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曼接连翻车,老学究孙绍振:解释诗词不得要领,有些错得离谱

 石莽 2020-10-23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诗情画意,芦苇样栖居,西方哲人常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独特的艺术存在,它主要用于抒发特定的感情,诗人对生活的逻辑进行主观提炼,读者在诗作背后获得感性审美力量,不过浓缩的诗歌最难用形象的词语表达。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从清末诗歌到白话文自由体诗歌,不同体裁的诗歌给我们不同的意蕴体验,也有文学家继续对经典诗歌进行解读,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各位教授。

从诗词大会说起

中国人倡导以文会友,古人经常凑在一起品茗吟诗作赋,除了节日要用诗词来维持仪式,比如辛弃疾就用诗歌为自己祝寿,平时也会用'飞花令'为喝酒助兴。

所谓'飞花令'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转译,在对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格律和特定字位置,比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中的花字第一位,'落花人独立'中的花字第二位,'感时花溅泪'中的花字第三位,而'飞花令'也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但要求并没有古人那么严格,不过现场气氛依然让我们惊艳。

中国诗词大会是官方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在中央电视台集中录制播放,旨在文化益智、文化育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是其宗旨。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立即掀起了全民读诗的热潮,而且节目形式非常新颖,比如用现场沙画的方式猜出诗句,每场比赛都激动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基于多方面原因:

其一,中国诗歌的唯美,特别是中国古诗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其二,参赛选手有很多诗词达人,甚至有普通外卖小哥,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诵读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他们生活的花朵,特别让人感动;其三,主持人和点评嘉宾的妙语连珠,董卿女士以其温柔典雅点亮了诗词大会,康震、王立群、郦波、蒙曼四位教授也让这台戏别有韵味。

历史学家蒙曼教授

在疫情之前,中央民族大学的校门是开放的,如果在校园散步,有幸的话会遇见很多知名教授,而校园中的蒙曼老师更加低调谦逊,一身深色衣服,若是没有看过蒙曼老师的照片,很难认出长相普通的蒙曼教授。

蒙曼教授1975年出生在河北省承德市,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过博士学位,目前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一名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和中国古代女性历史。2002年,蒙曼教授正式参加工作,工作五年就以青年教师的身份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

武媚娘、太平公主、杨贵妃的故事在她的口中妙语生花,从百家讲坛一炮走红之后,蒙曼教授被中央电视台多次邀请,分别担任过《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栏目点评嘉宾。

当年蒙曼教授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孟宪实教授向剧组推荐蒙曼,导演特意到中央民族大学听蒙曼教授的历史课,回来后就拍板请蒙曼教授试讲,可以说历史的某一瞬间成就了蒙曼教授的名气。

蒙曼教授天生就是教师材料,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她自己觉得教书育人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不过让大家操心的是蒙曼教授至今未婚,对于这么博学多才的女子,一定得配一位更加博学多才的男士,真心希望蒙曼教授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一份爱情陪伴。

孙绍振对蒙曼的评价

蒙曼教授出名之后,批评也随之而来,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教授孙绍振提出:蒙曼教授解读诗词不得要领,有些地方错得离谱。孙教授从何提起这些,他说得有道理吗?

孙教授提到,蒙曼教授解读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句,这是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下的一句话,当时杜甫因为陕西旱灾到成都居住,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于可以滋润万物的甘霖非常喜爱,因而写下千古名句。

蒙曼教授在讲解中提到'很红火啊,火辣辣的,连火锅的味道都出来了',孙教授对这句解释特别不满意,他认为这两句本来是很严肃的写作,蒙曼教授的解读是对诗圣的亵渎。除此之外,蒙曼教授还在《悯农》这首诗上翻过车,蒙曼将'锄禾日当午'解读为农民在春天播种,这种季节的错误解释让听众不解,锄禾不是干农活而是除草。

蒙曼教授的一些细节解释需要详细考究,在孙教授这样的老学究眼中,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这也提醒我们新一代的学人不断地丰富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贯通并注意细节,尽量减少一些常识性错误,这是每位学人应该坚持一生的严肃的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蒙曼教授的讲解瑕疵是有原因的,其一,学术是严肃的,而科普是通俗的,蒙曼教授针对公众的讲评,其初衷是让大家在快乐中记住知识点,所以讲解中难免出现一些词不达意现象;其二,任何人都有知识盲点,教授或者博士并不代表拥有所有知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术业有专攻,出现不会的或模糊的知识在所难免;

其三,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发现,有些知识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遗忘,一旦不复习我们就再难想起没有记牢的知识点,教授也不是过目不忘的人。

春华秋实,年复一年,我们在知识中游走,我们都在追求确切的知识,对于知识的追求应该精益求精,不过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对于他人的错误,也应该及时指正,在互相扶持和互相帮助中传承中国文化。

文/林伯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