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康康散文||故乡的桥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故乡的桥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有狭小平整的石板桥,有如弓形般的石拱桥。既有精雕细琢的大桥,也有组装简易的木桥。还有气势宏大,横跨大江的铁索桥等等。

在故乡,最常见的是木桥和石板桥。早先,建造一座桥并非易事,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古代把造桥称为做功德。所以,凡是有利于民的桥,无论是石桥、木桥、铁索桥都可称为功德桥。

造桥是大事,桥跨人亡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一座桥的兴起,其记忆往往能延伸到后世繁衍的子孙后代。

我的故乡是一个僻静的小村庄,没有耀人眼目的桥。我对它的记忆却很深。故乡的桥很简陋,许是仅仅为了沟通河岸吧!没有镂刻美妙的图案,没有错综复杂的历史,也没有其独特性。它很短,只有十来米;也很窄,只允许一人通行。但它却是从乡村走向公路的唯一通道。没有人会关注这样一座桥,在我的记忆里,它便这样默默地存在着了。

后来听祖母说起,这座简陋的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哩!更令我惊奇的是,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平安桥”。这实在是一个丝毫没有文化底蕴的名字。一百多年来,桥并没有经人翻修,却并不坍塌,也没有因为有人不慎而发生落水的事。平安桥也算实至名归了。桥没有扶手,像一块十来米的长条石板,架在了小河两岸。

我上学从这里走过,外地归来探望祖母也从这里走过;母亲嫁到村里,从这里走过,外出打工谋生也从这里走过;祖母送别儿孙从这里走过,侍弄庄稼也从这里走过。桥上不知有多少足印,多少足迹,使桥已不像桥,而像村人走向外面,而延展开的一条路。可是它的意义又不同于一般的路。村中的路布满碎石子,黄尘满天,搁人脚踝。后来的水泥路,外表粗粝且毛糙。而桥是平整的,坚实的,就像祖母的肩膀,仿佛有担负起沉重压力的无穷力量。

桥是光洁的。一个雨天过后,故乡的黄土路早已泥泞不堪。而水泥路的表面因沥青而显得丑陋。只有桥,在雨水的冲刷下,焕然一新,令人不舍踩踏。雨水洗去了人们留在上面的污秽。有时,我甚至想,它不像一座桥,而是一块上好的石料。是村中的能人把它搬来,架在村中许多年的。

我想这样好的石料,要是用来打造一座精美的石拱桥。也许会有能工巧匠在其上镂刻出漂亮的花纹,而令后人瞻仰吧!至少也会成为桥重要的一部分。但它没有,它的命运留在了僻静的村落里,默默地充当乡人通向外界的路。

它是桥,连接着此岸和彼岸。桥这个字眼赋予它众多的意义,可它本质上是一小段平凡的路,一块不知来自何方的石料!这是故乡的桥,平凡、实在、耐用。

                                                                                       作者:于康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