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莉原创丨我们家有个老志愿军战士——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他的志愿军战友

 真言贞语 2020-10-23

我们家有个老志愿军战士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他的志愿军战友

文/张莉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在黄金时间播出纪录片《为了和平》,我每天都按时观看这部纪录片,特别的感动,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曾入朝英勇作战荣立战功的抗战老兵。

2020年10月20日,父亲获得了一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老人激动得像个孩子。

父亲叫张贵哲,是三门峡市陕州区卫健委退休干部,已89岁高龄,看《为了和平》这部纪录片,我们就问他朝鲜战场的事,我们都觉得他年纪大了,得过脑血栓,担心过去的事记不清了。但是,当问他抗美援朝他在哪个部队时,他马上显得神采奕奕,“我是67军199师595团3营机枪连战士张贵哲!”父亲虽然89岁高龄,耳朵已不灵光,口齿也不大清楚了,平时我们跟他说什么他也记不住了,但报出自己番号的时候,熟练依旧,声音变得铿锵有力,目光中也透露着坚毅。

父亲打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木匣子,取出象征着一生荣誉的纪念章,给我们看,深情的抚摸,庄重地戴在了自己胸前。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七十年前,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那年父亲仅19岁,是家中的独子,和生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在1951年7月政府征兵时,他也满腔热血要求报名上前线,但当时有规定,独子不让报,但一心报国的他义无反顾,瞒着奶奶坚决要求报了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新兵出发从家门口路过时,怕奶奶看见难过,也怕奶奶阻拦,他就将帽子压得很低遮住脸,依依不舍地再看了一眼母亲,满含热泪在心里说:妈,儿对不起您,忠孝不能两全,等儿打走侵略者再回来孝敬您!

父亲因家里穷,只读过一年私塾,没有多少文化,但由于父亲聪明好学,在部队中积极学习,勇于担当,不久就被推荐为班里的学习辅导员。刚入朝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完成从鸭绿江步行至三八线的行军任务。白天常常有敌军飞机轰炸,因此只能在夜里行军。途中,有少数同志脚上打泡,腿肿,跟不上队伍,成了病号,身体逐渐瘦弱,行军变得困难,为减轻他们的负担,班里把他们的行李由别的同志分带,到达宿营地后再由父亲带头返回去接他们,大家也随父亲一同去,渐渐地形成了“路接组”。我父亲得到了连长的表扬,荣立三等功一次。此后,全连所有排都先后成立了“路接组”,大大减少了病号战士的负担。

新兵按计划要去朝鲜补充秋季战役换下来的部队,从1952年10月在前线防御直到停战。小时候父亲给我们曾讲过他在朝鲜战场的故事,他告诉我们,“刚上前线,每到中午、晚上、凌晨和拂晓前敌人总要打炮突袭,一开始,我们以为是敌军在进攻,多次以后发现这也是敌军恐慌而为之。因此我和班里的李遂合、宁守道等同志扛上重机枪,展开故意‘逗敌’活动,这里打几枪,那里打几枪,然后躲入防御坑中,敌军就猛向我们打枪的地方打炮,他们停止后我们又开始‘逗敌’,待他们一打炮我们就再次入坑,如此反复多次,敌军一晚上就能打出上千发的炮弹,这个‘逗敌’活动开始时排里不同意,连长向营长作了汇报后,营长马上通报全营向我们学习,以此消耗敌军物力。战后我们班荣立二等功,我和李遂合、宁守道记三等功。”回忆起当年战斗的场景和故事,父亲总是显得神采奕奕,很多事记不住了,但战友的名字记得很清楚,好像还是当年那个热血青年。

当时在前线,他每月都会给独自在家的奶奶写信,报平安安慰奶奶,后来因手臂负伤的缘故,有两个月无信给家。远在家乡的奶奶以为儿子已经殉国,悲痛不已,病情愈发严重。父亲出院后立刻给家里寄了一封信,村支书收到信以后,马上送到他家里去,一句“小旺来信了!”使奶奶激动的声泪涕下,嘴里一句句的念着儿子的乳名“小旺……小旺……”

1954年12月,父亲所在部队接到了上级下达的回国命令,1955年初,父亲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部队到达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奶奶思子心切,拄着拐棍千里迢迢来到了部队,那时正当父亲军训回来,得知母亲来看自己的消息,两步并作一步的加快往连部赶,一进门就看到了慈祥的母亲,一声妈,一声儿,母子俩执手相看泪眼,奶奶紧紧拥抱着她心爱的唯一的儿子,久久不愿松开,在场的首长和战士无一不落泪。当时,因父亲在部队作战英勇,聪敏好学,进步很快,部队首长将他调任团部通讯员,跟随首长身边,有意重点培养,没有让他复员的安排,但看到奶奶有病独自一人需要儿子在身边照顾,只好让这个极具培养价值的年轻人复员回乡了。

1955年年初,父亲光荣复员,回到家乡参加家乡建设,先是在公安系统工作,后来又到了卫生系统工作直到退休。父亲一生勤劳善良,生活极其简朴,而且要求子女勤俭,善良待人,常教育我们子女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虽然日子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我们在朝鲜战场那么艰苦,炒面就着雪充饥都打败了美国鬼子,现在生活这么好了,要珍惜,要为人民努力工作。”他是这样教育子女,也是这样做的,在单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从不居功自傲,以至于单位同事和领导都不知道他是抗战老兵,更不知道他也曾荣立战功!他也从不给单位提要求添麻烦,儿子在企业下岗,生活困难,我母亲多次说别人单位都解决职工困难,你也找找领导,把儿子安排你们下属单位,帮孩子一下,但他都坚决拒绝了,他说孩子们要自强自立,不能给单位添麻烦。

七十年后的今天,一提到党和祖国,老父亲依旧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段浴血奋战的经历,深藏在他老人家的心里,是他一生的珍贵记忆,也鼓舞着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工作。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播出《为了和平》,是老人必看的节目,看着这部纪录片,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回忆起当年和战友并肩英勇作战,念起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常常激动不已……捧着这枚珍贵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更是激动感激,他说党和祖国没有忘记我们,可惜我的战友有的在战场上牺牲了,有的也不在人世了,他们要是还活着,也能领到这枚纪念章啊!在善良的父亲心里,这纪念章发给了他,但属于他和他的战友们……他说,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国家努力工作,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祝老父亲健康长寿!祝所有志愿军老战士安好幸福!

【作者简介】张莉(女),网名:风轻云淡。曾任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一个真诚善良用声音传递美,用心感受生活的宅家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