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作家齐国强小小说《工分迷》

 河南文苑 2020-10-24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小小说:工分迷

作者:齐国强

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这句流传于改革开放以前的顺口溜,早已被富裕起来的农民渐渐淡忘啦!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外号——工分迷,如今被村民越喊越开。

豫.新野,白河边,有村名叫王白村,村中老人王增收,人送外号工分迷,如今年龄81,村民们不唤他的大名,却再次喊他——工分迷。

老王年轻的时候,正值大锅饭年代。他老婆孩子6口人,全靠他一人挣工分,老婆身体不好,不能下田,孩子们年龄尚小,有的上学有的待哺,他只好独自扛起养家糊口的大山。他为了多挣工分,主动找到队长说,我身高马大,壮健如牛,无论啥脏活,重活都能干,你安排的时候多给我分一些,队长点了点头。

他有一辆架子车,是他的得力助手,一天到晚陪伴着主人,南天到北地忙碌着。从早晨到下午一天能挣12分,晚上他到田间护青又能挣到4分,就这样他比别人一天多挣五.六分。

为了多挣工分他从来不耽搁一时半刻,大侄女出嫁,他作为大伯父,去吃酒是他的位份,可他竟一口拒绝啦!由此人送外号工分迷。

工分迷为了挣工分,啥危险的活他都敢去干。1975826日白河涨大水,生产队里的牛车被大水冲着顺河水而下,社员们指手划脚无人赶去打捞,队长高喊:“谁把牛车捞上来我奖他30分!”工分迷一听,毫不犹于的跳下水,向牛车远去的方向游去……

1976年腊月16日晚上,生产队里的牛屋失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被困在火海里的三头牛命在旦夕,全队社员赶来灭火,但无人扑进屋里救牛,工分迷不停老婆劝告,竟奋不顾身冲进去,把牛拽了出来,他受了伤,躺进医院看病三个多月,队里为他纪工200分。当一名记者来采访时,一些社员议论说,他呀!就是一个工分迷,谈不上是英雄……

就这样工分迷独自一人,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每年挣的工分能参加队里分粮、分油、分钱。却从来没有吃过国家的救济!

改革开放以后,他供养出了三个大中专毕业生,个个成了国家工作人员。小女儿虽然没有学历但在城里开着饭店,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家庭改变了,生活富裕了,工分迷的外号村民渐渐淡忘了。他吃了半辈子苦,受累了几十年,应该跟着儿女享清福啦!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经常骑着电动车往老家跑,东家走走,西家转转,仍然一身不闲。

今年3月,村里在扶贫工作中,动员在外工作人员捐款10多万元,成立了基金会,办起了“工分领奖品门市部”。凡是村里男女老少,在村、组里义务劳动的,劳动一天纪工分十分,可以拿着工分到领取门市部领取2斤面条。还可以积分,积到100分领取一个电饭锅等,总之积分越高领取的日常用品价值也越高。这些不代表报酬,只是一种奖励,以此鼓励先进,激励人人参与。除此之外,积分在前五十名的,可作为公民道德模范候选人参加评选。经认定后,便命名为年度的公民道德模范。

然而,村里年龄50岁以下的中青年,大多出外打工,村里老少残弱的贫困人员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他们懒惰已成为习惯,村容村貌治理,家庭卫生清洁,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有人来做。通过纪工分调动了大多数老人的积极性。却有少数老人无动于衷。

工分迷知道后,不住城里豪华福邸,甘居老家土坯瓦屋,天天参加劳动,挣的工分不是领面条便是领两包盐……。人们纷纷议论,工分迷儿女恁有本事,不指望他挣仨核桃俩枣,他可真是发贱!儿女们听说了劝他:爹呀!你这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嘛!

工分迷,不听劝说,也不顾人们嘲笑,仍天天挣着工分,领着奖品。

突然有一天,懒惰成癖的赵天好、王纪室..11人,一起来参加义务劳动,大家说,太阳从西边出来啦!这些痒都不想抓的人竟来干活了!天好说,工分迷多次给我送奖品,送的俺实在不好意思,俺只有改掉懒习气,重新做人,才对待起他的一番好意!

“是呀!是呀!俺们再不悔改,就真的对不起工分迷啦”!其余的10位老人异口同声的说。

从此,工分迷的外号又在村民中喊开啦!挣工分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了

作者简介:

《中国世纪行》大型系列从书,十佳明星作者,一级撰稿人,编委委员: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特邀作家,中国时代风采编委委员,中国时代报告文学金奖获得者。河南省新野县委宣传部:齐国强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673

扫描关注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