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 || 函数存在性问题—平四处理策略(对角法则)

 Hi老刘老师 2020-10-23

9年级开门考复习--函数部分

坚持是一种品质,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忘初心,成就学生梦想;
为孩子们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
通过《课前导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通过《精彩课堂》,帮助学生高效复习和总结;
初中的学习生活很短,也很有意义;
希望能够陪着你慢慢成长,畅游知识海洋。

——思达·学周

函数3个拓展公式

在我们分享函数模块内容时,我们要先熟悉一下函数的3个拓展公式:



(斜率公式,我在们小题里可以用,大题里使用会被扣分;在大题中如果实在没有其他的思路,那硬着也得用了,会扣1-2分,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证明这个结论,那就不会被扣分)

1铅锤高策略

在处理函数有关的问题,“铅锤高”策略是最基本的一种处理方式,这个策略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在我们的课堂中有做一个总结,具体如下:

1.竖直线段问题:也是铅锤高的来源(如下图具体分析)
2.点到线的距离问题:(如下图具体分析)
3.面积最值问题:(如下图具体分析)
4.函数的交点问题:(这次复习没有讲到这一块,下次我们继续)
我们以下面这道基础题做切入:

策略分析

对于这个基础题目不用做(基础稍弱一些的同学,可以试试看再参阅讲解分析,效果会更好),只要想到它的解题思路就行了,那我以这个题目为例讲解“铅锤高”策略可以解决的问题:
1.面积问题;我们从最常见的类型说起

2.点到线的距离问题;由图1-3可知面积要最大,实际上线段PG要最大.

3.竖直线段长度:如图1-4中的PG长度我们就叫铅锤高,不知道各位同学对铅锤高的来源是否理解了。“铅锤高”问题一般我们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问题,接下来我们具体来梳理转化的过程。


对于第2问的(2)小问,好多同学用线段相等去处理,实际上可以再深入一点
S△OCP=S△OCD,由同底同高可得,
∴点C是PD的中点,
按这样的方式去处理,计算量会小一些(计算过程略)

2平四处理策略

接下来我要和同学们分享的是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方式,这个知识点很多学生应该都有思路,只是有时计算量比较大,所以很多学生会放弃;也有部分学生是对于分类讨论没有思路,感觉很复杂放弃的,今天我们就平行四边形的2种常规方法(平移法+中点法)进行归纳,同时将这个方法升级一下,形成一个固定套路,这样有利于我们处理平四的存在性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有2种类型:

①3定1动:3个定点,再找1个点使得构成平四;

②2定2动:2个顶点,在函数再找2个点构成平四。

3定1动--例题解析

课堂上是直接举例子说明,这里我们用实际的问题来分析

对于这个简单的题目,我们直接用“平移法”直接计算可知


2定2动--例题解析

2定2动的题型相对3定1动的题型复杂多了,我们以下面的这个题目为例子进行说明,从而比较三种方法优缺点。

方法一:平移法

所以,再把t的值代入M坐标中,求出结果即可。
为什么有2个t的值呢?因为除了往上平移外,还可以往下平移,如下图:

方法二:中点法

所以,再把t的值代入M坐标中,求出结果即可。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M值存在的情况有4种,但在我们实际的做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掉某些答案,因为有时候对角线不好画,甚至画不出来,那这样的答案就会被忽略,拿不到满分.

注意:接下来我所讲解的这个对角法则,利用的是中点法的升级版,在这里我们姑且称作“对角法则”吧,直接一步到位进行分类讨论,甚至不需要画图进行说明,可以说是通杀平四的处理策略(当然这里会有画图进行说明)。

【题目】已知:平面内有O、D两点,在某函数上再找2点M、N,

使得这4个点构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1.当OD为对角时:

2.当OM为对角时:

3.当ON为对角时:

综上所述: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有4种情况,直接列方程套公式即可,不需要画草图按边或按角进行分类讨论,这样对于画不出草图的答案会被忽略,但“对角法则”可以规避出错的可能。

总结一下:平四的处理策略有3种方法
1.平移法:要注意点的对应性;
2.中点法:花草图要注意验算;
3.对角法:直接分类讨论,套公式计算,完美。

3垂直处理策略

存在性问题的探究--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他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就是先用字母表示出3条线段,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出3条线段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我们以下面这个题目为例

方法一:勾股定理

我们先用常规的套路,去解决直角存在性问题。我们先把抛物线和BM解析式先求出,因为比较简单,所以我直接把答案写出来(同学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试求下),抛物线解析式:y=-x^2+2x+3;BM解析式:y=-2x+6

①当∠PCD=90°时:

②当∠CPD=90°时:

注:对于这一题来讲,∠CDP不可能为90°,所以排除。

方法二:构造K字+相似模型

对于方法一来,距离公式整理出来的整式是一个2次方的式子,但如果P点二次函数上时,如果还用第一种方法,用距离公式整理出来会是一个4次方的式子,那计算量就提高了非常多,对很多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
在这里我提供一种简便运算的方式:构造K字+相似(即我们常常讲的一线三等角模型)。具体如下:

①当∠PCD=90°时:

②当∠CPD=90°时:
∵PD⊥x轴,

∴CP⊥y轴
∴-2t+6=3,解得t=1.5
故:点M的坐标为(1.5,3)

对于这个方法,我想作一个延伸,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点了一下,但没有具体去解。
【题目】若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得△BCP为直角,那结果会如何?

注:寻找∠P=90°时,是以BC为直径作一个圆,交于函数某个点(利用的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这个推论)。

方法三:利用K·K'=-1原理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那么这2条直线的k值相乘等于-1(即K·K'=-1),这个定理是高中才有的,所以大题慎用,初中阶段有些材料题会要求我们证明这个结论,具体的证明方面,下次有遇到时我们再详细说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试试,常规证明方法是旋转+K模型)。
我们回过头去,以原题目为例进行说明。



注:存在性问题,题目若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信息的,我们可以用特殊方法去做。
今天整理的函数存在性问题的3种处理策略(垂直、平四、铅锤高),完美收官;敬请期待有关等腰、相似等存在性问题的研究。

课 后 总 结

在这次开门考复习中,有很多“小学霸”说能不能把每次课堂额外补充的内容发给他,我只能弱弱的说有点难,因为课堂的补充和拓展是临时增设进去的,就没有办法打印成讲义了,所以从今天开始,以后每一周上完课后,我会把这一周里所学到的内容和额外延伸的部分知识点整理成文章,供同学们复习和总结,也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能够给到学生们帮助。那么,就开门考几何部分的复习,今天就先到这里,希望在复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体悟和思考;在平时做题中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有数学问题需要探讨,欢迎各位同学、家长、老师留言互动。
                                                                     思达·学周


END

你的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