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广欣作品||在这片热土上追寻孙犁的足迹——从《孙犁在饶阳》的创作谈孙犁研究的紧迫性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简介:牛广欣,男,1964年5月生于河北饶阳。现供职于饶阳县人大常委会。自1998年开始,有诗歌、楹联、散文、小说等散见于国内各级报刊。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学会会员。


在这片热土上追寻孙犁的足迹

       ——从《孙犁在饶阳》的创作谈孙犁研究的紧迫性                                          牛广欣

我和何同桂先生写了一本书——《孙犁在饶阳》。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诸多孙犁研究专家、学者和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这本书是在原衡水市文联副主席胡业昌先生的指导、关心、帮助下完成的。出版后,很多专家学者来信来电对这本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论报》主编封秋昌先生,称我们这部书是“难得的珍贵资料”,他说:“孙犁在饶阳这段日子,虽然短暂,但却是孙犁在创作和人生经历中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孙犁研究的现有论著中,由于资料的欠缺,往往只有笼而统之的寥寥数语,甚至在简略的叙述中还存在着失真之处。而《孙犁在饶阳》的出版,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封先生还爽快地为此书作了序。

天津孙犁研究会原秘书长刘宗武来信赞誉:“你们是非常努力的,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你们对孙犁在饶阳的日子——这恐怕是他一生最困难、早先最受冲击的一段日子,收集到许多宝贵的资料,特别是他的思想情绪,他的工作情况,都做了很全面、很深入、很有说服力的描述,这对研究孙犁一生是很有用处的。”

著名作家、《天津文艺》编辑部副主任、孙犁研究专家冉淮舟对此书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来信写道:“广欣同志,收到您惠赠的《孙犁在饶阳》一书,如获珍宝。怀着一种特殊的兴趣,我立即拜读了您与何同桂同志撰写的这部著作。老实讲,现在有许多关于孙犁同志的文章和书籍,东拼西凑,东拉西扯;没有新意,枯燥乏味;以讹传讹,错误百出。比如,竟然把孙犁同志出生的安平,和他教过书的安新,视为一县;把他的两位老友陈乔和陈肇,混同一人。即以今天的一家晚报为例,以显著版面刊出的一位文学博士的文章,就说‘孙犁老家在白洋淀’。而你们的书则不同:真实亲切,鲜活生动;有根有据,鲜为人知;别开生面,引人入胜。依照亲自调查得来的具体的生活细节,不仅准确地描述了孙犁同志的一段重要经历,而且,结合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光荣》、《村歌》等,正确地阐释了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书。我是很受启迪,很受教益的。”

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不仅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收到赠书后,还马上发来信息:“书收到,写得很好。”《小说选刊》杂志社编辑、著名青年评论家鲁太光、《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李云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萨支山、何吉贤,多次深入饶阳调查研究文化现象,对《孙犁在饶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推荐全文发表在“左岸文化网”上。

《孙犁在饶阳》出版后,很多高等院校把此书作为研究课题和作为研究孙犁的宝贵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冷霜教授,索得此书后,高兴地来信说:“孙犁在饶阳的这段经历,在别的著述中是看不到的,非常珍贵,我和我的学生们太需要了。”

在省作协和安平县委、县政府联合召开的孙犁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郭宝亮动情地说:“我多年一直研究孙犁和他的作品,听了何同桂介绍的挖掘整理孙犁在饶阳搞土改的情况,使我对孙犁的经历和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孙犁在饶阳》这本书真是太好了。”

《孙犁在饶阳》出版后,国内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转载和评价。此书刚刚出版之际,《河北日报》就在文化版面上作了隆重介绍。《传记文学》、《长城》、《大众阅读报》也对重点章节进行了选登。《衡水文学》、《衡水日报》、《衡水晚报》进行了报道和连载。《衡水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为此作了专题节目。《孙犁在饶阳》出版不久,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来饶,拍摄了一部孙犁搞土改的专题片,名字就叫《饶阳土改纪事》,拍摄完成后在凤凰卫视连播七天,每次时长达半小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国家图书馆、衡水学院图书馆、安平孙犁图书馆等都对此书进行了收藏。

在对孙犁在饶阳的事迹进行采访的这段日子里,确是洒下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北上京津,南下邯郸,两赴保定,三进石门,还走访了孙犁的老家安平孙辽城,参观了北京现代文学馆和白洋淀孙犁纪念馆,尤其是对孙犁搞过土改的东张岗和大官亭,我们进村召开座谈会二十余次,从当事人及后辈子孙口中搜集到不少鲜为人知的宝贵资料。

采访、整理、写作、读孙犁作品的过程,使我们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孙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工作、生活和创作的联系等有了不尽的体会。

其一、感受到了资料收集的时不我待,感受到了什么叫抢救性挖掘。《孙犁在饶阳》这本书本该更丰富、更真实、更完备一些。因为我们曾认识很多跟孙犁打过交道的人,其中孙犁搞土改时接待他的老区长,就是何同桂先生的知己亲戚。可惜在我们准备采访搜集资料时,包括老区长在内的大部分人已不在人世。就在我们完成此书的2009年到今天,我们采访过的老人又有不少相继过世。如果是今天再兴心动作,恐怕是难以完成了。

其二、感受到了孙犁人品的高尚和超强的工作能力。1947年的土改,是中央在解放区的试点工作,是翻天覆地的运动,是人心浮动的非常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孙犁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呕心沥血、勇于担当,破解一个个难题,闯过一道道关卡,出色地完成了东张岗和大官亭两个村的土改任务,受到冀中区党委的表扬,充分显示了先生的人品和能力。在孙犁的《村歌》、《平分杂记》、《秋千》、《正月》等作品中可以充分了解当时的土改情形和孙犁辛勤工作的场景。

其三、感受到了孙犁文学艺术的树大根深。孙犁在土改工作的日子里,跟老百姓一块儿开会、一块儿工作、一块儿唱戏、一起吃饭,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完全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与群众同苦同乐,共同感受和改造着祖国的命运。了解了这些细节,再读他的作品,你就会体会到这棵参天大树为何这样茂盛,因为你看到了大树下无数的深深扎根于地下的营养丰富的根须。

其四、感受到了孙犁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我们看孙犁在饶阳土改工作的这段日子里写的作品,明亮欢快,异常优美。其实这一时期,是孙犁非常闹心和非常苦恼的日子。首先是家里被定为富农,媳妇的陪送嫁妆被拉走,他深深牵挂着母亲和妻子儿女。其次是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被作为“客里空”的典型,《冀中导报》正连续进行连篇累牍的批判。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能把自己的委屈抛在一边,全身心投入到土改工作和写作中去,该是何等的胸怀啊。

其五、感受到了孙犁对饶阳深厚的情谊。孙犁先生一生只写了两部中篇小说,第一部《村歌》就是写的饶阳县东张岗村土改和互助生产的;他答吴泰昌提问时说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光荣》,也是写于东张岗村,故事和人物原型就是被毛主席亲书牌匾“特级战斗英雄”、被余秋里亲自扶上战马荣归故里、“硬骨头六连”副连长的饶阳县姚庄村的尹玉芬;而大师一九九五年的封笔之作《记秀容》,却是写的饶阳一位女教师;孙犁先生在给作家柳溪、方纪的作品写序时,还是多次地提起饶阳。我们认为,孙犁是饶阳人民的老朋友,他曾把饶阳作为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创作基地,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及至老年还几十次深情地写到饶阳,足见孙犁先生对饶阳的感情至深。

读了孙犁在饶阳写的以及写饶阳的每一部作品,细心整理过孙犁在饶阳搞土改时的采访资料,更能看出孙犁在饶阳这片土地上稳重而忙碌的身影,看出他与人民的联系和感情,看出他在火热的生活中捕捉的迷人的浪花和时时闪现的睿智的灵感。

孙犁作品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先生在战斗、工作、生活、创作中的具体、真实的资料,包括他的一句话、一张照片、一封书信、一件用品都是极其珍贵且更重要的。大师学习、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很多,诸如安平、保定、延安、阜平、安新、深州、饶阳、天津等,每一地每一处都可能有极其宝贵的资料在等待着有心人去搜集、去挖掘、去整理。

研究孙犁非常必要,孙犁研究任重道远。趁先生的脚步尚未走远,资料的搜集整理迫在眉睫。我们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孙犁研究。

注释该片是作为《暴风骤雨》系列片中的一部。其它四部分别是《韶山土改纪事》(根据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拍摄)、《元宝村土改纪事》(根据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拍摄)、《温泉屯土改纪事》(根据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拍摄)、《阳城土改纪事》(根据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