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原印象(十一)当送客||代景民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十六、当送客

大约8岁时候我随着大哥一起当了一次小送客。结婚的男方姓杨名发财,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和大哥是战友,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一辈子战友六辈子亲。二人是关系最铁。于是大哥就把庄里最漂亮的女孩毛凤介绍给发财哥,毫无悬念,二人就相好,门当户对,都是贫下中农,苦大仇深,二人结合形成强大的无产阶级阵营,双方父母都很满意,于是商定结婚日子,女嫁男娶,在柳庄,庄里第一美女出嫁引起了十里八乡的轰动,大家奔走相告,迎亲的唢呐嘀嘀哒哒,笙箫和鸣响彻全庄。我亲眼看到毛凤穿上一身大红衣服,白脸扑粉,小口涂红,眼盈春水,一副俏美模样。盖上红盖头,一声发嫁,毛凤在两边姑娘搀扶下哭咽着上了马车,随后跟着各种嫁妆,家具离开了柳庄。

快到中午时候,忽然妈妈叫我吃大桌,我高兴地跳圈,坐在自行车前杠上,两个轮子载着大哥和我弟兄二人踏上了赴宴之旅。

我哪里知道吃大桌的杨家新娘就是柳庄的毛凤。到了杨庄,锣鼓喧天,宾客满村,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热闹喜庆的气氛萦绕在每一位在场者心胸。杨树林空地全用作摆放大方桌使用了。厨房那边三位厨师忙得不亦乐乎,汗流浃背。三口铁锅一字形摆开,全是热气蒸腾。吃大桌历来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我简直到了一个快乐的天堂。有无数吃不完的东西。呵呵,羊角蜜,芙蓉,大金果,芝麻饼,鸡蛋,花生,枣,(长大才知道二者寓意为插花生育,早生贵子),花生酥糖。全被人给塞进了口袋。两个上衣口袋两个裤子口袋鼓鼓囊囊的,走路都困难。

既然是娘家人送客自然享受娘家人的礼遇。我是其中一员,一个小童子。在平原农家婚俗里,送客席是怠慢不得,得罪了娘家人有新郎的好看。早早地有人送来烟茶茶叶,摆好了瓜子果品等四个喝茶果碟,陪客早坐在那里侯着看到我们到来。马上站立,笑脸相迎,“辛苦了,请上座。”那样子客气的有些过分,就像迎候外国元首一般。一通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过,新郎新娘拜堂仪式开始了。大哥只能正襟危坐,不方便观看。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听到鞭炮声早一溜烟跑去了。由于人小个矮只能隐约看到新娘身材和长相,有点像毛凤,心里还在嘀咕怎么毛凤嫁到这里?仪式结束酒席开始,只见人群自觉回归座位,等待上菜,有忙人把小勺筷子酒盅吃饭工具先备好,接着是四个凉菜上桌,待大总请来婚礼主角新郎行三个致谢礼,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拿壶。各个桌席上送来了酒壶。开吃。大家伙手嘴开始忙活起来。熙攘之声沉寂,听到的全是牙齿咀嚼的声音。和群众一样我们也开始了。不一样的是全场八人每人位置的酒盅先要泻满,先酒后菜。我是小孩才不管大人的事情呢。我吃了块凉调牛肉片,猪耳丝,笼蒸红枣米饭,喝了一小碗银耳汤就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送客席的最大特点是客气客套。大人们既不能太傲气大应冷面让人不能亲近,也不能过于的客气不敢吃菜不敢喝酒搞得陪客也无法发挥水平和能力。当然过于随意随便会让人觉得你这个娘家人没有素质,不讲究。留给男方家人话把。所以要把握这个度很难,过和不及这条线都会造成影响。大哥就是在这两难之间应付这个酒场局面。作为陪客最好的发挥和结果是:客人既要到酒量又不能过量。当然这是我今天的理论探究。事实是大哥喝多了。红日薄近西天,人散尽,饭场清理干净,大哥和我踏上是返回之路。夜风吹来清爽凉快,月光朦胧嘈杂人声消逝在自行车后,到了庄子东南地稻田溪埂上,只能下车步行,大哥前边推车踉踉跄跄高高低低走着,一个萝卜头样人影跟在后面,本来就犯睡,加上地上是水渠埂狭窄,一脚踩空,摔个跟头,翻个驴打滚,口袋里“战利品”撒在了地上,心里嘭嘭跳,口里喘着粗气。分明能看到前方不远处几座坟头黑魖魖的。听人说这里经常闹鬼,有鬼火。不由心头收紧。这时候月亮已在西南方向了,天色昏暗,心里害怕,哪有心情找啊,赶紧起来匆忙朝家里赶。

到了家里,好久才平服情绪。大哥的酒也被吓醒了,睡醒来,妈妈和大姐问我:“新媳妇咋样?”我迷糊着说:“跟咱庄毛凤长得一样。”话刚完,全家都笑了。足足有五分钟时间,大姐才说:“傻瓜,她就是毛凤。”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脸涨红了,为自己的冒失贪玩粗心而后悔。至今大姐记忆犹新。

第二天,有人在东地溪埂上拾到许多花生、羊角蜜。


敏言敏行 简介

原名 代景民 ,原籍河南省永城市。现在浙江省杭州市做一名教师。从事教学30年,有十几篇文章在《芒砀》《富阳日报》《富春江》《语文周报》《职业》等报刊公开发表。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416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