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广玲-专栏】营养师教您:汤圆,如何吃?

 临床营养网 2020-10-24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王广玲

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眼科学硕士研究生

社会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西省营养学会 临床营养分会 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研究性医院学会 临床营养分会 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病案管理委员会 秘书长。

营养师教您:汤圆,如何吃?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正月十五,很多人家里想必早已备上满满当当的汤圆。一顿吃不完的汤圆甚至连续几天里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汤圆。

汤圆很好吃,但每年这个时候,医院里总会有一些因“不会”吃汤圆吃出毛病的病人,看来这个美昧不是那么“好吃”的,大家既喜欢汤圆甜美细滑的口感,又为它的高能量、高脂肪而发愁,如何科学吃汤圆呢?


汤圆应当吃多少?

汤圆外皮是糯米,糯米含有较多支链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较长的时间,刺激胃、肠道等消化道粘膜。其馅料含有很多的油脂和糖,能量很高。与米饭相比,100g米饭产生的能量是110kcal,而100g汤圆产生的能量是340kcal,也就是说1两汤圆相当3两米饭的能量。所以汤圆一定不要多吃,建议健康成人5-6个/餐,60岁以上老年人3-4个/餐,幼儿园儿童2-3个/餐。

什么人群不宜吃汤圆?

总体而言,汤圆是一种食品,没有绝对不能吃的说法,但是婴幼儿、血脂异常、糖尿病、胰腺炎、胆囊炎、胃溃疡、儿童和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久病初愈的人群吃汤圆要慎重。

汤圆馅料的高脂肪容易升高血脂,糯米和过甜的馅料也会迅速升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都要限制进食;胃溃疡患者、儿童和老年人的消化能力较弱,汤圆黏糯的外皮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

在此,特别提醒:患有中风(脑卒中)、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食管炎、帕金森病的患者,患上述疾病的多为老年人,同时伴有吞咽障碍,在吃汤圆的时候一定要小口、慢慢吃,防止出现窒息危及生命。

汤圆适合什么时候吃?

很多人说汤圆早餐不能吃或者晚餐不能吃,似乎都有他们的道理。因为早晨起床,人的新陈代谢没有被调动起来,消化能力比较弱,而晚餐不适合吃高能量的食物。其实只要我们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早午晚三餐都可以吃汤圆。比如早餐前可以先喝一杯温水调动新陈代谢,吃4~5个汤圆做早点,晚餐限量吃汤圆后出去散步等做法,都是可行的。

怎样做汤圆更安全?

自家的厨房最安全,健康美味的汤圆当然也可以自己动手做。


(1)汤圆改良可先从面皮改良入手,在面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番茄汁、蓝莓汁等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的摄入。

(2)馅料改良可将传统添加于汤圆馅料的动物油换成橄榄油、胡麻油、紫苏油等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植物油,将花生、黑芝麻等脂肪含量过高的馅料改成玫瑰馅、紫薯馅、山药馅、山楂馅、南瓜馅、蔬菜馅等健康食材。

(3)汤圆改良别忘了汤汁改良,在汤汁中加入紫菜、番茄、银耳、豆芽、蔬菜叶、小虾米、枸杞等食物,可以通过这些健康食材而增加饱腹感,减少汤圆的摄入量,而多样化的食物也让年年都吃的汤圆不单调,增加喜庆色彩。

糖尿病人可以吃“无糖”汤圆吗? 

所谓“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这里的糖一般是指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但不包括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也就是说只要食物中没有或含有少量的单糖、有甜味的糖就可以叫做无糖食品,但是汤圆外皮的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容易与淀粉酶作用,加快葡萄糖分子(麦芽糖、葡萄糖)释放的速度,所以“真正无糖”的汤圆是不存在的,因而即使是“无糖型”汤圆也不主张吃,如果一定要吃,建议每次吃汤圆量不要超过3个,而且一定要在每天的主食(米饭)摄入中减去半两。

帮助汤圆消化有什么好办法?

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其传统馅料油脂含量高,不易消化,怎样能帮助汤圆很好消化?

食材搭配是帮助汤圆消化的秘诀:

(1)黑茶可以分解脂肪,有助消化的作用;而且其中的“冠状散囊菌”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

(2)山楂中含有脂肪分解酶,可以分解脂肪,健胃消食;

(3)山药有和胃健脾的作用,可提高消化能力;

(4)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燕麦、豌豆、银耳、火龙果、粗粮等。

封面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