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祥军:上海图书馆藏焦循未刊稿《毛诗地理释》提要

 书目文献 2020-10-23

上海图书馆藏焦循未刊稿

《毛诗地理释》提要

孔祥军

    孔祥军,江苏扬州人,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经学文献及中国古代史研究。撰有《阮刻<毛诗注疏>圈字汇校考正》《出土简牍与中古史研究》等,整理《毛诗传笺》等。

[摘要]:清儒焦循贯通经学,特以精熟易理、沈研孟子着称。此外,焦循亦深究舆地之学,于《诗经》地理学尤再三致力,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成未刊稿本《毛诗地理释》四卷,今藏上海图书馆。焦循综合运用了逻辑推理、辨方正位、排比文献、援经证经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毛诗》地理所涉及的同名异地、记载抵牾等问题进行了合理深入的考辨推断,对旧传讹误进行系统而又彻底的梳理厘正,体现了焦循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超卓的考据水准。

[关键字]:焦循,《毛诗地理释》,诗经地理学

《毛诗地理释》四卷,焦循撰,为未刊手稿,今藏上海图书馆。[①]卷首焦循自序云:“乾隆丁未,馆于东城寿氏,偶阅王伯厚《诗地理考》,苦其琐杂无所融贯,更为考之,迄今十七年,未及成书。今春家处,取旧稿删其緐冗,录为一册。凡《正义》所已言者,不复胪列。附以氏族,得四卷。嘉庆八年癸亥二月春分日。”据此,焦循乃因不满王应麟所考毛诗地理,而有此篇之作[②]。是书之撰,历时弥久,前后经十七年仍未完成,细观今存手稿,前三卷释地,后一卷释人[③],释地部分每先表地名,下系《毛传》,凡《毛诗正义》未及者则附案语以考其实。其底本誊写工整、一丝不苟,而施以眉批,又多删改、增入、倒乙等等修改符号,这显然是所谓“取旧稿删其緐冗”的痕迹,于此处正可见焦循研究之深入与学问之递变。然而既属未刊手稿,或为焦氏未定之见,稿本中自论点至句法,多有蒙昧含糊,甚或抵牾不通之处,此亦不足为怪也。 

焦循为清季易学三大家之一,梁启超云:“可以代表清儒《易》学者不过三家,曰惠定宇,曰张皋文,曰焦里堂……里堂精于算理,又精于声音训诂”[④],故其考据地理逻辑缜密,步步为营,又不惜文字,长篇追索,此为其显著之特色,其辨浚地所在,即尽显此长。卷一“寒泉浚”《传》“浚卫邑也”:“循按:《水经注》:瓠子水会濮水,东迳浚城南,西北去濮阳三十五里,城侧有寒泉冈,即《诗》所谓‘爰有寒泉,在浚之下’。《通典》濮州濮阳县引此诗,又云:寒泉在县东南,有古浚城。濮阳县为卫地,浚在于此,当有然者。寒泉,《传》无所解,则不必实有其地,后世名阪、名冈,取号于《诗》,谓之寒泉,不得转以为《诗》证也。”焦氏先据《水经注》、《通典》考实浚地所在,继而又以通识眼光辨明“寒泉”非实有其地,后世所指多有附会,其见解之通脱,甚得释地之要。至此,似已无疑问,然而“《太平寰宇记》于开封之浚仪县云:寒泉陂在县西六十里,《诗》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其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欧阳忞《舆地广记》云:开封县有浚沟,《诗》所谓浚郊、浚都也;祥符县北有浚水,故谓浚仪,有寒泉阪,《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焦氏并未回避矛盾、简化问题,而是实事求是的拈出文献二则,从而引出“浚在浚仪之说”。对此,焦循又深辨其非,“此以浚仪之浚偶与《诗》同,遂取《诗》之‘寒泉’以名其陂。乃浚仪汉属陈留,班氏自注云: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焦氏认为此乃后人望文生义,而谓浚仪为浚地,据《汉书·地理志》此浚仪乃西汉时名,战国时称大梁,与浚自无关系。继而,焦循又从疆域角度驳正浚在浚仪之说,焦氏的思路是,《毛传》既谓浚为卫邑,只需证明浚仪非为卫邑,则前说不攻自破。“卫之疆域跨河东西,南平于河。何以言之,陈留郡之长垣、封邱[⑤]皆在浚仪之北,孟康言长邱在封邱,杜曰宋地;《续汉郡国志》封邱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杜曰郑地。《春秋》匡在长垣,文八年晋侯归匡戚之田于卫,杜曰:匡本卫邑中属郑;又祭仲,杜言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是长垣为卫、郑交界之地也。长垣之东为泲阴,杜以郑之武父在东北[⑥],封邱之东为酸枣[⑦],杜以郑廪延之别名,又以郑之城棣在西南。”此段考辨略欠从容,虽显繁乱迫促,而旨意甚明。焦氏择定陈留郡长垣、封丘二县,第一步说明二县皆在浚仪之北,第二步努力证明此二县县境分属郑、宋,卫本在郑、宋之北,又何能跨二国而遥领浚仪之地?“《汉志》东郡南燕县,南燕国;《通典》滑州胙城县,汉南燕县,古南燕国;隐公五年‘卫以燕师伐郑’,《土地名》云东郡燕县;然则封邱以北、长垣以西尚有南燕国介于其间,庄二十年燕仲父犹见于《传》矣,《郡国志》东郡燕县有平阳亭、有瓦亭,平阳、瓦皆卫地,杜皆以为在燕县东北。”焦氏考出卫地之南,长垣、封丘之西北,尚有南燕古国,又增有力之证。“又卫之平邱、宛濮、蒲,杜皆以在长垣,刘昭引《陈留志》鞠居在封邱,则以汉县计之,卫之境止得长垣,多得封邱、南燕,自此而南皆郑宋之地,卫不得而有之,浚郊、浚都何得在此?”焦氏总成上文,浚仪非属卫地,明矣。焦氏因无法直接论证其说,故通过证明浚仪与卫之间相隔他国之境土,最终考辨成理,其思路新异高明,堪称妙绝。然焦循并未止步于此,又引出一问题,“刘昭引《晋地道记》谓《论语》仪封人即此县[⑧],《论语集解》郑注云:仪盖卫邑”,浚仪为仪,仪又为卫邑,则浚仪为卫邑,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正义》云:以《左传》卫侯入于夷仪,疑与此是一。《郡国志》东郡聊城有夷仪,此齐、卫之界,孔子至卫,未尝由齐,非谓此也。夫曰‘盖卫邑’,未知果卫否也,或非卫邑,则浚仪可矣。《水经注》于浚仪引《西征记》论仪封人即此县非也,郦氏非之,信矣。”焦循据孔子适卫之途以驳仪为夷仪之说,诚是;然其仅引郦道元所谓“非也”以证仪不在浚仪,论辩颇为乏力。《论语补疏》卷上“仪封人”条焦循又云:“使仪封人在浚仪,当今祥符、兰阳之间,虽为由陈至卫之道,而邑非卫邑矣。”[⑨]此说仍非确证。刘宝楠云:“案:《明一统志》仪城在兰阳西北二十里,即封人请见处。兰阳、祥符地本相接通,以浚仪之名,附会为封人所官邑。又浚仪始见于《郡国志》[⑩],不若夷仪为尤古矣。”[11]刘氏以为古仪地本近浚仪,后人见浚仪有仪字,而附会此为古仪地,庶几近之。其实,焦氏上文历历所考,已证明浚仪非卫地,仪既近浚仪,郑玄谓仪盖卫邑,显误。此例既可见焦循推求古地之细密精审,也可见考不胜考,终陷繁琐而反致模棱。

焦氏亦复能从毛诗所涉地名入手,细绎其命名之义,进而由此辨析地望方位,区分同名异地。如卷一“中露”《传》“中露卫邑也”:“循按:郑氏为此序笺云‘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卫处之以二邑,因安之’,二邑,即依《毛传》为说也。《水经注》:瓠子河东迳黎县故城南,孟康曰今黎阳也,薛瓒言按黎阳在魏郡非此黎阳也,世谓黎侯城,昔黎侯阳寓于卫,《诗》所谓‘胡为乎泥中’,毛云泥中邑名,疑此城也,土地污下,城居小阜,魏濮阳郡治也。此以泥中为邑,无畔于《传》。至《元和郡县志》于郓州郓城县云:黎邱在县西四十五里,春秋时黎侯寓于卫,因以为名,黎之臣子讽卫侯归国[12],作诗曰:‘胡为乎泥中’,盖恶其卑湿也。此以卑湿解泥中,似本《水经注》‘污下’之说而误者,实为畔《传》之始。”《毛传》虽属古文经学,然传自西汉,当渊源有自,《水经注》未违《毛传》,《元和志》则申说转异,颇有望“泥中”文而生“卑湿”义之嫌,焦氏点出二说释解地名之异,自可见出古说流传而致讹误之迹。继此,焦循指出又有另一说法:“乃《水经注》于河水过黎阳又云: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元和志》卫州黎阳县云:古黎侯国。此黎阳在汉属魏郡,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即臣瓒所谓‘黎阳在魏郡非黎县’是也。盖魏郡之黎阳,以黎山得名,在今卫辉府之浚县,唐之卫州,宋之浚州也;东郡之黎,以黎侯寓得名,在今曹州府郓城、寿张之间,唐属郓州,宋属济州也……黎阳既非本国,亦非寓地,孟康误举,故臣瓒破之,郦道元、李吉甫之书两系之,殊属惑人,地书纷杂,诚未易读也。”焦氏从地名命名角度入手,细绎两黎得名之因,魏郡黎阳名自黎山河阳,郓城黎城乃因黎侯所寓得名,一出自然山川,一出人文史事,此端既明,则地望自分。此段考辨确凿明晰,堪称精彩。焦循又云:“黎侯寓卫,卫处以泥中、中露二邑,后因以所寓之地名黎,得黎侯所寓之地,即得泥中、中露之地也矣。”若此高见,实已触及古史地名迁移之普遍规律,钱穆先生曾总结到:“一民族初至一新地,就其故居之旧名,择其相近似而移以名其侨居之新土”[13],“因人事变动,常常有后起的新名来掩盖故名”[14],焦氏由《式微》诗义揭示中露、泥中实乃黎侯所寓,再依据地名迁移规律,由已知之黎地,推求未知之中露、泥中,实开考古证地之一大法门。

传世典籍中关于先秦地理的说法往往方枘圆凿、矛盾抵牾,焦循通过排比前后文献记载,将流传中所产生的讹误呈现出来,孰是孰非,不辨自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研究思路,被焦氏极好地运用到了先秦地理研究中。其著例,如卷一“楚堂”《传》“楚邱有堂邑者”:“循按:《汉书·地理志》山阳郡成武,有楚邱亭,齐桓公所城,迁卫文公于此,子成公徙濮阳;又东郡濮阳,卫成公自楚邱徙此,故帝丘,颛顼墟。后汉《郡国志》成武属泲阴郡,补注云:《左传》隐七年戎执凡伯于楚邱。《正义》所引杜预注即此隐七年注也。[15]《晋地里志》泲阳成武有楚邱亭,晋改泲阴为泲阳,杜预时尚未改,故仍曰济阴[16],杜于隐七年之楚邱及僖二年之城楚邱,并云卫邑,则固以齐之所城、戎之所伐为一地,与《班志》同也。”班固、杜预均认为楚邱在成武,并无疑问,焦氏先定下一基点,随后便引出异说:“康成东汉人,时成武属泲阴,不属东郡,而疑在东郡界中者,盖不以成武之楚邱,为卫之楚邱也。”焦氏所谓康成云云者,实指孔颖达《正义》所引:“《郑志》:张逸问楚宫今何地?仲梁子何时人?答曰:楚丘在济、河间,疑在今东郡界。今仲梁子,先师鲁人,当六国时,在毛公前。然卫本河北,至懿公灭,乃东徙渡河,野处漕邑,则在河南矣。又此二章,升漕墟望楚丘,楚丘与漕不甚相远,亦河南,明矣,故疑在东郡界中。”[17]郑玄所疑颇有道理,据《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师败绩,遂灭卫……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据此,至鲁闵公二年卫方由北渡河,隐公七年卫何得河南地境之有,“戎伐凡伯于楚丘”,杜注:“楚丘,卫地”,大误[18]。然国属虽误,杜氏所释地望则不误。焦循于郑玄东郡之说,有以辨之:“《水经注》:菏水分泲于定陶东北,北迳已氏县故城西,又北迳景山东,《卫诗》所谓‘景山与京’者也,又北径楚邱城西,《郡国志》曰:成武县有楚邱亭[19],杜预云:楚邱在成武县西南,卫懿公为狄所灭,卫文公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城楚邱以迁之,即《诗》所谓‘升彼墟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此同于《班志》。”焦氏并未正面回答郑说之疑,而是援引《水经注》作为新证,又云:“惟《郑志》答张逸问疑在东郡界中,未言何县,亦未明载经注中,盖未定也。”焦氏云云,未及根本问题,实欠论辩之力。然焦氏揭发讹误源流之功,则不可没,“《水经注》言:濮水枝津,上承濮渠,东迳鉏邱县南,京相璠曰:今濮阳城西南十五里有沮邱城,六国时沮、楚同音,以为楚邱,非也。然则京相璠始以濮阳有楚邱,亦未即指文公所徙之楚邱,郦氏于古事旧迹,往往两载,独此直斥其非,则真非矣。”据焦氏此段所揭,京相璠实为误说源头,而后世以讹传讹,则更甚矣,“至唐人作《括地志》,乃以为在滑州卫南县,《通典》及《元和郡县志》皆于滑州言卫文公自漕邑迁于楚邱,即卫南县。《太平寰宇记》于澶州卫南县言:楚邱城在县西北四里,《诗》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引《城冡记》云:齐桓公筑楚邱之城即此。此本《括地志》之说,然于河南道宋州楚邱县,则又云:古之戎州即已氏之城邑,景山在县北三十八里,高四丈,空冈在县北三十里,高一丈,盖《诗》云‘景山与京’也,又棠水在县北四十五里,从单州成武县入界,南行五里,合泡沟,《诗》云‘望楚与堂’也,又古楚邱城在县北三十里,《诗》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左传》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邱’,杜预注云:在泲阴成武县西南。是兼两地而言之。至欧阳忞《舆地广记》,辨成武之楚邱,云:漕、楚邱二邑相近,今拱州楚邱非卫之所迁,县有景山京冈,乃后人附会名之。于是近世学者,遂以楚邱在开州滑县,而成武之楚邱在今曹县,为宋地。而戎之所伐,与齐之所城,竟为两地![20]”通过焦氏此番排比罗列,一条红线赫然在目,郑疑权舆,京相璠濮阳之说遂起;濮阳近滑州,遂自《括地志》至《通典》、《元和志》则有楚邱滑州卫南之说;再至《寰宇记》则两载其说而未定孰是;又至《舆地广记》则楚邱一分为二,各为一地,此后遂成不刊定论。[21]源流既明,焦氏又据史实事理再辨之,“循因论之,闵公二年,立戴公庐于曹,齐桓公使公子无虧戍曹。僖公元年[22],诸侯城楚邱封卫,于是去曹而迁楚邱矣,十二年,为狄难,诸侯城卫楚邱之郛,十八年、二十年[23],狄皆侵卫,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邱。是必帝邱可以避狄,故去楚邱而适此。若楚邱在滑县,则与帝邱接壤,相去不足百里,狄可围楚邱于滑,独不可围帝邱乎?必不然矣。唯楚邱在成武,为卫之东南,与宋、鲁接壤,狄人出没于此,凡侵鲁、侵宋、侵卫皆在此。帝邱,西凭大河,北拥清、济,地近于漕,实远于楚邱。自迁之后,狄乃移患于鲁、宋,虽文十三年乘卫侯在会,亦为患于边,不足为卫难矣。故未迁则苦之,既迁且乘狄乱,侵以报之,盖狄虽无定,而出没之地亦有常,河、济之间非其所及矣。”焦氏精熟《春秋》,贯通《左传》,卫国数迁前后之史事,如视诸掌,随手拈来,寓释地于考索史事,其所辨析皆中卫、狄交争之情,卫迁成武,固近史实也。经此长篇考证,楚邱诸说之争,盖可息矣。

“《诗》与《春秋》(本相)表里”[24],援《春秋》史事以考《毛诗》地理,以经证经,史诗互证,亦为焦循考据之重要手法。如卷二“汶水”笺“汶水之上盖有都焉襄公与文姜时所会”:“循按:《汉书·地理志》有二汶,一出泰山郡莱芜,入泲,此《禹贡》之汶也;一出琅邪郡朱虚,至安邱入潍,此《诗》之汶也。”焦氏先列出二汶首尾所迳,经义之别,继而考辨此说之由来,“何以言之?《禹贡》言‘浮于汶达于泲’,入潍之水,不可以达泲也。”此自《禹贡》而言,诚为显而易见之证,所辨甚是;焦氏又援《春秋》以辨:“文姜之会齐侯,《春秋》备书之:庄二年会禚,七年会穀,为齐地;四年会祝邱,七年会防,皆鲁地。《诗》刺襄公入鲁境,则当指祝邱、防二地。祝邱,即桓五年城以备齐之邑,《地理志》东海郡即邱,孟康云古祝邱,在今沂州府境。鲁有二防,西防,本宋地,隐十年鲁取之,杜注高平昌邑县西南,晋高平昌邑在汉属山阳郡,今为兖州金乡县地,于鲁为南境,齐侯不应远至此;东防,隐九年公会齐侯之地,杜注在琅邪华县东南,亦在今沂州府境。防及祝邱皆在齐都之南,鲁境之东,襄公至此,必由临朐而南渡入潍之汶,汶全在齐,齐人咏其地之水,则不必远引莱芜所出之流也。”齐襄会文姜,《春秋》所载有四,其二在齐,其二在鲁,而本诗《齐风·载驱》有“鲁道有荡”之语,则为赴鲁无疑。焦氏遂笔锋一转,遂详考祝邱、防二地所在,皆处今山东临沂一围,襄公欲会文姜于此,岂能由泰山之汶而折回远绕,其必经之汶则为入潍者无疑,此汶在齐,适可与《齐风》讽诗相配,焦氏此例所辨真可谓左右逢源、处处贴合。且于齐之禚、穀二地,焦循亦有说:“若穀在东阿,禚为西境,襄公至此,无容过汶也”,二地皆在今山东长清周围,与二汶均相隔已远,确不关涉。考据之滴水不漏,焦氏是也。

然焦氏所考亦有似是而非者,如卷一“汜”《传》“决复入曰汜”:“循按:《尔雅》有二汜,一在《释水》,‘决而复入’之谓也;一在《释邱》,‘涘为厓穷渎汜’是也。《说文》兼采之,字从巳午之巳。郑氏注《禹贡》,以夏水首出江、尾入沔为沱,《水经注》以夏水为江之汜。盖自江之决处言之,为沱;自决而复入言之,为汜;自水决复入之间言之,为渚;三者一也。汜可通名为沱,汜者,沱之复入江者也,故夏水郑言沱,郦言汜。”焦氏谓“汜可通名为沱”此本不误,而强分江决为沱,复入为汜,经由为渚,则分辨太过,显属牵强。而其说讹误有三:其一,曲解《尔雅》,《尔雅》为释经而作,《毛传》亦取之为解,明谓“决而复入”为汜,非谓“江决为沱,复入为汜”,焦循以意改志、六经注我,甚非;其二,不通地理,今检《水经注》卷三十二经文:“夏水出江流于江陵县东南”,郦道元注云:“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江陵为江水决出衍为夏水之津口,据此可谓“江决处为汜”,而焦循灭去“之首”二字,引作“以夏水为江之汜”,择此去彼,断章取义,遂称“自决而复入言之为汜”,而与地理实情转相违背,殊无谓也;其三,专通不分,汜、沱本皆为通名,而非专名,实指枝江而复入于江之义,《尔雅·释水》早已明言,又《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州上,故以枝江为称,《地理志》曰:江沲岀西南,东入江是也”,《水经注》卷四十经文:“荆州沲水在南郡枝江县”,沲即沱,则此枝江可称汜,亦可称沱,夏水亦然,可称汜,也可称沱,确无所谓分段命名之义,焦氏所辨太晰,故而太过,成也在精,败也在精,此之谓也。

注释:


[①]是书历来多有著录,如阮元《通儒扬州焦君循传》云:“君谓王伯厚《诗地理考》繁杂无所融贯,作《毛诗地理释》四卷”(《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五,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058页),《清史列传》卷六十九《焦循传》:“(焦循)又著《禹贡郑注释》一卷,《毛诗地理释》四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87页)。然《焦氏遗书》未收此书,公私目录未见刻本著录。而《毛诗地理释》手稿四卷尚存人间,今藏上海图书馆,其为深入研究焦循毛诗学、舆地学,提供了全新资料,助益甚大,可谓弥足珍贵,惜乎学界对此稿关注不多,理应引起研治清季学术史者之注目。本文所引《毛诗地理释》原文,皆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此本,下不赘注。

[②]民国二十一年,孙常叙在吉林省立图书馆发现焦循批注《诗地理考》一部,并加以辑录,集为一册名为《扬州焦氏读<诗地理考>札记》,并由吉东印刷社于康德二年(1935)出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二期刊发了《扬州焦氏读<诗地理考>札记》(选载)一文,仅节取了《孙叙》、《系年》以及焦循极少批注。据此文所录焦循《诗地理考叙》批注:“阅二过矣,终宋儒之学也,庚戌循又记。余近有《诗释地》一书,视此较精善,今亦尚未脱稿也,嘉庆戊午夏月记”,可见焦循确实在《诗地理考》上用了很大功夫,但此批注与《毛诗地理释》显为两书,可资互参。

[③]焦循《毛诗地理释》卷四小序云:“余既释《诗》之言地者,次为三卷。窃以杜征南撰《春秋集解》,又为《土地名》、《氏族谱》以相经纬。《诗》与《春秋》表里,释其地亦宜释其人……岂非有地则有人,有人则有事,《序》、《传》中有及时事者,亦考而说之,附诸卷末云。”则焦氏实仿杜预之意,而续以释人纪事之述。

[④]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本,第296-297页。

[⑤]“封邱”典籍本作“封丘”,焦循改丘为邱,似因尊孔而避讳,下同此。

[⑥]《春秋》桓公十二年:“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杜注:“武父,郑地,陈留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又《汉志》陈留郡有济阳无泲阴,焦氏作“泲阴”,显误。

[⑦]《水经注》卷七经文:“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北”,注文“泽有故亭……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春秋》为长丘焉。”据此,酸枣当在封丘之西,《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图组》所绘若此,焦氏云“封邱之东为酸枣”方向适反,误甚。

[⑧]《续汉志》陈留郡浚仪县刘昭补注。

[⑨]焦循《论语补疏》,《清经解》,第8825页。又王鎏《四书地理考》卷一“仪”条引《王中川集》云:“(浚仪)此地为仪者有五证:此去卫故都仅百数十里,自卫适陈,道必经由,一证也;《水经》浚水实出邑下,《卫诗》云‘孑孑干旄,在浚之郊’,浚之于仪,实为一所,二证也;秦汉去古未远,县名浚仪,必有所据,三证也;仪又加浚者,见浚为卫水,此实卫地,四证也;仪封在汉为东昏县,后易东明,宋元始易为仪封,今县治又国初所迁筑,去卫适陈,必不由此,封人官名,偏取仪封,此不足信,五证也。”(《续修四库全书》第170册,第327页)。浚仪非卫地,焦循已考实,其所谓五证,皆浮泛而不可信据也。

[⑩]《汉书·地理志》陈留郡已有浚仪县,此处刘氏称浚仪始见于《续汉书·郡国志》,误甚。

[11]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本,第72页。

[12]揆诸文义,当作“黎之臣子讽黎侯归国”,检《元和郡县图志》卷七:“黎之臣子讽其君归国”(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1页),则此处作“卫侯”,显误。

[13]钱穆《史记地名考·序》,《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4册,第8页。

[14]钱穆《提议编纂古史地名索引》,《禹贡》半月刊第一卷第八期,收入《古史地理论丛》,《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6册,第378页。

[15]《毛诗·定之方中》孔颖达《正义》云:“杜预云:楚丘,济阴成武县西南。”(汲古书院昭和四十八年影印足利学校藏南宋十行本《附释音毛诗注疏》,第359页)。又,《春秋》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杜注:“楚丘,卫地,在济阴城武县西南。”

[16]据笔者考证,杜预编成《春秋经传集解》在太康元年,详参拙作《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所存晋太康元年地志辑考》,收入《汉唐地理志考校》(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第69-70页)。又检《续汉书·郡国志》有济阴郡,三国曹魏有济阴郡,宋本《晋书·地理志》作“济阳郡”,据笔者考证,西晋太康四年改济阴郡为济阳郡,详参拙作《晋书地理志校注》(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0页)。

[17]《附释音毛诗注疏》,第359页。

[18]江永《春秋地理考实》隐公七年“楚邱”条云:“《经》:戎伐凡伯于楚邱以归。杜注:卫地,在济阴城武县西南。《汇纂》:今兖州府曹县东楚邱亭是也。今按:曹县今属曹州府。《一统志》:楚邱城在曹县东南五十里,春秋时戎州己氏之邑,汉改为己氏县,隋改曰楚邱,明省入曹州。又考,二年戎城亦在曹县,则此楚邱为戎邑,凡伯经其地,戎遂伐之以归,非卫邑也。因此楚邱与滑县楚邱卫文公所居者同名,杜遂以为卫地,不知此楚邱去卫远,卫不得有此。说者因杜注遂谓‘于楚邱’者,罪卫不能救王臣之患,考之亦不详矣。若论近楚邱之国,则曹都定陶者为最近,凡伯经戎人之邑而戎伐之,虽曹亦不能救也。《春秋》书‘于楚邱’详其为戎地,以见戎之横、周之微耳,于曹、卫乎何责。”(《春秋战国史研究文献丛刊》第4册影印清道光九年学海堂刊《皇清经解》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江氏虽不明两楚邱实为一地,然其释此卫地乃涉后而误,是也。

[19]今传世本《续汉书·郡国志》济阴郡成武县无楚邱亭之载,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此《郡国志》系《地理志》之误(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40页),或是。

[20]焦氏所谓“近世学者”,如顾栋高,其《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卫表》云:“僖二年迁楚邱,今为卫辉府之滑县”(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0页)。而此误甚至沿讹至今,杨伯骏《春秋左传注》闵公二年“封卫于楚丘”注云:“楚丘,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东”(中华书局1990年修订版,第273页);赵生群《春秋左传新注》闵公二年“封卫于楚丘”注云:“楚丘,卫地,在今河南滑县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皆不知此处楚丘既非卫地,也不在滑县也。

[21]王先谦云:“自隋开皇十六年,同时置两楚丘县,一在汉己氏县,即杜注所云城武县西南;一在汉白马、濮阳之间,正用京说,旋改卫南,于是言舆地者本之,遂一成而不可易。”(《诗三家义集疏》,第241页)。王氏此言可作焦氏所谱楚邱诸说源流之补充。又顾栋高有诗云:“卫邑原来两楚丘,开皇并置本《春秋》。班书谬列从成武,滑县漫同己氏州。”小注详考:“《穀梁》于两楚丘皆言卫邑,而不明其处,至隋开皇十六年同时置两楚丘县,一在汉己氏县,以戎伐凡伯之楚丘为名。己氏,春秋时为戎州,在今山东曹州府曹县东南四十里。一在汉白马县,即齐桓公所封者,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六十里。”(《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地形口号》,第1023页。)王说似本此,然顾氏此言易致误解,据《隋书·地理志》梁郡楚丘条:“开皇四年又置己氏,六年改曰楚丘”(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36页),则开皇六年改己氏为楚丘,非开皇十六年置楚丘。而卫南之楚丘,据《隋书·地理志》东郡卫南条:“开皇十六年置”(第843页),《元和郡县图志》卷八滑州卫南条:“本汉濮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楚丘县,属滑州,后以曹州有楚丘县,改今名。”(第199页)。则顾氏、王氏宜言隋开皇十六年同时有两楚丘,庶几契合史实。

[22]《左传》闵公二年,《春秋》、《左传》僖公二年,皆载僖公二年诸侯城楚丘封卫,焦氏此处谓僖公元年,似误。

[23]《春秋》僖公二十一年: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焦氏此处谓僖公二十年,似误。

[24]《毛诗地理释》卷四小序。

注:本文载《清代扬州学派研究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6年

注:本文载《清代扬州学派研究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6年),引用请以该书为准。感谢孔祥军教授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