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般平衡论的生死观——自然与超然

 鹰击长空186 2020-10-24

一般平衡论三我一体的说法,“自然我”死亡是一种必然,惟“超然我”可永生不死,而“当然我”则企图借死亡来求永久名利。名利人有一大特色,就是好做死人的文章。譬如:重视自己死后的名利;期望将今生的名利带到来世;今生得不到的名利寄望于来世;寄望于死人给自己带来名利;授予死人五花八门的名利称号;名利跟着死人一起葬入地下;来世的名利比今生的生存还重要;死人的名利重于活人生存;死人的事搞得比活人还复杂;孝敬死人胜过活人。死生为终始,病老是过程。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生过程充满着不确定,但最终结果都会死是确定的,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生死自有天定,不要折腾就好,余生——事体不少,尽力做好,来日无多,别瞎胡闹。

“当然我”生前为了名利不顾自身的死活,死后为了名利还不惜残害活人的生存,恨不得把地球上的名利都随自己埋入地下,结果却是引来一批批的掘墓人。人仅为芸芸众生之一生,肉体只是原子分子层面的循环,灵魂应是玄子量子层面的循环。时间空间仅是对肉身而言的,在灵魂层面时空并不存在。从死反观生,有助于超生。摆脱了肉身的“超然我”,也许就是佛道所追求的大自在大自由境界。从玄子理论来看,死亡就相当于个体生命的奇点。活人对死人的瞎折腾,简单问题复杂化,借死人去破坏大自然,也是人类的一大特色。祭祀的意义在于死亡教育,只有明白了死亡,才能做个明白人。人生对世界留下什么远比留恋什么重要;人生的高度和宽度比生命的长度重要。“当然我”求名求利求来的是遗臭万年,只有“超然我”之精神永垂不朽。

人从尘中来,又回尘土去…人一生就好比是向地球暂借了几十种元素(约6×10^27个粒子),按照各自的DNA合成几十公斤血肉之躯,用个几十年又归还给地球。相对肉身色身,原子分子永恒。死人应尽量少浪费活人的生存资源,又能被其它生命高效利用,尽快进入自然物质循环。人一生所消耗的自然资源是同类生命的上百倍,死后实在不应再浪费活人的资源。财物不过是身外之物,色身不过是心外之身,肉身不过是尘中之尘。人之不朽应是“超然我”的法身,而不是“自然我”的肉身,更不是“当然我”的色身。人即使有灵魂也与肉身无关:肉身只是分子原子存在于地球,灵魂则是量子玄子存在于宇宙。人的意识也许是一种暗物质、暗能量,它超自然、超质能、超时空存在于宇宙。

自然界任何一个生命的死亡都是另一个生命新生的机会,有机体只有分解为各种原子,才能被新的生命吸收,进入下一轮生命循环。原子与地球同寿,玄子与宇宙同寿。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从物质的自然循环而言,人类对死尸的处理,最符合自然应当是西藏的天葬或水葬(加入食物链,给肉食动物当饲料);其次是土葬(仅将尸体深埋在地下当肥料,决不是大兴土木、浇上水泥的那种);火葬是双重的资源浪费(能源+能量),还要浇上一块水泥地来放骨灰更是没必要。活着好好过好每一天,死了开开心心上西天。小我÷宇宙=零=无=空。无我,天之道;小我,人之道。活着都需追求个“无我”境界,何必还求死后那个“小我”?有限资源应留给活人,生存资源当利于整体。作为一个生存共同体,取舍应以整体生存优先,目标当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逝者为大,活人优先;长者为大,后生优先。

人生百岁少,百岁又如何;古往英豪多,谁不归地球? “生”自然而然,“死”顺其自然,长生不死有悖自然。人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而要笑着离开这个世界还得靠修行。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其实谁都不知死后是什么回事,肉体痛苦肯定是没有了,灵魂如无身体束缚一定更加自由。如能睡去不醒、安乐而死、飞机失事…好死也是福气,可遇而不可求。以出世的心态入世+面向死亡而求生存。向死而生之余,只欠一死理由:大病求速死,意外求干脆,为众人生存而死求死得其所。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众生都有求生存的本能,人过于求名求利而导致求存求活本能退化,但求死不应当是生命的本能。生死顺其自然,作死有悖自然。人因怕死而作死,且愈怕死愈会死,不作死就不易死。做人:一不怕苦,最怕自苦;二不怕死,最怕作死。

生时为过客,死后为归人,天地一旅舍,无非尘中尘。从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到质能守恒及玄子理论,生死只是物质和能量的一种转换。死是回“归”大自然之“家”,而生时则更应爱惜这个“家”。只有尽快将色身分解成分子原子,才能让逝者早点超生、早点回“家”。好活赖活无所谓,赖死好死不重要,管它余生剩多少,活得自在点就好。质能时空,都是定数,惟有信息,要靠自悟。平生劳作,无怍于人;平衡著作,无愧于天。感恩造化,暖衣饱饭;此心安处,便是天堂。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作者活时不愿麻烦别人,死后就更不想麻烦活人;生前无力保护大自然,死后更不可破坏大自然。借此特嘱:本人的骨灰不要进公墓,拜托悄悄地丢入涨水时的钱江源或钱江潮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