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原印象(八)刨红薯、逮唧了猴||代景民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十、逮唧了猴

骆宾王有诗写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这是一种客居的愁绪。每逢听到蝉叫不由想起这些诗句。盖与夏季炎热,心绪烦乱有关吧。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则是另一心境。闹中取静,乱里求幽。境界更高一筹。蝉声闹夏是平原村庄的又一大特色。北方人称蝉为唧了猴。炎热的天气,太阳光直逼大地,蝉儿们隐身在树叶树枝间,知了知了地高叫。太闷热了,不正常啊 。一场暴风雨来了,酷热和扬尘全被压了下去。蝉儿们开始兴奋起来,欢快地唱起歌声了。雨水浇过的田地路面树林不断地会顶出小窟窿,哦,那是蝉幼虫出生了。每到夏日傍晚,杨柳大堤上,成群的小孩子手拿镢头,铁锨,加水的碗,撅着腚四下寻找唧了猴。孩子们用镢头,铁锨小心地翻开地表的泥土,之后用手指一点点抠泥土,突然小小的地窟窿突然显现在眼前,心里一阵欢喜,一定有“货”。深挖下去,一颗幼虫蝉静静地躺在洞里面。拿出来放在清水清洗,用盐淹上,放入热油一炸,那是上好的美味啊。大大说,炒唧了猴在饭店里卖60元每斤呢。至今我回想起来,垂涎三尺,津液横生。

十一、刨红芋

红芋又称红薯,南方人叫番薯、地瓜。明朝自南洋引入中国,它解决了百姓的肚腹问题,产量高,耐旱涝,种收管理简便。在北方地区大量栽种推广。每到春秋季,大田里到处爬满了绿绿红芋秧子。地里刨出的红芋经过烈日毒晒,水分蒸发,在铁锅里蒸煮,之后吃起来绵软适口滋味甜美。它易消化有健脾健胃特效。一到红芋收获季节,你会发现,耕犁过的黑黑的土壤里会冒出一个个红皮薯块,像一个个人参娃娃一样在探头探脑,煞是喜人。

记得那一年,我才10岁,和四姐去亓庄刨红芋,刚刚收过的红芋地,没有来得及清理的红芋,随便刨上几撅头,就有大块红芋出来。很快粪箕子装得满满的。正为轻松偷取暗自得意快意之际。一个声音传来“快跑!周德洪来了!”周德洪者,亓庄生产队队长也。以黑脸不讲情面有名。听到“周德洪”小孩子犹如听到“警察来了,计划生育的来了”一样四处躲藏。听到有人喊,我反应极快,撒腿就跑,由于惊慌,土壤塇软,又挎着粪箕子,自然落在人后,倒霉的我人赃俱获,四姐聪明扔掉目标物,摆脱了追赶。她回到家里自然挨了妈妈训斥。是妈妈亲自出面说尽好话才把我放回,留下粪箕子作赃物。

时隔一年,索要粪箕子多次均未果。

十二、四奶奶四老爷

我是5岁过继给四老爷的,从此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我还记得四老爷和四奶奶都是很善良很和睦的一对,他们从来没有吵嘴。他们中年成夫妻,四爷爷对四奶奶有严重的依赖,以致于四奶奶离开不久,他便思念成疾而死。四奶奶没有开怀,所以对小孩分外喜欢,甚至溺爱。对我关怀备至,无微不至,我一直这么认为,后来我的胆小,依赖,顺从的性格就是那时成形的,但是他们二老也给了我温和善良勤劳的品性。我感谢感激他们。

小时侯,身体羸弱,经常生病,皮肤长有脓疮,有时流出脓来,又脏又臭,四奶奶把我当成宝贝蛋,用嘴巴一点点替我舔疮,也许唾液是天然的消炎水,没有几天,皮肤病定疤全好了。常言说 生身没有养身重。普天之下惟有母对子才是真情实意,全心地投入,不求回报,不求索取。想起他们至今有愧啊,异乡的我五年没有到爷爷奶奶墓地拔草填土。

四老爷是一个老小孩,乐天乐人乐事,从没有忧愁烦恼。他竭尽可能地给我开心给我笑容。生产队里,他负责给红薯温床烧火加温,每次他会把烘烧得熟透煊软的红薯留给我吃,真好吃啊,满口香甜。他会像玩游戏机那样开心地把我高高扔在空中,然后稳稳地接住抱在怀里,满嘴的胡茬子扎在我红扑扑的小脸上。

60年代 我们家生活艰难,但是四老爷给我的穿戴一点也不输于别人家孩子。你看,那时我头戴火车头帽子,上面一颗鲜艳的向日葵像章,身穿最好的棉衣棉裤,脚穿皮质棉鞋,我的兄弟姐妹们总是嫉妒我的打扮,在妈妈面前讲我的“坏话”。


敏言敏行 简介

原名 代景民 ,原籍河南省永城市。现在浙江省杭州市做一名教师。从事教学30年,有十几篇文章在《芒砀》《富阳日报》《富春江》《语文周报》《职业》等报刊公开发表。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411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