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旺看瑞幸

 笔记财税 2020-10-24

今天可以说是吃了一个惊天大瓜,不过回过头去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早在2月3日浑水就已经公布:Luckin Coffee: Fraud + Fundamentally Broken Business的调研报告...

本着职(shen)业(jing)病的精神,单纯的记录一下个人对瑞幸做空报告所阐述事项的一些看法。

一、主营业务收入

目前的工作环境中,导账开底稿-做测算-看合同-发函证-抽凭已经变成一条流水线,可能几个年审下来,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产品、加工特点、单价情况都不尽知悉。89页的做空报告中约半数的章节在讨论基于底层数据的业务造假,这其实对审计从业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基于业务端执行的“程序”反而能够更好的揭示舞弊情况,那么一个快消品行业的案例又如何与自身的审计工作相关联呢?

(一)关键业务数据

文中提到了包括单位门店销售产品、每笔订单平均商品数、平均线下订单量等参数,已经具体参数的统计形成过程,不讨论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逻辑,但其基于实际观察取证得到数据,“摆脱”了财务报表或财务账面的束缚,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洞悉业务的真实性。

刚从业的时候,一位前辈告诉我“在财务报表中审计,无异于在圆圈中画圆”,不突破财务记录的局限,单纯的去机械性的执行程序,是难以发现风险与异常的。来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例子1:发电行业,特别是火电,其发电量与能源投入基本成线性关系,即单位发电量对应能源消耗是一个可观察值,在不存在工艺改进、替代性能源的情况下,这一比例是不应该出现重大变化的,因为电力行业的输电量是基本锁死的(因为没有皮卡丘可以储存电力),所以一旦该比例出现波动多数情况下是能源投入降低,比如1吨煤发1万度电变成了0.5吨煤发1万度电,这种时候分析性程序得到的风险提示作用可能远远大过耗费大量时间去执行的抽凭及合同检查程序。

例子2:传统制造企业的单位设备加工率,(这个比例是我编的...大概的意思就是每台机床满负荷下可生产产品数量),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观察到在固定资产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收入激增,那中奖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里需要格外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异常都等于风险,对于审计来说职责在于收集证据发表意见,而不是杯弓蛇影对于事项上纲上线...

例子3:以代驾为例的O2O行业,如果一个司机一小时接了20单,每天拉活20个小时...这个估计不干审计都知道明显是有悖常理的...

综合而言,瑞幸报告中关键指标的切入可以说是稳准狠,直接切中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底层基础数据,文中也运用统计学理论论述了数据样本的合理性,碍于本人没文化,只能一句牛啤走天下...言而总之,没有做过快消品行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审计多年的行业那?这个行业又有那些关键指标?这其实对于审计旺而言是一个值得总结、思考的问题。

(二)取证

当然一个事务所不可能“动员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控,成功记录了981个门店日的客流量,覆盖了620家门店100%的营业时间”,这个又和审计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抽凭。抽凭这个程序基本是每位审计旺的必经之路,但应该如何抽凭,又如何去记录那?做空报告中充分记录了包括订单时间、门店、价格、甚至是税率(略牛啤),目的旨在于坐实这个测算的逻辑严谨性。那么审计作业中的抽凭包括复印需要做到这种程度嘛?个人认为要视情况而定,那么以主营业务收入为样本举例来说:

例1:向长期合作客户发货,发货及确认收入各月较为稳定

例2:向长期合作客户发货,该客户报告期由银行转账转为以现金方式回款

例3:报告期内新增大额客户,且收入确认集中于资产负债表日

例4:零星客户,报告期内收入占比偏低且无应收账款余额

基于上述四种情况,个人的习惯(不排除误人子弟之嫌)是以3214的顺序执行程序,

例3:临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大额收入本身违背正常的结算逻辑,且舞弊风险较高,除检查正常的收入确认单据外,还需关注期后是否存在红字冲销情况,除此之外新增客户还需检查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必要时应向被审计单位法律顾问发函、或调取工商档案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关联方关系(可参考证监会风险提示第2号);

例2:与例3道理近似,而且现金对于审计而言是非常难受的一个点——无法追踪痕迹,即是否为真实客户回款无从论证,那么该客户发生额及余额重大的情况下,应考虑回函程序的必要性。采用替代程序是否满足审计风险应对的需求?个人认为是否定的,因为审计准则应用指南所述替代性程序中回款在现金模式下,是无法进行判断的,故在无法回函的情况下,应考虑该事项对项目的整体影响。

例1:并不是说该案例风险低,而是相比于例2和例3,数据没有那么突兀。以瑞幸做空报告为例:

上图引自瑞幸做空报告原文,其中2019Q3的数据就显得相对突兀(当然有马后炮嫌疑),作为快消品,且在价格弹性相对较高的国内市场,单位门店的每日销售数量增长过于快速,引起做空机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这里更多想说的是审计取证并不是机械性的执行程序,而应该有的放矢,那么“的”怎么来那?个人认为更多是基于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和对行业整体的熟悉程度。毕竟审计作业不可能雇人蹲点...所以工作的效率及风险识别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年审的上床睡觉时间...

当然,收入相关的分析性程序还可以展的很开,这里更想表述的观点:第一,非常钦佩于报告团队的执业水平及执业精神,也延续了一贯从真实业务出发,直接获取业务数据,质疑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思路;第二,有感于审计作业中执行的“机械性”过于死板,偶尔站在业务的层面上回头看财务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风险提示事项

危险信号一:瑞幸的管理层通过股票质押兑现了49%的股票持有量(或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4%),令投资者面临追缴保证金导致股价暴跌的风险。

危险信号二:神州租车(00699)陷阱:瑞幸集团董事长陆正耀和同一批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投资者从神州租车套现16亿美元,而少数股东损失惨重。

危险信号三:通过收购宝沃汽车,陆正耀转移了1.37亿元人民币给其关联方(朋友兼同学)王百因。宝沃、神州以及王百因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付59.5亿元人民币。目前,王百因拥有一家新成立的咖啡机供应商,该供应商位于瑞幸总部隔壁。

危险信号四:瑞幸最近通过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了8.65亿美元,以发展其“无人零售”战略,这更可能是管理层从公司吸走大量现金的便捷方式。

危险信号五:瑞幸的独立董事Sean Shao曾是一些在美上市的非常可疑的中国公司的董事,这些公司的公开投资者蒙受了重大损失。

危险信号六:瑞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杨飞曾是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iWOM)的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曾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18个月监禁。之后口碑与北京氢动益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WOM)成为关联方。氢动益维现在是神州租车的分支机构,并且正在与瑞幸进行关联方交易。

*以上内容节选自“Luckin Coffee: Fraud + Fundamentally Broken Business”

整篇文章中相对于业务数据的客观举证,上述观点更让人觉得触目惊心,任何一个事项都显示可能存在舞弊动机或舞弊风险,这一高度已经完全脱离了财务报表上升到了公司管理团队高度。

文中所述内容及对管理团队的质疑这里不做评价,还是想借此谈谈对审计工作的启示。所述信息除第二、三项是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得知,当然第二及第三项深挖也一定是有证可循的,不然也不会被浑水团队挖掘出来,这里想说的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特别是尽职调查项目时,应就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诚信度及股权质押情况进行了解。目前的信息查询手段已经得到极大丰富(文中还给某眼查打了波广告)。

开底稿前动手查查...说不好项目直接就黄了...

三、结语

瑞幸的整篇文章对我而言其实只是一个案例,先不论造假舞弊亦或是韭菜收割机,于我并无太大关系,虽然买折扣券的时候确实真香...也许确实是职(jing)业(shen)病发作,更多的是对自身工作的警示。

安然公司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收入从100亿美金增加至1000亿美金的神话,而同样的数据沃尔玛用了10年,埃克森美孚公司用了27年,通用汽车用了31年。其实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案例,活学活用可能要比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下单瑞幸发票圈来的更有意思些。

审计其实蛮枯燥的,但有时候枯燥的是人,而不是工作本身。

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来源:田川不是四川(如有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