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墩

 娄旭在玩儿 2020-10-24

一直知道城南永定门外有一个燕墩

以前也看过一些写它的文章和资料

可直到昨天 才真正走到了它的脚下

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观察这座墩台

也通过长焦 欣赏了乾隆石碑的精美

燕墩

俗称烟。是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在燕墩上堆砌烽火台以对应。台顶正中是一座方形石台,台上立四方石碑一座。四角攒尖顶雕龙纹,石须弥座雕诸子神像。碑身镌刻乾隆皇帝撰写的汉、满文字对照的《皇都篇》和《帝都篇》,是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燕墩下介绍牌上面的文字

也见诸大多数介绍燕墩的文章

但是 细读起来 总觉得有些问题

问题在哪儿呢 我们后面再说

燕墩其实是一座相当高的墩台

外部被城砖包裹 内部应为夯土

墩台四方 下广上狭 四面呈梯形

台下西北有小门 应该能由此登台

去的时候门锁着 只能望门兴叹

墩台上醒目地立着一通四方石碑

这石碑的造型实在是太眼熟了

首都博物馆前就有一通孪生的

从造型到装饰 都是浓浓的乾隆风

墩台加上石碑 显得颇为高大伟岸

通过长焦镜头 仔细观赏石碑细节

碑顶为四角攒尖带圆宝顶的顶帽

四条垂脊上各装饰一条立体的龙

整个儿顶帽层层雕饰 极为华丽

背身四方 因为阳光和石材的颜色

所以上面所刻的文字根本看不清

这倒没什么 我早就知道它的内容

碑座为束腰须弥座 同样精美华丽

层层雕饰中 最重要的纹饰在束腰上

以前看过的很多介绍文章上都说 

束腰部位高浮雕了二十四尊水神像

亲眼见到 却发现 并非如介绍所云

束腰上的造像 围绕一圈连贯不断

都是一只怪兽间隔一个莲座佛像

所有佛像的头部全被人为的损坏

虽面目无存 依造型判断 皆为佛像

而那些怪兽 都是乾隆碑上常见的

效仿汉代石刻玉雕中的畏兽造型

畏兽 佛像 都和所谓的水神无关啊

另外 在<钦定日下旧闻考>中也说

碑形方而长 下刻诸神像 顶刻龙纹

没说是水神 不知道是谁发挥出来的

二十四水神这个说法 应该终结了

翻过来再说说前面的那个疑问

介绍说 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

这北京五镇之说 确实非常有名

在中国古代道家的五行学说中

东南西北中 对应 木火金水土

为保京城平安 在北京五个方位

设置了五个对应的镇物 分别是

东镇黄木 南镇燕墩 西镇大钟寺

北镇昆明湖 和 中镇景山

看出问题来了么 问题在时代

五镇中有景山 就不可能是元代

景山是明代的永乐皇帝堆出来的

而昆明湖和大钟寺就更晚了

它们都是清代乾隆年间才有的

所以 这五镇之说的上限在乾隆

而真正见诸文献的 其实要更晚

光绪年间李虹若<都市丛载>中

才第一次记录了这个说法儿

数年之前 燕墩被埋没在一片楼群中

经过多年的治理 如今它傲立在路旁

围绕着它 还修了一大片的绿地公园

在花木的衬托下 烟墩显得愈发雄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