锡菜中有咕咾肉,有酱骨头,但咕咾肉是酸甜口,酱骨头是甜咸口。在无锡,我还没有遇到只放糖,不放盐的菜。川菜并不崇甜,但夹沙肉是特例,说实在的,这个菜的确腻人,没肉吃的年代,最解馋。你想,肥肉加上甜,能不腻人吗?特别是北方人,对这个菜感到费解,肉怎么与糖混在一起,想不通。就像有的北方人到云南,吃月饼,冰糖云腿馅的,掰开看,白白的糖芯里,一小块一小块亮晶晶的东西,咬一口,一股腊味猪油滋出来,立刻感到不是滋味。当着云南人,你可别抱怨,你说不好吃,云南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好的东西你不爱吃,是不是有毛病?肥猪肉与糖的结合,大约只有西南地区有,也只有西南地区的人喜欢,别的地方人没有这份儿口福。

甜烧白与咸烧白做法大致相同,都是扣蒸菜,只不过材料不同。

甜烧白的做法是:

用猪后鞧肉带皮,入锅煮至九分熟捞出。改刀成三寸长、刀背厚大片,在肉中片一刀,不透皮。


     锅内放人红糖翻炒。糖化起泡,加洗沙、猪油炒匀,加玫瑰。


    将洗沙铺于肉片中,抹平,沿碗边摆放成形。


    糯米饭拌猪油、红糖,入碗,拍实与碗边平。入笼,小火蒸半个时辰。取出扣盘,撒白糖、青红丝。

咸烧白的做法是:

用猪五花肉,大块煮至七成熟捞出,用甜面酱与酱油上色。入油锅炸至肉皮起泡。

改刀成三寸长银元厚大片。将泡椒与豆瓣一同剁碎,与肉皮、姜片、料酒拌匀腌片刻。

肉片入碗,摆放成形。将芽菜或冬菜末放肉片上,拍实与碗边平。入笼,中火蒸半个时辰。取出扣盘。

咸烧白也可用甜烧白做法,将肉从中切开,不透皮,将芽菜末夹入其中,平铺碗中。在碗中放糯米饭,蒸熟扣盘。我们在学校吃的,是大锅饭的烧白,肉并不以米饭、芽菜托底,就是肉片夹入豆沙、芽菜,大蒸笼蒸了。可你也不能说它不是烧白。是烧白,还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好吃的烧白,特别是那甜蜜蜜的甜烧白。也许再也吃不着了,因此在我心里格外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