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微生态到“神无不能”的时候,它也就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

 兽药药理与处方 2020-10-23

当前,在国内兽药行业,有两大发展“焦灼”。一是,国家围绕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不断出台禁用兽药通告。从禁止促生长用抗生素使用,到逐批禁止个别安全性差的品种用于食品动物。所以,做兽药的总有一种压力和感觉……化药越来越没钱途和未来!

再就是,以溶菌酶、抗菌肽、多糖、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在兽药行业、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被折腾得“热火朝天”!

微生态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太“高、大、上”了,所以在被从高校各路大砖家和各地兽药厂、饲料添加剂厂、特别是皮包公司们“神玩”!

这些专家、企业、销售与技术人员,都在创造、利用各种会议和场合,冠以“中国”、“高层论坛”、“博士”等粉墨登场;再有玩的更大的:嫁接国家政策和打劫食品安全,可劲往高了吹“微生态替代抗生素”、“微生态中药无抗养殖”、甚至夸张到“微生态可治百病”等无所不能的神界!

然而,科技、客观、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微生态的特定成分,对特定动物的消化系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要是说微生态能替代抗生素的治疗功能,微生态能治疗其它兽药治不了的疾病,那这就失去了科学、失去了客观、更失去了真实!

动态培养基&体外培养基

砖家和厂家宣传:优选菌种,通过体外大规模发酵培养,得到了微生态产品。可是,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实验室、大生产等体外培养基与体内肠道的天然、动态培养基,它们是一个概念、是一样吗?!

绿色养殖业&无抗大体系

再者说,绿色养殖、无抗养殖,且不说成功率有多高、普遍性有多广,它真是微生态、中药、中兽药等公众对其安全性关注比较低的品种,所能“江山一肩挑”吗?从国外来看,绿色、无抗养殖,它是一个相对的、需要系统实施的工程!

极致微生态&新的抗生素

更有些企业,把微生态的代谢产物的功能,宣传的像抗生素一样,能产生比较显著的抑菌圈!!其实,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就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上述那种微生态代谢物抑菌的情况,其实不就是新抗生素吗?

有人说,有大学老师研究金银花、黄芩等提取物,也有抗菌活性。可是,你可以比较一下,中药抗菌成分与抗生素对病原菌的作用强度。抗生素的抑菌、杀菌效能在1ug/ml以内当量,而同等条件下中药活性组分是数百mg/ml当量。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微生态制剂&潜在大风险

有些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温度需要上百度、上千度,微生态制剂在大生产培养所谓“益生菌”或获取“益生素”的过程,谁能保证不培养和传递其它病原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代谢与遗传物质?这样粗放的生产和使用微生态制剂,不是人为的培养更强大的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因子吗?

科技的发展,就是要真理

人类通过科技发展和数千年的努力,不断搞清楚疾病的病因和病原,使得公共卫生和畜禽养殖也对疫病的防控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而突然有一天你却说:我不想活的太明白了,我要稀里糊涂的死去?!

微生态的体外菌种筛选和诱导,最终得到的大生产工程菌珠,除了具有比其它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生长繁殖能力强之外,可能同时也成了其它耐药基因传播、传递的捷径和渠道。

所以,对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又不知道其产品里还有……微生态产品,养殖企业越用可能越会发现,场内的既有病原监测:抗药性越来越强,治疗无效,免疫失败!

微生态制剂,并不很成熟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微生态产品质量,可以全面、精准检测评价和控制。要么质量控制标准比较简单和粗狂,要么根本就没有比较可行的标准,全凭厂家和销售人员一张嘴、一张纸或所谓一张第三方检测报告(真实性暂且不说)!

好的微生态,具有针对性

畜禽消化道功能紊乱时,胃的酸碱度是非常低的,比如腺肌胃炎时,肌胃的pH值可低至0.26的超强酸范围,请问这么低的pH值下有什么微生物还能生长?

这种情况下,对畜禽来说,就是吃目前最高敏的四代头孢菌素都没用(兽用头孢均需注射使用),何况吃那些本来就不知道内容物怎么样的”微生态“产品呢?

恐怕,还没来得及在动物的胃中旅游一圈,已经被强酸的胃环境给灭了!

如此,就是再怎么不要钱的微生态产品,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来说,你不得白搭人工费、白搭水电费等?甚至,造成本就不是事的、动物消化系统异常;甚至因为贻误最佳调理时机,而发展到需要“花大价钱”去治疗的境地!

说明:转帖请注明“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