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馮先思:明刊《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校讀札記

 书目文献 2020-10-23

明刊《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校讀札記

馮先思

        馮先思,文學博士,整理有《朱子讀書法》。 

摘要:《原國立北平圖書館舊藏甲庫善本叢書》第996冊影印明刻本《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收録小令二十二首,套曲兩首(皆殘),其中十二首小令和一首套曲(殘),爲《全明散曲》所失收。由於這一明刻本俗字較多,各家校録的文本也不盡一致,兹據影印本,校正了《全明散曲》等書的一些字詞訛誤。影印本還有一小塊殘片,以前各家録文皆未提及,從這一殘片可以發現,這一個散曲刻本至少包括兩個套曲。

關鍵詞:寡婦烈女詩曲;明散曲;輯佚;校勘

20世紀30年代,北平圖書館入藏一批明成化年間“金臺魯氏”刊刻的時調小曲,即《新編四季五更駐雲飛》《新編題西廂記詠十二月賽駐雲飛》《新編太平時賽賽駐雲飛》《新編寡婦烈女詩曲》四種,雖是戔戔小冊,却是現存最早明代散曲的刊本。

當時正熱衷於徵集民間文學的劉半農,曾過録了《新編四季五更駐雲飛》《新編題西廂記詠十二月賽駐雲飛》,並作跋云:“明成化間金臺魯氏所刻《駐雲飛》二小冊,一十一葉,一十葉,國立北平圖書館以二百金購入。余擬爲之影印行世,以紙色過黃,不能照相而罷了。因囑郁泰然君影鈔一本存之。二十一年秋。半農。”[1]吳曉鈴爲馬廉所編的《鄞縣馬氏不登大雅文庫劇曲目録》,有明刻《新編寡婦烈女詩曲》[2],可見北平圖書館入藏之本,或購自馬廉。劉半農影印未果,只好影鈔過録,保存一個副本,這個副本後歸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收藏,近來影印出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第166冊。當時過録這四種小曲的非止劉氏一人。傅惜華也曾過録了這四種曲本,著録於《明清兩代北方之俗曲總集》一文。吳曉鈴的過録本,《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學苑出版社,2004年)有影印。近來《原國立北平圖書館舊藏甲庫善本叢書》第996冊將這四種小曲明刻本影印出版,多年祕藏終獲公開。

1994年齊魯書社出版的謝伯陽編《全明散曲》也收入這四種小曲,歸入無名氏卷,該書參考書目中有明刊本《新編寡婦烈女詩曲》,但編者可能只看到一個並不完整的過録本。因爲這個散曲集有套曲和小令兩部分,傅惜華說:“因卷首前半頁殘缺,題名亦失。惟據曲意觀之,擬題曰‘寡婦曲’,曲調疑爲‘端正好’一套,今僅存自‘脫布衫’至‘煞尾’止,共十支。恐前所缺者係‘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三支。”[3]套曲之後則爲“後增寡婦詩”,調寄“鷓鴣天”,分爲四類二十二首。《全明散曲》所收小令僅十首,與1953年出版的《明清民歌選·甲編》所收十首全同。可見《全明散曲》的編者並未見到全本[4]。後來周玉波等編《明代民歌集》,也據《明清民歌選·甲編》收録這十首。現在我們據《原國立北平圖書館舊藏甲庫善本叢書》影印本,還可增補十二首,全文如下[5]:

    【鷓鴣天】[6]

    又題雙關生藥名

    春景芳菲暖氣飄,茯苓出土透荒郊。

    遍地磠砂生寸草,濃園附子發青苗。

    石燕子,絮叨叨,畫樑荳寇鬧窩巢。

    靈前燒陌香白芷,獨寢蛇床哭一宵。

   

    半夏炎天寡婦焦,斷腸絕意閃多嬌。

    杏仁壽夭歸泉世,撇下紅娘待怎熬。

    想官桂,淚點拋,細辛難捨舊劬勞。

    早晨懶把烏頭整,巴荳黃昏哭一宵。

   

    秋後當歸樹葉飄,滿園甘草盡枯焦。

    人參在外愁路遠,荒郊管仲盼途遙。

    玻(披)[7]霜降,淚嚎啕,梹榔跌脚怨天高。

    牽牛一載重歡會,織女回香哭一宵。

   

    數九天門冬雪飄,孤人片腦好心焦。

    重容[8]羞對菱花照,手打川芎和誰學。

    昏浪蕩,淚難熬,金爐懶把麝香燒。

    黃連命苦誰人問,眼望天南哭一宵。

   

    四季蒔蘿帳裏憔,䖅芝瘦損慢裙腰。

    思情意懶搽輕粉,爲想人參髮似蒿。

    天仙子,把奴拋,木犀拆散鳳鸞交。

    水銀空有三千兩,錦帳重羅沒福消。

   

    寡婦春天淚如傾,情人乙(一)去影無踪。

    因他懶上粧臺鏡,思想當初月下行。

    無語聽聲花影力(動)[9],和尼(泥)飄蕩墜殘紅。

    傷心蓮盡春宵景,擊碎菱花因爲情。[10]

   

    寡婦炎天淚如傾,金道(蓮)舉步出蘭庭。

    將身同在榴[11]花影,不見多才可意人。

    惡恨紆[12]懷眉上鎖,自嗟自嘆斷腸人。

    粧殘盒暗菱花鏡,懶畫鵝(娥)眉因爲情。

   

    寡婦秋天淚如傾,雲鬟不整病纏身。

    面思意重人何在,好似生拆鸞鳳心。

    一枕夢魂同帳裏,醒來獨倚靠幃屏。

    雲鬢開亂無心整,粉面無歡因爲情。

   

    寡婦冬又(天)淚如傾,佳人獨自綉幃中。

    自從別後陽關路,獨手(守)蘭堂四季空。

    碎雪飄飛風凜列,寒門半掩越傷情。

    顏肖粉面無心整,瘦損嬌娥因爲情。

    又題妻上夫墳詩

    步舉弓鞋到塚邊,近前深拜哭喉咽。

    去年寒食同肩枕,今日清明挂帋錢。

    杯酒奠君難其(共)飲,淚珠落地不堪穿。

    舊時恩愛都忘卻,霧散雲收各一天。

   

    三十功名四十亡,有才無壽兩堪傷。

    夫妻鏡裏鸞分影,□□□□□□□。

    三尺紅羅書姓字,□□□□□□□。

    妾未[13]不敢高聲哭,□□□□□□□。

   

    汝夫身死汝兒孤,下世□□□□□。

    二十年來塵染竟,賣□[14]□過不曾□。

    洷(涇)渭難分濁與清,妾身端不受紅塵。

    兒童豈肯重呼父,列女何曾再嫁人。

據明刊《新編寡婦烈女詩曲》影印本,還可以校訂今傳各過録本之訛脫。前人校訂本往往把那些詞彙的寫法古今有別、某些字有所謂正俗之分的字,改成現在的通行寫法。還有一些明顯的點畫之誤,謝伯陽《全明散曲》(簡稱謝本)、吳曉鈴過録本(簡稱吳本)逕改爲正字。俗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一些俗字(包括一些簡寫字、同音替代等不同情況),在整理本中往往按照現在的用字規範予以改寫,這對於普通讀者理解文意,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研究近代漢語詞彙、語音、俗字的讀者來說,却失去了作品原貌,其價值也不免打了折扣。所以本文録文盡可能保留明代文獻的原貌,以見各家校録之差異,試舉例說明如下:

A.有形近而誤,謝本、吳本改爲正字者。

1.傷心理(埋)怨天和地,夫婦每不得相徘

理,吳本作“瞞”,謝本逕改爲“埋”。先思案:謝本改“埋”是,“理”爲“埋”之誤。

得,吳本誤作“德”。

2.近前來焚香頂禮,不爲錢財

不,謝本同。吳本作“大”。

3.傷感痛,話難傳,賓鴻空惹裏(意)情牽

裏,謝本、吳本作“意”。

4.無聲氣,怨神天,金妒(爐)焚降白檀香

妒:謝本、吳本作“爐”。先思案:此本“爐”字皆省作“炉”形。

B.有同音假借,改爲現在通行寫法者。

1.怎忘了共絞(鮫)綃羅帳裏

絞綃,吳本同,謝本改爲“鮫綃”。先思案:底本作“絞”。《新編寡婦烈女詩曲》套曲云:“怎忘了共絞綃羅帳裏”。“絞綃”蓋因“綃”字形旁類化而成,實即任昉《述異記》中的“鮫綃”,傳爲鮫人所織之綃,其質輕薄可爲紗帳。

2.一點芳心要自時(持)

時,謝本、吳本改作“持”。先思案:謝本、吳本所改是。時、持形音皆近。

3.將俺這心猿意馬勞(牢)栓緊

勞,謝本、吳本作“牢”。先思案:謝本、吳本所改是。

4.只道他是張厰(敞)描眉,何郎付(傅)粉

厰,謝本作“敞”。先思案:謝本所改是。張敞畫眉,事見《漢書·張敞傳》。

付,謝本、吳本作“傅”。先思案:何郎即三國何晏。付粉即傅粉。

5.春月傷情淚滴連,尊堂不與配姻緣

連,謝本作“漣”。下同。

6.巳(己-幾)時能勾得團圓

幾,明刻本作“巳”, 謝本、吳本皆作“幾”。先思案:“巳”即“己”,與“幾”音同。

7.金蓮舉步處庭蘭(欄)

蘭,謝本作“欄”。

8.寡婦思情秋月間,離懷憔悴減珠(朱)顏

珠,謝本作“朱”。

9.風流自古漕(遭)磨難,錦被重重懶去眠

漕,謝本、吳本作“遭”。

10.悲帝(啼)煩惱已千番

帝,謝本、吳本作“啼”。

11.梳粧慘淡香肌瘦,羅裙寬(褪)裺斜徧(偏)

,謝本、吳本作“褪”。

12.何年在(再)會絞綃帳,甚日何時一處眠

在:謝本、吳本作“再”。

C.有一些詞彙的用字習慣與現今不同,謝本、吳本都改爲現今行用之字。

1.好交我難尋難覓

交,吳本改作“教”,下同。

2.香卓(桌)兒安排的整齊

卓,謝本作“車”,吳本作“桌”。

3.徧(偏)我孤身獨自眠

徧,謝校作“偏”。先思案:謝校所改是。此處“徧”讀爲“偏”。

D.謝本、吳本兩家校録有誤,可據影印本改正。

1.好交我難尋難覓

“尋”,吳本誤作“等”。

2.天呵,道(倒)不如俺一搭兒死了伶俐

搭,謝本作“塔”。

3.恰便似䰟靈兒活現在傍僻

僻,謝本同。吳本作“壁”。先思案:傍僻即旁邊。

4.猛然覷見了個郎君過,交我心痒難揉

痒,謝本同。吳本作“絆”。

5.城外景,杏花天,正逢美女動心間

謝校云:“外”下原衍一“春”字。先思案:明刻本無“春”字。謝校當據《明清民歌選·甲編》而言。

6.詩中已點流情淚,轉眼拋離難上難

離,謝本誤作“却”。

7.何年月日重歡會,若要團圓難上難

月日,謝本誤作“日月”。

8.奴奴孤單獨自眠

奴奴,謝本、吳本誤作“惟奴”。

9.風吹葉落殘蟬噪,詹(簷)前鐵馬鬧聲喧

詹,謝本誤作“簾”。

10.梳粧慘淡香肌瘦,羅裙寬(褪)裺斜徧(偏)

裺:謝本、吳本誤作“掩”。先思案:《廣韻》“裺,衣縫緣也。”

11.何年在(再)會絞綃帳,甚日何時一處眠

絞:謝本、吳本誤作“綾”。先思案:當作“絞”。參前文。

12. 新編寡婦烈女詩曲

詩:吳本同。謝本作“時”。

此外,影印本較各家過録本增多一塊殘片,爲印本右下角,存字五行,上端已殘去大約一半的內容(見附圖)。明刻《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揆其版式、字體及內容,確爲《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殘頁。今據原書行款,録文如下:

    □□□□□□■來呵孤另另獨自眠冷清清■■

    □□□□□□□□似俺孤辰寡宿非今世定是我

    □□□□□□□□起我將神謗把一對並頭蓮卸

    □□□□□□□□□■夗央煞尾我年紀兒纔二

    □□□□□□□□□□■靈床兒傾倒無徧向特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行曲文尚未完結,而第六行下端已經空白,可見該曲文在第六行結束。而第七行下半段印有橫線一條,可能標示套曲的開始。現殘存曲文有【煞尾】一詞,也說明這裡可能是套曲的結束之處,這說明此曲本的套曲至少有兩套。而孫楷第在《戲曲小說書錄解題》一書中爲《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撰寫的解題云“唯《寡婦烈女》卷除首載散套二章外,餘皆《鷓鴣天》詞爲異”[15],孫楷第的說法與正好與影印本的情況互相印證,可見這個殘片確乃《寡婦烈女詩曲》之佚文。

傅惜華曾認爲《新編寡婦烈女詩曲》前面殘缺“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三支曲子。如果這個殘頁僅接後面完整半葉的話,就只剩下四行八十字的空間;如果再加上後面半葉殘存的25字,這套曲子開始的曲文,最多不會超過124字。考慮到【滾繡球】曲牌的襯字較多,再加上開頭的【端正好】一支,這套曲文前面殘缺的曲子可能只有兩支。

此外,現存套曲大約有45行,佔差不多兩個整葉的篇幅,可知這個散曲集至少還缺少兩個整葉。不知道這失去的兩葉將來會不會重現人間。


[1]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第166冊419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2] 見《吳曉鈴集》2冊262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01月。

[3] 傅惜華:《明清兩代北方之俗曲總集》,載《曲藝論叢》第9頁,上雜出版社,1953年版。

[4] 例證還有,套曲後小令第一首“城外景,杏花天”句,謝伯陽《全明散曲》校勘記云:“外”下原衍一“春”字。今案:明刻本無“春”字,《全明散曲》校記當據《明清民歌選·甲編》而發。

[5]録文以影印明刻本爲底本,校以吳曉鈴過録本(簡稱吳本);原文時見俗字,本文照録,其正字在括號內註明。下文皆同此例。

[6] 調寄《鷓鴣天》。孫楷第《寡婦烈女詩曲》解題云此卷各小令俱爲《鷓鴣天》(493頁)。謝伯陽《全明散曲》所收十首題“南仙呂鷓鴣天”。

[7]玻,吳本作“披”。先思案:“玻”當爲“披”之誤,與“砒霜”諧音。

[8]先思案:“重容”諧“蓯蓉”音。

[9]力,吳本作動。案,今從吳本。

[10] 此行,吳曉鈴過録本脫。

[11]榴,原字形作“”,吳本作“桎”,即“榴”之俗寫。留,此卷俗寫从力从田。

[12]紆,明刻本作

[13] 未,疑爲“身”之誤。

[14] 賣□,吳本作“賣落”。

[15]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439頁。

注:本文发表于《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一辑,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冯先思博士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