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昵称UZWbF 2020-10-24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图片来自网络

谨以此文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来缅怀那些为祖国献身的烈士们!

1956年12月1日,一部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指示拍摄的电影《上甘岭》上映了,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王近山在观看电影未半时就泪洒影院,掩面离场。

一部电影所反映出的内容再真实,也无法与真实的战场相比,电影中的情节使得指挥这场战役的王近山将军想起了上甘岭战役中那些惨烈的情景,这位身经百战,经历了无数血与火考验的将军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洒当场: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比电影惨烈100倍。

根据地形分析,上甘岭所在的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我军的防御极为有利。既如此,那美军为什么要在这个地区发动攻势,进而损兵折将呢?

1951年3月16日,王近山指挥由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组建的第3兵团入朝参战。可因为第五次战役的失利和第180师的巨大损失,使得王近山这位以勇猛著称的战将在一时间内感觉到有些丢脸。

刚到朝鲜,本来憋着要打个大仗,却没想到却出了个 “大名”,这让王近山心里很不爽,总想找美军撒撒气。可没想到,这个撒气的机会却被“联合国军”主动送来了。

1952年6月,随着我志愿军对“联合国军”“绞杀战”的粉碎,后方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我军在得到了充分的补给之后,战线逐步向前推进,随着一系列小型战役的不断展开,我志愿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有利地位,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开始向我方倾斜。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图片来自网络

1952年10月初,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利特觉得局势不妙。志愿军一改过去那种大开大合、快速突进的战法,变成了逐步蚕食的策略,虽然每一次战役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就在这些蚕食中,本来由“联合国军”占据的战略要点都被志愿军攻占,如果志愿军决定发起大型的战役,这些战略要点就会变成志愿军的前进基地,一旦开战,留给“联合国军”做出反应的时间就会缩短,这可是件很要命的事情。

范佛里特的判断是正确的。我志愿军总部也认为,面对“联合国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如果采取硬攻,损失会极大。而且,“联合国军”的防御阵地之间基本没有缝隙,我军想要穿插分割、迂回包抄敌人的战术失去了施展的条件,因此才改变策略,采取了渗透、蚕食、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法,逐步拔除“联合国军”不太重视的那些“点”。待到这些“点”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连成线,进而形成面,我军自然就可以前进一步。即使在某一点上前进零点几公里,但要是形成面之后,那也就是意味着在日后的停战谈判中获得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种战术,在处于相持阶段的朝鲜战争中,简直是神来之笔!

其实,志愿军这个战法并不新鲜,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采用的“敲牛皮糖”战法和“积小胜为大胜”战法的集合。可把这个战法放在朝鲜战场,对面的美国佬们极不适应。这就像是一个阳谋,你明知道对方在算计你,可你就是没办法。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图片来自网络

鉴于此,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认为,不能放任志愿军这种小规模的蚕食行动,而应该小股对小股,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应该与志愿军争锋相对,反复争夺,尽最大可能占有这些 “点”,不给志愿军把点连成线,进而扩大成面的机会。

既然决定要打破志愿军蚕食的策略,那选择的攻击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1952年冬,“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南朝鲜总统李承晚、范佛里特等人在反复“巡视”了前线之后,认为从上甘岭、五圣山地区发起进攻,对“联合国军”日后的战略态势最为有利。

由此,美军制定了一个“摊牌计划”,战役目的是要攻占五圣山地区,然后继续攻击平康、金城一线,来扭转目前出现的不利局面。

客观地说,美军选择的攻击方向是正确的。

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战略要点,控制了五圣山,向东可以控制从金化和金城方向通往朝鲜半岛东海岸的公路;向西可以控制朝鲜半岛粮食主产区平康平原;向南可以威慑金化。可要攻占五圣山,则必须首先要占领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麓,在东西两侧分别有一座高地,即597.9高地(三角形山)和537.7高地(狙击兵岭),美军要想突破上甘岭,必须要首先攻占这两个高地。

按照美军战前预测,在这两座高地上不会发生太激烈的战斗,因此,动用兵力仅为美军第7师1个营和南朝鲜军第2师1个营两个营的兵力,预计伤亡人数200人。但出于美军一贯火力至上的战法,此次战役美军共动用了16个炮兵营的280门大炮,美空军也准备出动200架次战斗机和轰炸机进行支援。

就在美军高官在五圣山附近晃来晃去进行侦查的时候,我志愿军已经发现了美军的异常举动,在这一个小方向上,一次性出现这么多美军高官,此事不寻常!

事也凑巧,就在志愿军做敌情分析的时候,南朝鲜第2师的一名作战参谋带着作战计划投降了志愿军,就这样,敌人的行动我已了然。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图片来自网络

志愿军总部致电王近山:

近期内敌可能在五圣山或平康方向有大的作战行动,要密切注视敌之动向......如果敌人敢于来犯,一定要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彻底粉碎敌之进攻!

10月14日凌晨4时,美军第7师率先发难,在近30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向我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进行了猛烈的轰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

凌晨6时,美军炮火开始延伸,随即,美军和南朝鲜军约7个营的兵力向我上甘岭两座高地发起进攻。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美军前线指挥官劳埃德·R.摩西上校是个理智的军人。他认为,仅靠两个营的兵力来攻占上甘岭并守住,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他在战前临时增加了兵力,把2个营增加到了4个营,加上南朝鲜军的3个营,初次进攻就使用了7个营的兵力。

我军也没料到敌军进攻是如此的疯狂,29师87团驻守的阵地失守。我军随即反攻夺回了阵地。在这次反攻中,涌现出了烈士邱少云。

如果说,在美军发起进攻之前,我军还没有彻底判明敌军主攻方向的话,那么在14日一天,敌军向我上甘岭地区疯狂倾斜约30万发炮弹说明,上甘岭、五圣山方向就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为此,王近山也调整了部署,把本来用来进攻的第15军改为防御,并把兵团炮兵都调往上甘岭方向。为此,王近山说:

“一定要稳稳守住五圣山,要准备付出巨大的代价,上甘岭这一仗必须打好,要准备打美军两个师,非把美7师打垮不可。”

战至18日,美韩军队虽然被毙伤俘约7000余人,但进攻的气焰仍未消散,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驻守在上甘岭的15军45师转入坑道作战。

转入坑道不意味着失败,占据地表阵地不意味着胜利。在18日~24日之间,志愿军和美军围绕着坑道,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双方均损失惨重。

志愿军发明一战法,美军束手无策,搞个摊牌行动,却损失2.5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