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从表面怎么鉴定真伪?

 博搜艺术 2020-10-24

  铜镀金道教水将像,是明代道教造像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明代道教金铜造像的空白,堪称我国道教重要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明代道教造像艺术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对于研究和鉴别道教造像的时代和风格,具有标型器的重要价值。

  凡是老旧佛像的眼、眉、鼻、嘴,以及精细纹饰线条,在铸造完成以后均进行刮铲修磨,有些仍然有明显的手工刮研的工艺痕迹。虽然新品成形后也釆用刮刀,扁铲进行修佈,但是从刮铲修饰痕迹上看,处理的非常粗糙。不但偷工,而且有现代工艺处理的工艺痕迹,这便是新老真伪的一条证据。

  由于铜鎏金佛像的稳定性好,不易被风化腐蚀,因此放眼整个世界,得以保存下来并且相对完整的佛像,以及拍卖出天价的佛像,无一不是铜鎏金佛像。明代永乐年间的一尊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最终拍得2.36亿天价。

  随着印度佛教的衰败,佛像精品早以不见当年的辉煌。现在印度遗传下来的制造佛像个体作坊仅留下来没有几家,以上作品正是遗存几家之作,鎏金、铜像、银像等依然精细传神。佛教艺术之美,法相庄严,仍属东方佛教艺术之杰作。

  鎏金佛像收藏如何看造像特征以断代?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学考证和分析,是会识别出真假的。各时代的佛像的各时代的造像特征。

  古代佛像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始出现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

  金的化学稳定性高,不易被氧化,也不易被溶化,仅与氰化物和王水反应,因而 纯金 的 金器 一般无需保护,只需注意避免挤压、碰撞。金器的保护通常指的是金的合金,如在金中掺银、铜、铁等,鎏金的金器腐蚀则主要来自胎基的金属。不同的合金,保护措施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