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摸文道的回车||邵军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图为作者和贾平凹合影

抚摸文道回车

文/邵军

五月麦黄,丰收在望。从文学的方向来点将,我们文联作协牵手作家团,进入三秦圣地去采风交流,号脉取经,不断增长见识,提高发展的进度。

高速路上大巴车,文人墨客稳坐钓鱼台,左右逢源掌控关键的“座位”,畅所欲言,欢声笑语,眨巴着跌宕起伏的视野,追溯秦岭峡谷段的过去,虽然高山纵横,谷底幽深,危崖高耸,险滩密布,但仍是当时当地重要的通道之一。

贾平凹老宅——梨花古镇,是丹凤县城西30里的地方,被誉为“北通秦晋,南连吴越”的重要驿站。漫步于宋金街、宋金桥、宋金边城、摔酒碗等地盘,仿佛回到苍桑的战场,史诗的再现,人间的烟火——这里的商於古道,西接丝绸之路起点古都长安,东至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600里素有中国北方诗歌之路、商业之路的美称。秦朝时称“武关道”,在唐代称“商山道”或“商州道”,以后曾经多次修缮,增设了仙娥、商於、洛源、棣花、四皓、桃花、武关、青云、层峰、富水等驿站。这些古时重要的驿馆,在当时的交通往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秦岭山脉西北部到其东南部中原的古道山壁上,还可依稀见到一些孔穴,似乎要将那些飘散在风中的故事一一收拢,捧给后人。

暮回首,张仪从这里走过,刘邦以“大风起兮云飞扬”跨越此处,贾岛呢?“商岭莓苔滑,石板上下倾”!尤其是贾平凹艰辛的文学渠道,弯弯曲曲的成长篝火,车水马龙的小说剧本、琴棋书画,启动我们匍匐大地,抚摸文道,挖掘探究,从不同角度点出了脉络,虚怀若谷的把握好“学位”,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警句。

刚走进院落一间大厅里,就看到视频上中央一套记者采访贾平凹的好事,就文学作品没有发表的感受,他说得很透彻,认为晚上自己躺在床上的那阵儿,一想起一直石沉大海,没发过一篇文章那难受劲,相当于老母鸡恶不出新鲜鸡蛋一样,往左躺不行,向右侧不中,难堪到极点,坐卧又不宁,黑了一夜是睡不着觉的,的确难忘今宵啊。

这种滴溜溜酷爱文学的情殇,让来此一游的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们,哪敢怠慢?随地“咔嚓”留念,比如月牙泉、和贾平凹握笔照相,以及文学馆、书画院、丑石,甚至跨过“嘉祥延集”门坎歪斜面向东南的正堂大门,进入顺安辟邪、风清气正的深宅大院,和与贾平凹同学过、有“哥俩好”书面的刘高兴(原名刘书征)见面,马上记住了门边那副对联“征途有平凹,人生唯高兴”,还有贾平凹以他为原型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又拍成电影出了名,很快有题写、售书、留影的程序。在不同的角角落落里,以不同的学而优则仕姿势,做文友三思而后行的感应,致使到平凹一踱的脚步声,号脉着过来求教取经的掂量心意,可亲了下雨天的噗噗嗒嗒,播放起跟踪追击、跨越渐进的片段,挖掘文学晨曦的内涵,会晤流露明天的瞬间。

远望白鹿原,好一处影视城,在西安市郊关中大地盛开:以陈忠实获奖作品《白鹿原》,为文化依托打造的集影视拍摄、精彩演艺、文化创意、美食民俗、休闲娱乐为一体综合性主题园区,单从电视连续剧抽出的真人实景演出《二虎守长安》、拍演放为一体的《黑虎演义》以及《关中大地震》《白孝文娶亲》等十多台,有祠堂、戏楼和广场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关中文化,引人入胜,留恋

图为与陈忠实老宅留念

尽管雨淋淋的下着,但我们仍然温馨的踏进陈忠实的旧居,知道是移制过来的老宅,他1942年生于西安东郊的西蒋村,74岁去世,代表作频繁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作为典型的关中四合院民居老宅,院落趋向窄长,房内陈设简单。在西边厦房南侧,是陈老创作之地,有一张方桌、一把椅子、一盏煤油灯和一盏时刻都会熄灭的电灯泡。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陈老写下了一行行对读者影响深远的文字,出版了一部部令人难忘的典型佳作。

图为陈忠实铜像

对作家而言,名声鹊起原因何在?比如陈忠实、贾平凹,足以“站位”挺立,傲然崛起上台,确保高精尖的人物与众不同,个个血肉丰满,让人记忆犹新。跨入田小娥窑洞吃住的地方,知道这里占地500平方米,而建筑仅50平方米,明白是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中,《黑虎演义》里边的典型一面,属于传统女性与新型女性的过渡者。小说浓墨重彩的描述着纯朴善良、无助无辜而又劣迹斑斑、充满叛逆的田小娥,出身于书香门弟的父母,却把她出售给够给她做爷爷的郭举人,作为性奴隶而供养着,而天性并不安分的她,用一种生命、生存的本能,打破了封建的禁锢,与长工黑娃私奔,撵到白鹿村外搭建窑洞,结果呢?失去黑娃的田小娥,先后与鹿子霖、白孝文等发生情感纠葛性生活,最后 被黑娃的父亲杀害。至此便可定论:田小娥惨烈、性奴、悲剧的一生,无奈和抗争被男权社会所镇压,成为凄凉的厉鬼现象,进而播散白鹿原一圈人的瘟疫病态,终于使建起的白鹿塔平稳了这一切

而贾平凹呢?他最早的《废都》,曾经禁止过,后在文学杂志发表,很快遍及全国各地,均被抢空,于是他就因此出名了。大家都读过这部书,相当于一部现代版的《金瓶梅》,食、色、性也,同吃饭穿衣一样,和人生走在一起,写出来,又何妨?随同的作家们,知道书里的庄之碟、唐宛儿、柳月都是性生活纷乱的人物,对此写完闭卷出书的贾平凹认为,他茫然不知生前为何物所变,死后又变何物?以此为拐弯的驿站平台,带动提升了他“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的《秦腔》,荣获中国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还有《浮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大作问世。

在返家的高速路上,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通过一日游的采风活动,已经和陕西重要作家的根深蒂固并驾齐驱了,拥有这“座位”,那“学位”,以及独特的“站位”,与车外的濛濛细雨一样,依依惜别回车的文道,从王维辋川的终南山别墅之居路过,感悟着诗情画意的永恒折叠,背诵起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线牵手,大地回音》


  “哗啦”“哗啦”树叶的哨音一响,我就忍不住往外一看,嘿,村部南边隔墙小学校园里那棵参天大树,向上蓬勃发枝长叶,一片片圆圆的树叶儿陆续回笼着,编制成扑棱棱的绿帽子,和主杆身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酷似站在广场上的街舞导师一样,随意跟着“蹦擦擦”舞曲摇头晃脑,微风一吹就声东击西,引领周边学生响起郎朗的读书声、白龙庙的祈祷以及由绿莹莹变黄橙橙的麦穗田野!

  转悠中,感受着左右的风向,频繁的雨景,酷热难耐的五月天,就有了小麦茁壮成长的卧腹、铺垫、分片跌倒的千呼万唤,走向了成熟阶段。看,滔天的波浪啊,席卷大地麦田,随着割麦机的进出,不断饨起的麦垛和麦仓,一块一块掌握播种机的耕耘,让我一眨不眨的望着父老乡亲尤其是贫困户的背影,有点别样心酸,金黄麦穗的泛光,表达着仍在的等待,折射出拼搏奋进的场面,昂首一线战役的勇士们,一直在眼前奔跑、穿梭,在视野里交流、跳跃,迅速握手诊断,听见了脱贫攻坚的呐喊、咆哮,抓住了明天灿烂的射线阳光!

  为此,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我,开始把整理好的档案盒,以编号的形式存放于村部档案柜里,接着带领县直、乡镇帮扶人,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把每一个安装好的提兜,送到每一家贫困户中。其中,还帮扶五家贫困户的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挖蹦子干下去,实际上体现出逐步攻坚的进程。分三个台阶的这五家,根据不同特点制定不一样的帮扶措施:最低是一般贫困户一家,主要因病(神经病),既健康扶贫,又发展养羊养牛业,实现了到户增收;中间是低保贫困户一家,因残而为一般瘸子的户主,随时大病救助,督促其外出打工挣钱;最后是五保贫困户三家,因无经济来源、缺乏劳动力和哑巴神经病等带来的,关键落实社会保障兜底等举措。

  曾经帮扶过仍是瘸子贫困户的我,正在推进药材种植产业,还有养蜂的那位高个子,和别人一起如火如荼发展中,就是加上最新的做法,共同让村里的贫困户一度嬗变,迈向康庄大道。回味这些事,我攥紧了拳头:整改阶段已经归档,要和帮扶人一起继续走家串户,不断进行深刻分析,根据家庭情况,实施劳动报酬、光伏健康教育扶贫、安居工程以及享受保险支持、农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和贫困户一道奋战一线,尽早脱贫致富。

  快到中午的时候,灿烂的阳光更热乎的在村落上抚摸游走,忽然手机却震动了,我一看是县驻村办的通知,迎候明天全市过来检查组,重点核查主要乡镇贫困村或非贫困村。心里头仍然忐忑不安,有点激动些的我,就打开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微信群,发出了敲击好的那副对联——

  上联:鱼水情,党群心,齐头并进脱贫攻坚提着明白卡拧成一股绳子

  下联:五加二,白加黑,驻村干部摸爬滚打吃住在农家办好良心活儿

  横批:奋战一线擂鼓响

【个人简介】

邵军,笔名:雄鸡东海,南方情天,天马行空69,男,回族,1969生,河南省平县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在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20年后调往文联。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协会员18岁开始在《蓓蕾》校报上发表《过程》,现已出版《漩之涡》《河之街》《玉之缘》姻缘官运励志三部曲、长篇小说《新闻科长》《擦肩而过》姊妹篇、报告文学《镇平人》、影视剧本《玉都》等作品,荣获多项国家省市县奖励。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510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