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有值 慧命无价||三木秉凤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文化!荟萃智慧的海洋 10

万物有值  慧命无价

      在商品交换的时代,万物包括劳动资源淋漓尽有皆可待价而估,然资本世界里,万物灵也成为一种商品,人之体力化现为赚钱工具,而脑力则化成为知识专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铜嗅熏蒸的气场里,久居鲍肆之深早已不闻其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这个草木生死之命,亦当值得去沉迷享受荣华富贵?我们就灵肉结合之体而言之,草木身命不过是慧命的修炼工具而已!我们用身命赚来的术数财富有价,但用慧命修来的天人合一之道,却是亘古随君!人生如河,命在运中,运在命中。命与运犹如树行之运当本乎理念之正!生命价值并不在于根系是否发达,而在其花果奉献之多寡!

        生命过程就是修炼过程,就是超越挫折与畅顺的过程,逆境不悲,顺境不喜,从而“淡雅明志,宁静致远”。人类教育的目的绝对不是将孩子培养成赚钱机器去忙忙碌碌地蜂蚁般一生,我们需要在风浪雪雨中稳定内心找准方向,这就需要挫折教育来培养坚强意志!挫折教育应是人生的基本教育,小苗在风霜雷霆之境中也许成为参天大树,但在温情如春的暖室里大多成为了观赏植物!很多人放弃自信奋斗势运,聊落认命,且随天命风雨飘摇一生,如草介之石,如浊河流沙。很多人在困境中逆起,千锤百练,让同样一粒天命之种结出超越其它的丰硕之果,无限地放大了生命价值。

       人在迷茫时常常自问,我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我为什么活着?生命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这些深层次的话题,也许很多人从生其实至死都没有去思考过。价值是什么?从社会学角度说,它是恒久的社会理念,因为所有的东西,存世愈是久古其价值愈大。人生其实也是一样,对某种事业追求越是持久用心,它就越有价值。从经济学而言,价值虽由价格反映,但价值与价格却不同!因为价格是沉浮变化的,然其变来变去,也永远挣脱不了价值规律的束缚与驾驭…  这就是所谓的生命无奈!      

        我们常常用尘眼衡量周围万物,虽说物以稀为贵,但这仍言价格!然而价值如何由价格实现?这常常困扰大众人心。因为定价权掌握何处?大都弄不明白。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矫正自己的价值趋向,因为人生理想标准的不断降低,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我们的价值也在自我定位着… 有的人情感无着,有些人财富无着,有些人的地位无着,有些人名气无着,但反之认为自己生命是很有价值,虽然根系很小却向社会年年都奉献着果实!

         价值是什么?从哲学意义讲,价值是一种恒定的普世的博爱的理念,它不是具体的东西,然而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理念依托的具体指向中,极尘微却道高明!列车员的无私敬业,教师的诲人不倦,士兵的卫国牺牲,官员的造福一方等等… 有的人本末倒置,把职业优秀当为事业成功,以丽仕豪宅、儿孙满堂来标榜自己的突出价值,而这些连人生的价格都不是!价值是一种人类永恒的正确理念,它是历经岁月大浪陶沙后的脱胎换骨,它是博爱,它是慈悲,它是仁义,它是自然,它是孝义,它是诚信, 它是超然于物外,它是大地回春前的酝酿,它是溪流潺潺中的坚强,它正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指向,所以价值就包含在天地万物的规律之中,人之命造依其运律而行则得道多助,人之命造逆其运律而行则失道寡得。由之草木一秋之命价,仅属一次交易价格而已,它与亘古不变之慧命价值相比,智者与愚者之选择难道会相同吗?

文化!荟萃智慧的海洋 11

业而兢兢   思而省省  

        生命如旅,来去似风,世界如途,雨雪其中,世界送我无数疑问,憧憧往来如落英缤纷,我遗世界满途答案,高歌猛进犹千古绝唱,行之于意志,止之于智慧。生命过程,沟壑纵横,升华过程,如履平川,人之所为,不过有为与无为,为之所事,不过胜事与败事。故而立业,当兢兢不息,逆思之省,当夕惕若厉。人类惯于规划未来,前鉴历史而观昔事之得失,后鉴天道而问民心之所向。

       《论语》曰:三思而所行。大凡君子贤人,皆有反省之习,只是深浅不同,时机不同而已。人之反省大约来自四类,一是生命中的挫折磨难,二是他人的教诲鞭策,三是经典的圣贤总结,四是历史的教训经验。历史犹如镜子,以史为鉴是政治家的反思。在历史沉浮和朝代更替中所潜藏的规律性东西,常被政治家所捕捉。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重用谏臣魏征,自曰:“以镜为鉴,可以整衣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开创大唐走向大治。

        日月互推,万象循循。历史总是重复着过去的故事!以人为鉴是思想家的反省,以史为鉴是政治家的反思,以己为鉴刚是智者的反思。孔子褒奖颜回曰:“不迁怒,不弍过”,不管西方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是东方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等,都是从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大千世界芸芸现象中寻找到生命的运动规律。苏格拉底一分为二去看待事物,其思维方式成为辩证法的始祖。老子常常告诫人们,“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孔子教导人们,走中庸之路,过犹不及,宁可不及,亦不能过,不及还可以弥补,事物一旦过头了,就只能被推翻重来,行为如之,作品如之,婚姻如之,朝代如之,万象万事又何不如之。

         人之逆思,为之笃行,书以载道,道以化人,以书为鉴是读书人的反思。因为一部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一部世界名著《红楼梦》让多少人明白了世事无常万物变迁、荣通富达转眼即空的道理,令心在红尘滚滚的反思中,有了难得的定力和方向,有了灵魂的依托和归宿。生命如泡,起灭瞬间,人生是一支永不回头的飞箭,高瞻远瞩,方晓路在何方!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然而人的过于自信、自大与狂傲,使我们一生中最难读透的人便是自己,这就叫灯下黑!所以以己为鉴是君贤之人的自我回光反照。

        孟子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基。若将每日之事,常常放在良心这杆天秤上,去仔细称一称,是诱惑欲望之引还是良心正义重现,其实不用他人评价,内心清晰犹如见其肺肝然。反思,让人趣向冷静和理性,少了些躁气和虚狂。 反思,让人适时适度而知止,反思让人在宁静的省悟后爆发出正义的力量。反思,让人活的有意义有价值,是理念的真实走向。正思维让我们兢兢战战,如履薄冰,反向思维让我们远观北斗,心存定力,不再人云亦云,随风逐浪,不再见风转舵,顺情出航。反思,让我们除掉繁文缛节,反思,让人平和无惧。 反思,让灵魂渐生智慧之光,心中明彻透亮,照耀着自己,也感化着周临。 反思,让人克服自我,谦谨收敛,反思,让人减掉欲望,知足无华。反思就是反观自照,就是让灯下黑从思中明彻, 反思的过程,也许是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个少私寡欲的过程,是个灵魂成长的过程。 人只有内心彻底反思,才会引起洗心革面的乾坤巨变,才会形成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局面。 当然莫甚苛责自己,只要能反思,哪怕一丝纤细的善念悔过,也是灵魂的进步与升华。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宇宙而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点滴沙粒,而得到的却是澎湃不息的智慧海洋!



作者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于山东潍坊,1985年至济南学习、1989年工作至今,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自信。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377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