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便是英雄,后为一代权臣,儿子成了皇帝——人生赢家桓温

 四地闲夫 2020-10-24

桓温是东晋时期人物,一代权臣,在其年少时,就有少年英雄之名。说起他的经历,有点像曹操,一出生就被当时的名士温峤评价为:“真英物也!”意思是将来长大必定是个英雄人物。和曹操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少年英雄,为父报仇

桓温长大后没有辜负这样的评价,他父亲在他十五岁时被杀,主谋是县令江播。桓温枕戈泣血,誓要为父报仇。三年后,江播病死,江播的三个儿子担心桓温来闹灵堂,就将武器备齐,防备起来。

桓温没有逃避,而是假冒吊客,混进灵堂,趁江播三个儿子没有防备之际,一刀一个,将江播的三个儿子尽数诛灭。这样的行为,为桓温赢得了至孝、勇猛、有毅力的美名。同时,温峤对桓温的评价也被人们广为传播。

等到桓温成年,他的名声传到了东晋明帝的耳中,因为有着不俗的外貌(有些像孙权和司马懿),加上之前为父报仇的壮举,他被明帝一眼相中,成为了明帝爱女南康长公主的驸马。

桓温就以驸马为起点,步步高升,从太守到刺史,最后成为了东晋朝廷大权在握的权臣,堪比东汉末年时的曹操和三国时的司马懿。但因为东晋当时不仅仅只有一个桓温是能臣,谢玄等众多名士文臣在制衡着他,所以他后来没能如曹操司马懿一般一手遮天。

灭成汉,就功勋

蜀地原本是东晋领土,但因为交通不便,在不久后就自立一国,曰:成。成国君主李雄是个宽厚的领导者,在位三十年间,蜀地太平无事。

但就在李雄死后,他的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太子李班即位后被李雄的亲生儿子杀死,李雄嫡子李期登基,亲小人,远贤臣、暴虐无道,蜀地大好形势被败光。

成汉王朝

李期当君主也没多久,就被李寿篡位,李寿建立成汉,与北方后赵通好,凡事都效仿后赵。导致蜀地皇家贵族个个奢豪,百姓苦不堪言。

李期病死,李势登基,蜀地已经开始分崩离析,距离灭亡不远,远在东晋的桓温就想将其一举灭亡。经过几番朝堂上的争论,灭蜀行动正式展开。

此时的东晋要兵有兵,要猛将有猛将,战争没开始多久,成汉就被打得落荒而逃,一直到了成都城下。李势没有办法,御驾亲征,这还真让成汉士兵士气大振,挽回颓势。但东晋的军力终究胜过成汉较多,等东晋军队缓过神来,成汉军队不是对手,节节败退。

成汉大败

李势见势不妙,仓皇而逃,但无法逃出生天,就投降了桓温。最后在东晋被封为归义侯。就是这样的恶人,最后却得善终,上天不公。

桓温也因为这次伐蜀的成功,在朝廷中的权势更进一步,声威大震,被封为大将军,赐公爵。桓温这个时候的势力滔天,朝中就两股势力,一股是桓温为首的势力,一股是其他势力。

三次北伐,由盛而衰

东晋灭了成汉后,唯一的忧患就是北方诸国,东晋中人也想要恢复中原,却不想让桓温再次立功,而是让其余空有名士之名的庸才北伐。结果,褚裒伐后赵而败;殷浩讨胡虏而亡。

经过这两次北伐的失败,东晋内外的大权都归于桓温。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东晋的伤势逐渐恢复,桓温开始有了北伐之念。这一次北伐的目标不再是后赵,而是前秦苻坚。

第一次北伐

桓温这次北伐的过程很是顺利,拿下了上洛(陕西商州)、青泥(陕西蓝田)等地,一直挺进长安。按照这样的大势,桓温有很大可能灭掉前秦,收复中原。但是,因为兵力太少的缘故,不到五万,桓温没有太大信心,就想着长安百姓能够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桓温就这样观望着,而长安城中的百姓也不知道桓温的意思,也就这样按兵不动。等到前秦缓过劲来,东晋开始被前秦士兵追着跑,原先所取得的优势全部清零。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在大胜的情况下败亡,功绩清零。

桓温勒马

第二次北伐

桓温第二次北伐是为了讨伐东晋叛将姚襄,此时的姚襄占据洛阳、许昌等地,欲建立大业。桓温率领大军攻伐,双方开打,姚襄一方被杀数千人,丢盔弃甲,亡命奔逃。

桓温趁机收复了洛阳等地,中原的一部分归于东晋。这次北伐,桓温真正在意义上成为了东晋第一人,就连皇帝都害怕他。他的一句话可以定立东晋的政策,权势滔天。

第三次北伐

身为权臣,怎么会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呢?桓温也不例外,他也想要那个皇位。但这时的东晋虽然被他一手掌控,但还是有一些掣肘。

第三次北伐示意图

于是,他想要第三次北伐,取得胜利后,携大势而归,顺理成章地拿下司马家的皇位。第三次北伐的序幕就此拉开,这次桓温挑了前燕这个软柿子捏。

由于前燕国力较弱,桓温稳扎稳打,携大势败燕国。却不料前燕向前秦求救,二者联合,大败桓温。至此,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而还。东晋百姓因为桓温三次北伐而深受其害,个个怨声载道,桓温威望大失,大势已去,而上面的皇位也变得遥不可及。

谋朝篡位

第三次北伐的失败没有让桓温篡位的火焰熄灭,反而愈发旺盛起来。这时候,前朝的榜样出现在了桓温心中,曹操、司马懿这两人是如何逼迫皇帝的,桓温就如何做。先是听从属下建议,废了晋废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

废帝之后,桓温的权势已经没有谁能够抵抗,他距离皇帝的位置就只差一步。司马昱没当多久的皇帝就病死了,此时桓温不在朝中,朝中大臣遂将太子司马昌明立为皇帝。

谢安

而桓温原想着司马昱死后会将皇帝禅让给他,哪想自己什么都没得到。桓温非常愤怒,并迁怒与谢安和王坦之,认为这两人从中作梗。

王坦之战战栗栗,谢安却从容自若。桓温被谢安的姿态气质所折服,就没有再为难于朝中文武,晋室也因为谢安而能够保存。

没过多久,桓温旧疾复发,在临终之际,想要过过皇帝的瘾,派人上书朝廷加九锡给他。朝中有人知道桓温命不久矣,虽然不敢抗命,但对诏书一拖再拖。就这样,桓温被拖死了。

因果轮回,晋朝走老路

桓温谋朝篡位的举措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儿子成功了。桓温的儿子桓玄经过一番努力,也成功地打通了通往东晋权力中枢的道路,把持朝政,权势与桓温齐平。但桓玄年轻,不久后就逼着晋安帝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国号楚,后称桓楚。

桓玄

东汉末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三国末期,司马炎迫魏元帝曹央让位;东晋末年桓玄将晋安帝赶下台。一环套着一环,因果轮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