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界常说的珐琅彩到底是何物?

 新用户1398XocJ 2020-10-24

  “珐琅彩瓷”的主要制作地为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于是珐琅作所制,因此属于无可挑剔的正统珐琅彩瓷,另外在景德镇也制作了部分珐琅彩瓷,与前者相比,后者部分制品对是否归属珐琅彩瓷范畴还存在争议,这里就不赘述。

  同在康熙时期,在传统五彩瓷器的基础上,结合金属画珐琅的成功的烧制经验.瓷胎画珐琅,亦称珐琅彩应运而生.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增加了新的品种,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表现在要求瓷器的胎骨清白细腻.珐琅彩料丰富多彩.画面极富立体感.具有富丽堂皇之皇 家气派.把彩瓷的制作无论从工艺.釉彩.欣赏美感都引 领到一个最 高巔峰.深得康熙.雍正.乾隆帝的喜爱.并使他们也常参入了”审定校样”等制作的过程.这种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珐琅彩瓷器被列为''内宫秘玩''.是专 供皇帝.后宫及嫔妃使用及玩赏的重要器物.

  瓷胎掐丝珐琅器是用紫铜掐丝在瓷胎上固定图案,然后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彩经过多次焙烧、研磨而成的皇 家工艺制品。所以要求技艺高超,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 供宫延皇 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传世稀 少,是收藏家梦寐以求、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珐琅彩在制作完成后,釉面有强烈的釉光感,镀金处呈黄亮色。但是珐琅彩经过了百年的岁月,受到空气的氧化、辐射、灰尘等污染以及人为擦洗,加之终日爱不释手地把玩,珐琅彩釉面光泽会逐渐变旧失亮,日积月累形成的皮壳,我们称之为包浆。根据笔者所处理过珐琅彩的感觉对比,有年头的珐琅彩都历经数百年沧桑,民国至今的珐琅彩也有近百年的时间,釉面的旧色是由空气中的微尘和腐蚀物侵蚀及氧化作用,逐渐自然形成的。所以,区别老珐琅彩与高仿器的皮壳的新老要一看老光是否自然;二看包浆是否一体;三看手感有无生涩之感。

  珐琅彩是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装饰技法。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

  雍正珐琅彩瓷的款识,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一般以蓝料彩书写,多为4字楷书“雍正年制”,写在双方栏内。青花所书“大清雍正年制”的6字楷款也有,但是比较少见。这件瓷器无论从市场投资上还是艺术造诣上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珐琅彩是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 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