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史上的那场激烈的厮杀(上)

 探索生命的奥秘 2020-10-24
原创 柳雨 初心理研流会 2018-01-27

谨以此文献给想了解心理学渊源的文艺青年们。

如果把当年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拿到这篇文章上看,那么动画里的小蝌蚪一定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心理学了。

这只“小蝌蚪”很苦命,他虽然出身显赫(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父亲是哲学,他的母亲是生物学,他或许还有一个“二妈”,叫生理学),可是,他的“父母”并不是很喜欢他,于是,他偶然找到了他的“养父”。他的“养父”把可怜的小“心理学”交给了名叫“科学”的老师,于是,这只小“心理学”开始大放异彩。

关于心理学的“养父”,还得从两个世纪前说起。

1832年8月16日,在德国曼海姆市内卡劳镇的一个牧师家庭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并没什么,它所谓的“惊天动地”其实是在47年以后才真正体现出来。

这天,老牧师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威廉·冯特。到了1851年,年仅19岁的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习医学,1856年取得博士学位,并在海德堡大学担任讲师,从此,他传奇的一生拉开序幕:1874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心理学为内容的专业书籍——《生理心理学原理》;1879年12月,这个心理学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终于发生了——他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件事有多重要?当时,蔡元培曾听过他的课,受益匪浅,于是归国后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心理学专业,而冯特创立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了心理学科学化的标志。从此,心理学再也不是“有妈生,没妈养”的“野孩子”了,心理学可以正大光明地步入科学的殿堂——不管物理和化学有多不服气;1881年,冯特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

图:冯特(来自网络)

为了让这篇文章的标题更符合文章的内容,我们现在要从“小蝌蚪”的故事转到“七雄争霸”的故事里。

在心理学史上,从心理学成为真正的心理学那天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这段“战乱”的年代先后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认知心理学”七个不同的“霸主”以不同的姿态矗立在心理学史的舞台上

“构造主义”首先扛起称霸的大旗,扛起这杆旗的人正是大佬冯特。当时他其实是心虚的,因为他并不确定戴着科学的帽子的心理学到底该科学地研究什么才能保证他的构造主义是科学的,于是他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冗杂的实验程序,以及狭窄的研究范围。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并且意识是由感觉、意向和激情状态构成的,大佬还放出话来了:心理学只能研究低级的心理现象,谁也别坏了这个规矩!

事实上,他放出去的话还是管用的,毕竟冯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很少有人质疑这位心理学先驱的权威,可是很少并不代表没有,比如后起新秀艾宾浩斯就默默的通过实际行动打了这位大佬一个很响的耳光。这个叫艾宾浩斯的德国人通过这个“实际行动”让自己名扬四海,而他这个“实际行动”正是著名的“遗忘曲线”实验

图:遗忘曲线实验

远在地球西边的美国也把持不住了,终于在1896年,有个叫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的美国人,扛起了属于他的大旗,也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这个当初的叛逆青年实际上还是冯特的学生。

冯特的学生站出来专门反对自己的老师,老师说东他说西,老师认为意识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学生就认为意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选择的、适应性的;老师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是什么”,学生则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干什么”,总之,学生詹姆斯注定要和老师冯特死磕到底。

冯特老师的刻板毕竟还是有原因的,他没有前人经验作为参考,一切都要靠自己一步步探索,这就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后果:一种后果是作为其他门派的基础,流芳百世,另一种后果则是成为其他后来门派的活靶子。冯特老师很幸运,两种后果他都经历了。

1912年,德国人韦特海默也站出来了,他给自己的门派取名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这位可不是冯特老师的学生了。他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跟大佬冯特死磕。正如他给自己门派取的名字,他讲究的是“完整”“整体”,这恰恰是对大佬冯特的“元素”“构造”思维的严重挑衅。韦特海默还鉴于对冯特研究取向的强烈反对,他愤怒地称构造主义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然而,可怜的冯特并不懂如何盖楼。

格式塔很厉害,不光跟大佬冯特叫板,他的对手还有机能主义,以及与他几乎同时“扛大旗”的行为主义。

说到行为主义,不得不提起华生。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标志着他的行为主义诞生了。行为主义从一出生就引起各种争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非意识,可见,华生的脑洞很大。这就意味着,不管是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还是格式塔,精神分析,亦或者是人本主义,都自带反对其理论的攻击属性。

华生为了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找了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心理学史上著名(或者是道德意义上的臭名昭著)小艾尔伯特实验,结果就是:信奉行为主义的更加信奉行为主义了,不信奉行为主义的更加不信奉了。

图:艾尔伯特实验(来自网络)

华生也放出狠话了:“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随便选出其中的任何一个婴儿,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一种特殊人物,例如把他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商界首领等,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句话分量太重了,以至于后来大名鼎鼎的班杜拉老爷爷也不敢“死心塌地”地跟着他打江山了。

为了更了解关于行为主义的爱恨情仇,我们现在要从它诞生那年起穿越到13年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