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科学日报| Science:肠道菌会在大脑中安家吗?Nature Neuroscience:脑血管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brainnews 2020-10-24


科  学  时  讯


1,脑血管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新研究中,Zlokovic的研究团队建议将血脑屏障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潜在药物靶点。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转的,并且尚未被完全理解,因此了解该疾病过程的第一步是对抗它的关键一步。

阅读链接:

脑血管系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2,“脑补”的科学依据:眼前的黑不是黑,靠得是你的大脑

来源:科研圈

图中展示出一个人类大脑,绿色区域为脑前额叶。在实验中测量到了大脑这块区域的活动 | 图片来源: Caspar M. Schwiedrzik

人们常说:“别眨眼,精彩稍纵即逝。”于 9 月 24 日发表在《现代生物学》上的研究发现:在人的视线被干扰或眨眼时,脑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负责决定人类短时记忆)会将眨眼前后所看到的画面连接起来。因此,脑前额叶在人类的感知记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阅读链接:

“脑补”的科学依据:眼前的黑不是黑,靠得是你的大脑

3,新增选华人院士Cell最新文章:奇特的古老机制

来源:生物通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现代小鼠视网膜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古老的光感应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由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华人学者游景威教授领导完成,他对视网膜功能的开拓性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昼夜节律和遗传性失明等领域的理解。

阅读链接:

新增选华人院士Cell最新文章:奇特的古老机制

4,JCI丨崔东红组等揭示抗精神病药奥氮平诱导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来源:BioArt

MIF在奥氮平诱导的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崔东红研究员团队与耶鲁大学及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ediatesmetabolic dysfunction induced by atypical antipsychotic therapy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在奥氮平诱导的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机制。

阅读链接:

JCI丨崔东红组等揭示抗精神病药奥氮平诱导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5,Science:肠道菌会在大脑中安家吗?

来源:热心肠研究院

这是Science近期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了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项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展板研究,使用电子显微镜成像,在人和小鼠的大脑组织切片中均发现有细菌存在,虽然仍需进一步排除实验污染的可能性,但这些发现无疑令“大脑菌群”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焦点。

阅读链接:

https://www./papers/read/1071142683

阅  读  分  享


1揭秘 | 2018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π指数发布背后的故事

来源:BioArt

10国π5排名第一的机构比较

10月29日上午,在中国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SICLS)生命健康科技智库正式发布了“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全球科研机构产出评价暨2018π指数系列报告”。生化与细胞所林其谁院士、王恩多院士等来自全世界的有关学者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SICLS主任于建荣作了2018年π指数发布报告。BioArt应邀参加了发布会,并独家采访了参与π指数研发的专家以及技术团队的部分成员。

阅读链接:

揭秘 | 2018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π指数发布背后的故事

2,质粒发展史

来源:小张聊科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